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張仁傑:一個人的民間救助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8日 18: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實在難以相信這兒就是他賴以扶助他人的根據地。

  在北京市海淀區一處待改造的“城中村”,一個寬僅一米,長一米八,高約兩米四,堪稱微型的房間,是安徽來京青年張仁傑向記者展示的他在北京的家和他的“感恩中國辦公大樓”的全部內部空間。

  在這個令姚明進來一定難以轉身的空間裏,記者看到,一張鐵制單人雙層床架在裏面可丁可卯地支起來,下面安放一個放置一台舊電腦的小桌子和堆滿書及磁帶的小書架,上面是一張帶活動折疊板的床。張仁傑向記者演示,他晚上睡覺的時候需要踩著桌邊並攀著床架,從折疊起的床板留出的空間鑽到上面的鋪位,再把折起的床板和被褥鋪開,才能擁有一張完整的上鋪床位。

  體驗張仁傑爬上鋪位的動作,記者注意到在他的僅比火車硬臥上鋪寬敞一些的空中“臥室”,還有一個舊的床幾可供晚間寫作讀書使用,墻上挂著一套西服,鋪位入口的床架邊綴著一串帶小燈泡的燈飾。

  他經常騎著自行車,背著寫有“感恩中國”字樣的攝影包,裏面裝著一部舊數碼照相機,奔波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幫助街道上的流浪者,也記錄他們的狀況。他自己一人擔任記者、攝影、編輯的感恩中國網站成為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的民間第一網站。他的行動,被媒體報道之後給了太多的人溫暖和感動。

  “能幫一個是一個”

  感恩中國網站上,張仁傑在記錄一位乞討老人的經歷的文章後面寫道:“或許我們的幫助太卑微了,但是我們這樣卑微的幫助或許能給他們帶來一點點的安慰,哪怕是很微小的安慰我就滿足了。”

  張仁傑所説的“卑微的幫助”就是為流浪的人送一件禦寒的冬衣,送一份熱麵條;給無錢治病的孩子聯絡捐款、醫院;為乞討的老人拍下照片,尋找家人……為做這些事情,張仁傑每天早出晚歸。為了最真實地了解流浪人員,有時候,他甚至會和流浪者住在一起,一住一兩個月。

  記者採訪張仁傑期間,他正要把住在臨近患腦癱的女孩宋麗麗送到醫院去做手術。小麗麗至今不會走路,生活無法自理。看到張仁傑,她露出了開心的笑臉。張仁傑為她籌集了一期手術費用一萬多元,醫生説做完一期手術,她就可以站起來了。張仁傑一邊問候麗麗,一邊向記者説,幫宋麗麗呼籲呼籲吧,她的二期手術還需要兩萬多元呢。

  這類的救助張仁傑數不清有多少,有一家電視臺曾做了個模糊統計數據: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張仁傑共救助150多名各類病殘流浪乞討人員,其中20多人被送往救助站,幫助10多個老人回家,為8個高度殘疾的孩子完成了手術。

  “我的原則是能做一點就要做一點,不想考慮很多。我總覺得尊老愛幼的傳統不能丟,從我的角度來説我給的是人道,不是人格。我只是覺得正常的人都應該知恩感恩,感謝生活所給予我們的今天,能幫助別人就幫助別人,能幫一個是一個。”張仁傑對記者這樣説。

  “行動不需要理由”

  張仁傑的事跡在網站上傳播,特別是被媒體報道後,對張仁傑的行動,許多人感動、支持和響應,但也有不少人發出疑問或持保留態度:“如果僅僅做了幾件事,就這麼大張旗鼓地炒作,不知道背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對於這樣的炒作,提醒大家還是小心謹慎。”“如果是真心做了3年、5年、10年,那才是真正的英雄。”

  記者從張仁傑的經歷中找尋著“感恩中國”的源泉。

  張仁傑是安徽六安人,因家貧失學後很早就開始出外打工。13歲的時候他在鄭州期間因一時無工作無收入回不了家,靠撿垃圾維生。因他在撿垃圾的間隙還不忘學習,引起一對好心教授夫妻的注意。教授資助他回家並送他到一家武術學校學習。畢業後他來到北京,很快就找了一份在健身中心做教練的工作,月薪2000多元。

  上班後的張仁傑買了一部300萬像素的二手數碼相機,在工餘經常搞一些街拍,而街拍的對象還是衣食無著的乞討者和拾荒者,與別人不同的是,張仁傑總是能給他們一點幫助:或者是幾塊錢,或者是一件舊衣服。在幫助乞丐的時候太投入,以至於經常請假。“組長就跟我説,你老是這樣不上班,我們就不要你了!”

  2005年7月,張仁傑辭職了,並且把自己的博客改成網站,命名為“感恩中國”,把自己拍照的乞丐生活紀實圖片配加説明,發在網頁上。他放棄了穩定的工作,現在只是靠週末打點零工,教人武術維持基本的生活。“網絡是媒體,可以把許多信息傳遞出去,讓更多的人們關心幫助乞丐們的生活。”從此,他開始了“媒體人”生涯。

  現在的張仁傑思想堅定,對自己的行動有明確世界觀。他説:“行動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豪言壯語。政府只是組織者,不可能包辦一切。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盡可能幫助別人,才能夠有全社會的和諧。”

  “苦惱更多是情感上的”

  楊丹,一個患先天性心臟病隨父母在北京乞討的8歲女孩。2005年秋天,張仁傑陪著這個女孩一家人在北京五道口的鐵路旁住了一個多月。為給小楊丹治病,他跑遍了在京的慈善機構和基金會,他曾經在北京大學一位慈善家的演講會上向那位企業家鞠躬請求幫助,然而,他幾個月的努力換來的卻全是拒絕,直到小楊丹離開人世。

  這件事,張仁傑不願意再提。儘管已經過去一年,當著記者的面説起來,他的表情仍有些痛苦。“這件事情讓我很難受”,張仁傑説,“我在寫她的時候儘量控制詞彙,只是最客觀地記錄。”讓張仁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沒有一家慈善機構願意幫助小楊丹,為什麼要那麼多的審批過程和材料,為什麼自稱要慈善一生的慈善家不肯伸出援手?

  沒有錢,住在狹小的房子裏,張仁傑都不覺得是什麼問題,因為他覺得年輕就是他最大的財富。採訪中,他一直在拿自己幽默,他租住的小房間門外的小巷是“感恩中國小路”,旁邊的綠地是“感恩中國花園”,經常吃飯的位於立交橋下的小餐館是“感恩中國餐廳”……看起來,他忙碌而快樂。然而,幫不了別人最令他難過。看到那些流浪老人孤單的身影,沒錢治病的孩子渴望的眼睛,張仁傑常常苦惱,“我的苦惱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但卻常常想幫幫不了。”

  只想這樣做下去

  張仁傑用照片記錄的事情被網友廣泛轉載,他的感恩中國網站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要求捐款和幫助的人也多起來,但張仁傑卻一直拒絕直接接受捐款,他在網站的每一篇文章後面都標明:感恩中國不接受您的捐款,感恩中國僅提供內容的真實性和內容的跟蹤報道。

  張仁傑説他沒有精力和時間管錢,無法支配,而且,要捐款捐物的都是窮人,沒有真正的有錢人和他聯絡,“這讓我很難受,我不想要他們的財物。”張仁傑説:“我從不贊成賣房賣物,自己日子不過了,去幫助別人;我希望大家不要寄給我錢,只是希望人們能把自己不要的衣物洗乾淨了送給別人,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就在日常生活中拉他一把。”

  出名以後,很多人找上門來,有人建議他接受捐款,成立屬於自己的基金會,他否定了,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網站更能直接幫助人。有國外大學願意出獎學金讓他出國深造,他拒絕了,因為他説自己不想讓自己做的事情有功利色彩。

  張仁傑還有幾件想改善的事情,他用了很長時間的二手數碼相機已經壞了,鏡頭無法調焦,自己網站的服務器也沒有保障。除了“掃街”,尋找需要救助的人以外,他説,“我只想把這個網站做下去,我就是想把那些流浪乞討者最真實的生活展現出來,我願意做個記錄者,讓人們了解他們。”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農民日報》,時間為2006年11月21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張仁傑
  • 安徽
  • 感恩中國
  • 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