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張仁傑,緊握她們的手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8日 18: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婦女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他叫張仁傑,安徽六安人,19歲來北京,一份健身教練工作,每月2000元,日子平淡無奇。直到遇見她,一個四肢殘廢的小女孩,他的生活由此改變。

  他只是一個卑微的小人物,卻救助著比他更加卑微的人。從流浪的老奶奶到殘疾的雙胞胎姐妹……

  他住在一間面積不及一張單人床大的小屋,在這裡,他創辦了一個叫“感恩中國”的網站。他的行動和義舉常常被稱為卑微的救助;他被網友們戲稱為“丐幫幫主”。

  有人説他傻,有人質疑他的動機。他説:看到一位老人倒在地上,扶起他,還需要理由嗎?

  想1000次不如做1次!

  張仁傑,安徽人,13歲上初一時,因家貧失學,外出流浪,撿垃圾,後被一好心人相救,送到一家武術學校學校。19歲時,揣著自己攢的近4萬塊錢,到北京謀生,他找了一份健身教練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剛來北京時,他只對一些流浪人比較關注,碰到露宿街頭,沿街乞討的老人,他都要問上兩句話、放下一些錢或一件衣服,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一個叫王雪萍的小女孩,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王雪萍是個先天四肢殘疾的女孩,張仁傑第一眼看到她時,就決定儘自己所能幫助她,他跑了很多媒體,但最終沒給他一個答覆。困惑中,在哥哥幫助下,他成立“感恩中國”網站。他將王雪萍的大伯拉著她沿街乞討的照片,發在網頁上,一個月後,王雪萍得到“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提供的6萬元的手術費用,四面八方的網友們也給王雪萍寄來捐款。去年11月,王雪萍腳部矯正手術在北京東直門醫院完成,今年4月25日,她第一次站立行走。

  碰到王雪萍後,張仁傑辭去教練工作,留下兩份家教,維持生計。他給自己封了個“網絡記者”的名號,在不到2平方米的小屋裏,開始精心做他想做的救助“工作”,他在他跟蹤拍下的真實照片的下面,寫上他真誠的心願。

  最初接觸張仁傑,他不停地接著小靈通,説的都是和他毫不相干的事

  因為有事,想把採訪時間提前一天。與張仁傑聯絡時,他説他正在醫院結賬問他給誰結賬?他説:“是一位從湖北來的小女孩,她剛剛做完檢查,經過檢查確診,她得的進行性肌肉萎縮的病不能治。”

  我匆忙趕到相約的汽車站,張仁傑沒在約定的時間到達,20分鐘後,他滿頭是汗,腳穿一雙舊皮鞋,騎一輛破自行車,斜挎著一架舊相機和一個黑包趕來。他説:他剛把從湖北來的那對母女送到火車站。追問下,才知道:女孩看病的錢和母女的車票錢,共300多元,花去了他兩個星期做家教的收入。

  在車站旁一條不起眼的衚同盡頭,一座又小又舊的樓房底層拐角,是張仁傑每月交50元租的房子。綠門向裏開,緊挨門有一小桌、小凳,小桌上有一台舊電腦,張仁傑從身上取下書包,斜著身子邁進屋,開電腦時,説了一句:“你得等我出去才能進來,”“屋裏只能呆一個人。”這是一間長1米8,寬1米,面積還不及一張單人床大的房間,房間被張仁傑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睡人,下層“辦公”。

  在最初接觸張仁傑的一個小時裏,他不停地接著小靈通,説的都是和他毫不相干的事,大部分內容都是網民希望捐助的電話,他們在問張仁傑一些更具體的事情。聽到張仁傑在回答一位要捐助沒奶吃的四胞胎的人時説:四胞胎的奶粉問題,現在已由當地一家幼兒園解決了,我們不能管他們一輩子,今後的路要靠他們自己走,管他們一輩子,就把他們給害了……張仁傑蹲在屋外的地上打電話,腳邊,放著他剛才在路上花2塊錢買的一盒涼粉,這點兒午飯,他吃了半個小時,還沒吃完。

  送于奶奶回家

  幫助齊齊哈爾的于雅珍老人回家是張仁傑感到最欣慰的一件事。

  去年,北京冬天的一個夜晚。張仁傑在馬路邊,看到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奶奶,張仁傑問老人:“奶奶!您去哪?”“我要回家!”“您吃飯了嗎?”“我餓!”張仁傑明白,奶奶迷了路,且有些神志不清,他給奶奶買了一碗麵,倒了一杯熱水。吃麵時,張仁傑看到奶奶的兩行淚水流進面碗,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想起,他撿垃圾時,也是冬天,在鄭州火車站,一位拾荒的奶奶怕他凍著,摟著他過夜的情景。

  奶奶吃飯時,張仁傑看到她的雙腳纏著幾層塑料袋,凍傷的腳面流著膿。他把這個叫于雅珍的奶奶安置到了海淀區救助站。按照她的口音,他聯絡到齊齊哈爾市公安局戶政支隊人口信息管理科,在管理科的幫助下,于奶奶終於在2006年5月23日,回到齊齊哈爾,見到了她唯一的兒子。36歲的兒子見到媽媽,一下子跪在媽媽面前失聲痛哭。于奶奶走丟,在外面流浪已經4年了,兒子沒想到今生還能見到媽媽,張仁傑見到于奶奶只半年,就幫她找到了家。

  這件事極大地鼓舞了張仁傑。

  幫王芮上學

  碰到雙雙殘疾的王燕、王芮姐妹時,張仁傑的手又不由自主地伸了出去。家在陜西的王燕、王芮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爸爸因看到兩個女兒都殘疾,心理壓力大,精神錯亂。媽媽是看到王芮的一篇作文:我長大了要當醫生,考北京最好的醫科大學後,她在炕上哭了10天,想到孩子的健康和學業都不能等,下決心,帶女兒到北京看病。她沒有錢,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縣殘聯送的那輛手搖輪椅,推著兩個女兒往北京走。她們6年前出發,每年的寒暑假走,開學了,走到哪兒,王芮就在哪兒上學。一開始,王芮小,上路時,還可以把她放在輪椅前邊的踏板上,後來不行了,最艱難時,媽媽就先用輪椅把王燕推到前邊50米處,再回過頭來抱王芮,有時,碰上好心的司機會帶她們一段路。走了6年,終於走到北京。6年中,每到一個地方媽媽都是先找地方打工,掙下飯錢、房錢、學費、路費還有醫藥費。通過張仁傑的幫助,已經接受王芮上學的那所學校免去了王芮的學雜費和房租費,北京市教委還為王燕、王芮捐款5萬多元,現在,一家醫院已經為王燕做了全面檢查。王芮很爭氣,去年,她被評為海淀區三好學生,學習成績在年級的最前面。姐妹倆把張仁傑叫“大哥哥”,十分信任他。

  “我把王燕看成是我的妹妹。”張仁傑沒有親妹妹。自己曾有的妹妹是爸爸從外面撿來的,3歲時得了白血病,爸媽以800元的價格,賣掉了家裏最寶貴的耕牛,但最終也沒有保住妹妹的命。

  想為宋莉莉治病

  這些天,張仁傑正為一個叫宋莉莉的小女孩忙著。莉莉家在河南,患先天性腦癱,13歲了,至今不能獨自行走,6歲的弟弟明年也該上學了。小莉莉的爸爸告訴記者:他和小莉莉的媽媽出來打工,一是因交不起那不該交的所謂獨生子女的罰款費,二是想要為小莉莉攢點錢,給她蓋間房,將來好招個上門女婿,使小莉莉有人照顧。小莉莉爸爸説:曾有兩次,家裏想把小莉莉送到火車站,衣服都放進包裏了,小莉莉奶奶聽説了,把他們的念頭掐斷。奶奶説:自己都不要,誰要呢?餓死怎麼辦呢?小莉莉爸爸哭著説:“與其把孩子拋棄,還不如全家一起挨餓……”聽爸爸説到這兒,小莉莉和她的弟弟大聲哭起來……

  看到小莉莉,張仁傑的眼前就浮現王雪萍的影子。六月的夏天已經很熱。張仁傑穿著從清華大學捐贈的衣服裏“抽出的”綠色上衣,衣服後身有很多汗鹼,他疲憊地打著電話,希望熱心人裏能有同情小莉莉的,並伸出他溫暖的手。

  看到一位老人倒在地上,扶起他,還需要理由嗎

  偶爾,有些需要救助的人會找到張仁傑,張仁傑從不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小屋,看到有人來,他“砰”地一聲把門關上,自己則站在門口。他説:人家要是看到你是這個樣子,還會接受你的幫助嗎?再説,他也需要體面、自信,他不願意被人同情和憐憫。被人同情和憐憫其實是很不舒服的事。

  張仁傑現在已經數不清自己救助了多少人,一家電視臺曾做了個模糊統計: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張仁傑共救助各類病殘流浪乞討150多人,其中20多人被送往救助站,幫助十多個老人回家,幫8個高度殘疾的孩子完成了手術。

  網站上公佈的是張仁傑自己沒辦法,而求助社會的,自己想辦法幫助的他沒往上面放。張仁傑一個人孤獨地做著一些不平凡的事。想救助更多的人,是張仁傑的心願,但每次他都被捲入別人的生活。這種生活確實很麻煩,確實很累,可他似乎並不在乎。他説: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有的是體力,也有養活自己的能力,那些人比我困難。

  採訪結束,張仁傑與我揮手告別,走兩步回身,他已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想著和張仁傑接觸的幾天裏,雖沒有問他,但我確實一直在想,他為什麼做這件事?有人説,他報恩,他説:“我不了解人們為什麼要找一個答案,看到一位老人倒在地上,扶起他,還需要理由嗎?”他隨即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大海退潮時,海灘上留下一些魚,有個小男孩揀起一條條魚,往海裏扔。有人説,這麼多魚,你扔不過來的!小男孩説:我往海裏扔一條魚,海裏就多一條生命,而我也給那條魚帶來一次希望……

  張仁傑似乎離我們不遠,張仁傑離我們不近。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中國婦女報》,時間為2006年7月4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張仁傑
  • 安徽
  • 感恩中國
  • 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