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西隆安發現古駱越大型稻作文化祭祀遺址群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5日 11: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南寧9月15日專電(記者 盧羨婷 劉曉莉)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日前在廣西隆安發現一個5000多年前的古駱越大型稻作文化祭祀遺址群。遺址群以喬建鎮儒浩稻神山為主體,包括高嶺、大嶺、安呑嶺等祭祀壇,面積約10平方公里。

  稻神山壯語叫“岜婭”,也叫金榜山,是隆安歷史上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隆安時曾慕名考察了金榜山,在他的《徐霞客遊記》中記述了金榜山的迷人風貌。

  稻神山實際上是一座大石鏟文化時代的岩洞葬遺址,最大的一個岩洞葬有石城封砌,但已被人盜挖。此次發現的駱越稻作文化祭祀遺址群位於稻神山南面,祭祀遺址分佈于各個山坡的坡頂,多築有夯土的祭祀壇,祭祀壇上有眾多大石鏟祭祀坑。

  稻神山祭祀遺址群的面貌與其他大石鏟祭祀遺址有所不同:一是祭祀遺址非常集中,並且緻密地向著稻神山分佈;二是祭祀遺址上多散佈有打碎的礪石,打磨成碩大的半粒谷尖形,或馬鞍形、墓碑形;三是石鏟祭祀坑內多散撒有黑橄欖核。

  據專家分析,這是稻作文化祭祀遺址,因此設立和放置的物品多和稻作祭祀有關,是有意識的宗教信仰祭品。壯族民間向來有古代的稻穀長得像柚子般大的傳説,放置橄欖、卵石是寄託稻穀豐收的意願。祭祀時將礪石打碎是古駱越人的傳統風俗,它來源於伏羲兄妹結婚生出礪石,後打碎礪石遍撒各處才使人類再生的傳説,祭祀時將礪石打碎是祈求禾苖快長,人丁興旺。

  我國知名稻作文化研究專家、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梁庭望現場考察時表示,壯族先民古駱越人是早期發明水稻人工栽培技術的民族之一,隆安是壯族地區稻作文化集中展示的最大亮點,在中國稻作文化展示的厚度上堪比享譽全國的浙江河姆渡稻作文化遺址,是中國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燦爛的顯亮點。

熱詞:

  • 祭祀遺址
  • 稻作文化
  • 隆安
  • 大石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