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辦關於印發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0日 13: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政府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

  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辦發〔2012〕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

  《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主要闡明“十二五”時期我國國內貿易發展戰略,提出發展政策導向,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促進國內貿易又好又快發展。

  一、現狀與形勢

  (一)“十一五”時期國內貿易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十一五”時期,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國內貿易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改革開放,轉變發展方式,健全流通網絡,提升服務水平,主要指標達到或超過規劃目標,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總體規模快速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生産資料銷售總額分別從2005年的6.8萬億元、14.3萬億元,提高到2010年的15.7萬億元、36.1萬億元。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增加值從2005年的1.8萬億元提高到2010年的4.4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14.9%。

  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區域結構有所改善,2010年中西部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全國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近1個百分點。農村市場體系薄弱的局面明顯改觀,2010年底,農村連鎖超市已覆蓋全國80%的鄉鎮和65%的行政村。流通組織化程度提高,全國批發和零售業法人企業數佔批發和零售業全部經營單位比重由2005年的7.3%提高到2010年的8.8%。零售業態發展較快,超市、便利店、專賣店、專業店、網上商店等加速普及。

  現代流通加快發展。連鎖經營向多行業擴展,物流裝備技術和現代化配送水平穩步提高,電子商務發展迅猛。2010年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達到2.7萬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6.8%;一批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投入使用,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統一配送率達到63.6%;201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5萬億元,其中網絡零售額超過5200億元。

  綜合貢獻更加突出。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由2005年的9.8%上升至2010年的10.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居第三産業首位。2010年國內貿易稅收近1.6萬億元,佔全國稅收總額的21.8%。“十一五”期間,國內貿易稅收年均增長24.0%,高於同期全國稅收年均增速。2010年國內貿易就業人數達到1.027億人。國內貿易在應對突發事件和舉辦重大活動中,發揮了保障供應、穩定市場的重要作用。

  國內貿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市場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尚需完善;城鄉市場發展不均衡,部分生活服務行業發展滯後;企業競爭能力不強,流通效率亟待提高;市場調控和應急保供能力較弱,市場秩序仍需規範。

  (二)“十二五”時期國內貿易發展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國內貿易發展面臨重大機遇:國家著力擴大內需、完善促進消費政策措施,為國內貿易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鎮化積極推進,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為國內貿易發展提供了更大空間;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有利於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消費預期,為國內貿易發展提供了市場潛力;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加快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推動流通向網絡化、智慧化方向發展,為國內貿易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十二五”時期,國內貿易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國內貿易優化結構與佈局提出了新要求;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強化,資金、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國內貿易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迫切性進一步增強;國際國內市場聯絡更加緊密,國內貿易領域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任務更加艱巨;部分大宗商品較多依賴進口,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較大,市場調控難度增大。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提高流通效率、方便群眾生活、保障商品質量、引導生産發展和促進居民消費,加快推進國內貿易發展方式轉變,建立健全現代國內貿易體系,更好地發揮國內貿易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和先導性産業的作用。

  (二)基本原則。

  堅持發揮市場的基礎作用。遵循價值規律和市場規則,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繼續深化流通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管理職能,努力營造公平、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流通企業發展。加強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突出擴大消費的戰略地位。著力創新和完善消費促進政策,推動消費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大力促進便民消費、實惠消費、熱點消費、循環消費、安全消費和信用消費。發揮城市的消費中心功能,大力開拓農村市場,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充分發揮國內貿易保障消費、引導消費、創造消費的功能。

  增強引導生産的重要功能。推動流通企業與生産企業加強合作,促進産銷銜接,引導製造業轉型升級,引導發展訂單農業。大力發展生産服務行業,完善生産服務網絡,加快服務産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促進産業結構調整。以現代流通帶動現代生産,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明確改善民生的根本宗旨。完善商品流通和生活服務網絡,加強市場調控,保障市場平穩運行,滿足群眾基本生活需求。充分發揮內貿吸納就業的優勢,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減輕社會就業壓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弘揚誠信經商、文明興商的商業文化,保障居民放心消費,提高消費者滿意度,促進社會和諧。

  注入改革創新的強勁動力。深化內貿領域各項改革,繼續推進國內貿易對內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以信息化帶動流通現代化,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積極發展綠色流通,加快推進節能減排;統籌區域、城鄉和國內外貿易協調發展,優化佈局與結構;推進産業融合互動發展,提高流通組織化程度和集約化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三)發展目標。

  總體規模指標實現翻番。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5%左右;生産資料銷售總額76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6%左右;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增加值超過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11%左右。2015年國內貿易就業人數1.3億人左右,其中城鎮就業1億人左右,年均增加500萬人以上。

  城鄉區域發展趨於協調。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滯後的局面得到改善,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連鎖超市行政村覆蓋率顯著提升。城市商業網點佈局更加合理,綜合服務功能明顯提升,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增強。

  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左右,統一配送率在70%左右;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30%以上,網絡零售額快速增長;流通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流通企業。

  市場應急調控能力增強。城鄉市場統計監測體系功能完善、反應靈敏,市場調控的前瞻性、預見性增強。中央儲備與地方儲備、政府儲備與商業儲備相結合的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基本建立,有效防範和應對市場異常波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國內市場環境明顯改善。內貿領域法律法規、標準和信用體系進一步健全,市場秩序更加規範,市場主體誠信意識明顯提升,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行業管理水平提高,商品和要素順暢流通。

  

專欄1“十二五”時期國內貿易發展的主要指標

指標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長

屬性

總體規模指標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萬億元)

15.7

32

15%

預期性

生産資料銷售總額(萬億元)

36.1

76

16%

預期性

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增加值(萬億元)

4.4

(7)

(11%)

預期性

國內貿易就業人數(億人)
其中:國內貿易城鎮就業人數(億人)

1.03

1.3

〔2730〕

預期性

0.74

1

〔2560〕

預期性

流通現代化指標
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銷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

17.4

20

預期性

電子商務交易額(萬億元)

4.5

18

>30%

預期性

注:1.〔〕內為五年累計數,()內為以規劃基期價格計算的不變價數值或年均實際增長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十二五”期間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實際增長7%的發展目標。

熱詞:

  • 國內貿易
  • 限額以上連鎖
  • 品牌二手車
  • 冷鏈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