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雲南彝良地震後當地豬肉價格不升反降 商戶稱應團結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0日 05: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月9日下午,彝良縣洛澤河鎮,幾位婦女給志願者和戰士燒水、泡方便麵。地震後,當地部分受災較輕的群眾自發為大家提供免費的方便麵和熱水,為抗震救災盡一己之力。

  本報記者 陳 斌攝

  初升的朝陽,灑在烏蒙山頂,彝良縣城醒來,震後的農貿市場也熱鬧起來。

  9月9日清晨7點,杜萬均夫妻倆的豬肉攤前已圍滿了早起買菜的市民。“瞧這五花肉多好,9塊錢一斤,前幾天還賣13塊呢。”杜萬均一邊切肉,一邊對記者説,今天殺了3頭豬,但價格都比地震前低,平均下來,每斤便宜了1塊錢。他的解釋是,“這幾天物資緊缺,我們沒去現場救災,能保證提供貨物也算貢獻吧。反正救災到哪天,我們就降價到哪天。”

  肉攤對面銷售日雜用品的商販也湊過來,“好多商戶都降價了。現在是非常時期,更應該團結互助。”

  貴州人周遵明和鄭紹禮今年5月來到彝良做起黃粑生意。地震後,他們召集工人,連夜趕制了1000多斤黃粑,安排7輛小推車,免費送給受災群眾。

  記者在彝良縣城最大的集中安置點——羅炳輝廣場安置點看到,工人們將黃粑切好裝袋,再由志願者們分發到帳篷裏,許多拿著黃粑的孩子在帳篷間跑來跑去。

  同樣在帳篷間奔忙的還有吳長江——彝良縣角奎鎮蠶桑林社區一名普通的低保群眾,由於腦癱而行走不便。社區內的彝良縣示範小學裏建起安置點後,他就趕來幫忙了。

  “我們不敢讓他幹重活,就讓他幫著守守救災物資,或者做做衛生檢查。別看他行動不方便,還挺能幹。”蠶桑林社區黨支部書記黨英説。

  彝良縣民族中學高中學生劉波在地震發生後就回了家,第二天他又返回縣城報名參加了志願者。9日下午5點,記者在縣政府大院見到劉波時,他領完了任務,正扛起“昭通市黨員團員志願服務先鋒隊”的紅旗,和同伴們準備出發。這群小志願者每20人一個小組,先到新示範小學去搭帳篷。劉波告訴記者:“我們8日下午3點多開始幹,一直忙到第二天淩晨4點多,6點多又爬起來去人民廣場搭帳篷。”“那兩個小時在哪休息呢?”記者問。“有的同學就睡在塑膠跑道上,有的坐在樓梯上就睡著了。”劉波笑著説。

  見記者與劉波交流,他的“隊友們”擱下手裏的泡麵,紛紛圍攏過來,大都是十五六歲的孩子。他們七嘴八舌地説,一開始搭帳篷時手忙腳亂,要20分鐘才能搭好,而如今都已經是“熟練工”了,搭一頂帳篷只要五六分鐘。

  從早上到下午5點多,這些孩子只吃了一碗方便麵。除了搭帳篷,他們工作的內容還有幫著卸救災物資等。年輕的志願者們開始互不相識,但很快就結成了“戰鬥友誼”。“現在感覺很累吧?”記者問。“不算什麼,就當減肥健身了。”可愛的孩子們回答。一個孩子大聲説:“要讓關心我們的人知道,彝良人有多棒!”

熱詞:

  • 雲南彝良
  • 地震後
  • 豬肉
  • 價格
  • 不升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