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日報專訪寧夏書記:建設和諧富裕的新寧夏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0日 0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寧夏書記張毅

  “過去10年,是寧夏搶抓機遇、開拓創新、艱苦奮鬥、建設攻堅的10年,也是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巨大成就的10年。我們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總體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力爭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部分民生指標達到全國上游水平。”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各族幹部群眾,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求真務實,譜寫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新篇章。

  10年巨變,昭示著什麼?展望未來,寧夏有什麼新的奮鬥目標和新的發展思路?本報記者專訪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毅。

  與全國同步全面小康,是中央的要求,是寧夏各族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

  記者: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這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

  張毅: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中央的要求,是寧夏各族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寧夏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胡錦濤總書記多次來寧夏考察指導工作,為寧夏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團結帶領各族幹部群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務實苦幹,全區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特色優勢産業不斷發展壯大,城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改革開放深入推進,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各項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寧夏還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省區,也是一個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全區人均GD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主要指標與全國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最突出的是要解決好和諧、富裕的問題。在今年6月召開的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我們確立了“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構建和諧,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各民族大團結,增進宗教和順,崇尚誠信友愛,促進公平正義,保持社會穩定,建設生態文明,努力實現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建設富裕,就是要進一步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大幅減少貧困人口,大幅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開創富民興區新局面。我們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總體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力爭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部分民生指標達到全國上游水平。

  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是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

  記者:實現這一奮鬥目標的工作重點是什麼?難點在哪?

  張毅:實現“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工作重點是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這是我們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突出主題主線,立足寧夏實際,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奮力開創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新局面。“十二五”時期,我們將通過努力,使全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2%左右,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25%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5%,城鄉居民收入等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大力實施沿黃經濟區發展戰略。從事關我區發展全局的高度規劃建設,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紮實推進,加快沿黃城市帶建設,提升“黃河金岸”建設的層次和水平,著力打造引領全區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新高地。大力推進工業産業優化升級,堅持做大增量與提高質量並重,資源開發有效利用與可持續發展並重,提升傳統産業與壯大新興産業並重,大力推動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生態紡織園區等建設,加快形成若干支撐未來發展的特色優勢産業或産業集群。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打造一批優質農産品産業帶、一批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和一批知名品牌,努力把寧夏建成全國優質特色農産品生産基地。大力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特別是加快推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産業,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回族文化、紅色文化、西夏文化,重點打造一批精品旅遊景區和線路,努力把文化旅遊産業培育成我區的支柱産業。大力推進對外開放,深化與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地區的交流合作,高質量辦好中阿經貿論壇,努力爭取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把寧夏建成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通道和平臺。

  沒有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就難以實現。寧夏西海固地區是我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為幫助貧困群眾擺脫生存困境,幾十年來,寧夏通過“三西”開發建設、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吊莊移民等一系列措施,共搬遷貧困人口100余萬,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按照國家新的扶貧標準,寧夏目前還有100多萬人口屬於扶貧對象,佔全區總人口的近1/6。解決好這100多萬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問題,是我們的歷史責任,是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難點所在。在中央的重視和支持下,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用5年時間把生活在不宜生存、不宜發展環境裏的35萬貧困群眾搬遷出來,再用5年時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這項工作去年全面啟動,目前取得了明顯成效。

  對解決其他65萬多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問題,我們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創新扶貧方式,突出增收致富這個核心,突出産業扶持這個關鍵,突出生態保護這個前提,突出公共服務這個保障,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合力攻堅,統籌推進。針對寧夏的實際,我們提出在貧困帶上打造“黃河善谷”的戰略構想,通過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建設慈善産業園區,吸引企業家和慈善家投資興業行善,帶動貧困地區發展,為特殊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創造機會、開闢途徑。目前已在西海固地區開工建設了弘德、立德、厚德、同德、圓德、吉德6個慈善産業園。

  始終保持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記者:作為全國五個民族自治區之一,這些年來,寧夏始終保持了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在這方面,寧夏有哪些好做法、好經驗?

  張毅:這些年,我們始終把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牢記第一責任,堅持守土有責,樹立抓團結、抓穩定沒有禁區的理念,理直氣壯地抓、旗幟鮮明地抓、一刻也不放鬆地抓,在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和各族各界群眾中大力開展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的教育,以實際行動為鞏固和發展全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形勢做貢獻。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兩個共同”主題,將民族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不斷完善民族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不斷夯實“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的思想基礎,各族人民群眾和睦相處、親如一家。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抓早、抓小、抓細,及時穩妥處理涉及宗教因素的各類矛盾和問題,堅決打擊非法宗教活動,注重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積極作用,宗教領域總體保持平穩。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擺在重要位置,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推進“網格化”社會管理模式,開展領導幹部大接訪、大走訪活動,解決了一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紮實開展平安寧夏創建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管理,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

熱詞:

  • 人民日報專訪寧夏書記:建設和諧富裕的新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