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斐濟國家概況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7日 10: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外交部網站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名 斐濟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ji)。

  面積 陸地面積1833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9萬平方公里。

  人口 83.7萬(2007年),其中56.8%為斐濟族人,37.5%為印度族人。官方語言為英語、斐濟語和印地語,通用英語。53%的人信奉基督教,38%的人信奉印度教,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 蘇瓦(Suva),人口11.2萬(2007年)。

  國家元首 埃佩利奈拉蒂考(Epeli Nailatikau), 2009年11月5日就任。

  重要節日 獨立日:10月10日

  簡況 位於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個島嶼組成,其中106個有人居住。多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主要有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等。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年平均氣溫22~30℃。

  斐濟人世居島上。1643年荷蘭航海者塔斯曼首先來到斐濟。19世紀上半葉歐洲人開始移入。187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879~1916年,大批印度人作為英國“殖民制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種植甘蔗。1970年10月10日獨立,並成為英聯邦成員。1987年政變後改稱共和國,並脫離英聯邦。1990年通過新憲法確立國名為“斐濟主權民主共和國”。1997年7月,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斐濟群島共和國”。 2009改國名為“斐濟共和國”。

  政治 2006年12月5日,軍隊司令喬薩亞沃倫蓋姆拜尼馬拉馬(Josaia Voreqe Bainimarama)宣佈接管國家行政權力,並解散政府和議會。2007年1月,斐成立臨時政府,姆拜尼馬拉馬任臨時政府總理。2009年4月9日,斐濟上訴法院宣佈斐臨時政府非法。10日,伊洛伊洛總統宣佈廢除憲法並解除所有法官職務、2014年9月前舉行大選。11日,伊重新任命姆拜尼馬拉馬為總理。2009年7月30日,伊退休,副總統奈拉蒂考任代總統。11月,奈就任斐第四任總統。

  【憲法】1990年7月25日實行新憲法。1997年7月,斐通過1990年憲法修正案,修改了有關歧視印族政治權利的條款,並於1998年7月正式實施。1999年5月,斐首次根據1997年憲法舉行全國大選。2000年政變期間,1997年憲法被廢除。2001年斐上訴法院判決該憲法仍有效,並得到大酋長委員會、伊洛伊洛總統等承認。2009年4月,伊洛伊洛總統宣佈廢除憲法。7月,斐臨時政府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宣佈“國家發展和恢復民主路線圖”,提出將於2013年9月之前完成制訂新憲法。

  【議會】 根據1997年憲法,斐議會實行兩院制,設眾議院(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和參議院(The Senate),任期均為5年。2006年12月政變後,斐議會被解散。

  大酋長委員會(The Great Council of Chiefs)是歷史上形成的斐濟族行政體系中最高議政機構。根據原憲法和《斐濟族人事務法》,該委員會經與總理協商後,提名和任命總統、副總統。 2008年2月,姆拜尼馬拉馬總理自任大酋長委員會主席。

  【政府】現有9名內閣成員:總理兼財政與國家計劃和制糖業、土地和礦産資源、公共服務、“人民憲章”、新聞、省級發展部長、土著和多民族事務部長姆拜尼馬拉馬,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伊諾凱昆布安博拉(Inoke Kubuabola),總檢察長兼司法、選舉改革、公共企業和反腐敗、工業、旅遊、民航、貿易和通訊部長艾亞茲賽義德-海尤姆(Aiyaz Sayed-Khaiyum),公共事業(供水及能源)、工程和運輸部長蒂莫西萊西納圖瓦(Timoci Lesi Natuva),社會福利、婦女和扶貧部長吉科魯溫尼(Jiko Luveni),教育、國家遺産、文化和藝術、青年和體育、勞工、工業關係和就業部長菲利普博列(Filipe Bole),初級産業部長兼任代理國防、國家安全和移民部長約凱塔尼索卡納辛加(Joketani Cokanasiga),衛生部長奈爾夏爾馬(Neil Sharma),地方政府、城區發展、住房和環境部長薩穆埃拉紹馬圖阿(Samuela Saumatua)。

  政府網站:http://www.fiji.gov.fj

  【行政區劃】 全國共有2個直轄市、4大行政區和14個省。蘇瓦和勞托卡為直轄市。

  【司法機構】 設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不超過7名法官組成。首席大法官為安東尼蓋茨(Anthony Gates)。

  【政黨】主要有:

  (1)團結的斐濟黨(United Fiji Party,斐濟語縮寫為SDL):2001年5月成立。領袖為前總理恩加拉塞,主席為索羅莫內納瓦魯(Solomone Naivalu),全國主任為普西利基尼弗威(Peceli Kinivuwai)。該黨得到不少斐族基層群眾和一些商界人士的支持,主張在促進全國民族和解的同時更多地照顧土著斐族和羅圖馬族的利益,確保斐族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曾于2001年和2006年兩次執政,2006年12月被政變推翻。2004年與中國共産黨正式建立黨際關係。

  (2)斐濟工黨(Fiji Labour Party):1985年7月成立。領袖為馬亨德拉喬杜裏(Mahendra Chaudhry)。主席為喬卡佩西考羅伊(Jokapeci Koroi,女)。該黨是在各大工會支持下以印族為主體組成的多民族政黨,主要代表中下層印族人利益,在廣大印族蔗農、工會成員、部分知識分子和青年中影響較大。曾于1987年和1999年兩次執政,後都被政變推翻。2006年5月至12月、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先後在恩加拉塞政府和姆拜尼馬拉馬領導的臨時政府參與執政。2005年8月與中國共産黨正式建立黨際關係。

  (3)聯合人民黨(United People's Party):1998年成立,原名聯合一般黨,1999年大選前代表少數種族。2003年12月修改黨章,決定向各種族開放並改為現名。領袖為米克貝多斯(Mick Beddoes)。

  (4)民族聯盟黨(National Federation Party):1963年成立,為斐第一個印族人政黨。成員為印族人,主要代表印族中上層利益。領袖為普萊姆辛格(Prem Singh),總書記為普拉莫德雷伊(Pramod Rae)。

  (5)民族聯合黨(National Alliance Party):又稱新聯合黨(New Alliance Party),2005年4月成立。核心成員為斐前政治家馬拉的追隨者。該黨向各種族開放,主張消除種族政治,實現各種族平等。主席為前大酋長委員會主席和臨時政府前國防、國家安全和移民部長埃佩裏加尼勞(Epeli Ganilau)。

  【重要人物】

  埃佩利奈拉蒂考:總統。1941年7月生。曾就讀于新西蘭、澳大利亞的軍校,並在英國牛津大學修學外交課程。1975年至1986年在斐軍隊任職,先後任斐軍參謀長、斐軍司令,被授予准將軍銜。1988年至1996年任斐駐英國高專兼駐丹麥、德國、以色列和梵蒂岡大使。1998年任斐駐太平洋地區和特別負責布幹維爾和平監督小組事務的無任所大使。1992年2月任斐外交部常秘。2000年7月任斐臨時政府副總理至2001年大選。2001年8月至2006年5月任眾議長。2007年1月起先後任斐臨時政府外交外貿部長及土著事務、省級發展和多民族事務部長。2009年4月17日就任副總統,7月底任代總統,11月就任總統。曾于2002年來華出席亞洲議會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2007年8月以外長身份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8年9月來華出席“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投資、貿易、旅遊部長級會議”。2010年9月底10月初來華出席寧夏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及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活動。2011年8月赴深圳出席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

  已婚,有一子一女。

  喬薩亞沃倫蓋姆拜尼馬拉馬: 臨時政府總理、斐濟軍隊司令。1954年4月27日生於斐濟。曾在澳大利亞、智利、美國和新西蘭等國接受軍事培訓。1975至1983年在海軍任職,先後被授予少尉、中尉和中校軍銜。1983至1984年,任多艘斐海軍艦隻指揮官,並指揮海軍完成了標識湯加、圖瓦盧和基裏巴斯三國專屬經濟區工作。1986至1988年,任海軍少校,並赴西奈執行多國軍事觀察員任務。1988至1997年先後任斐海軍指揮官、海軍司令和上校。1997至2006年先後任斐軍參謀長和司令,並被授予准將銜。2006年12月5日斐政變,2007年1月任臨時政府總理,目前兼任財政與國家計劃和制糖業、土地和礦産資源、公共服務、“人民憲章”、新聞、省級發展部長、土著和多民族事務部長。姆曾于2005年作為軍隊司令訪華,2008年8月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09年12月赴香港出席斐濟太平洋航空公司楠迪至香港航線首航儀式。2010年8月來華出席上海世博會斐國家館日活動並訪問蘇州、寧波、義烏。2011年10月訪問上海、深圳。

  已婚,有6個子女。

  經濟 斐濟是太平洋島國中經濟實力較強、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制糖業、旅遊業和服裝加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斐重視發展民族經濟,強調發展私營企業,建立寬鬆的政策環境,促進投資和出口,逐步把斐經濟發展成“高增長、低稅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經濟。近年來,由於國際市場價格下跌和國內産業結構調整等原因,制糖業面臨困境。因美國自2005年1月起取消從斐進口紡織品配額,斐服裝加工業大幅滑坡。全球金融危機對斐旅遊業也造成一定衝擊。近年旅遊業有所回升。

  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産總值:47.61億斐元(2009年)。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5654斐元(2009年)。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0.6%(2010年)。

  通貨膨脹率:5.5%(2010年)。

  貨幣名稱:斐濟元(Fiji Dollar)。

  匯率:1美元≈1.80斐元(2011年6月)。

  【資源】 森林覆蓋面積93.5萬公頃,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一半,有開採價值的約25萬公頃,出産優質硬木和松木。有2個金礦,還有銅、銀、鋁土、石油等資源。漁業資源豐富,盛産金槍魚。

  【工業】 以榨糖為主,其次是服裝加工、黃金開採、漁産品加工、木材和椰子加工。2005年,斐蔗糖産量為29.2萬噸,2006年為30.7萬噸,2007年為24萬噸。 2009年甘蔗種植面積49000公頃,甘蔗産量232.1萬噸,蔗糖産量16.8萬噸。

  【農業】 可耕地面積約28.8萬公頃,主要産甘蔗、椰子、香蕉等。小麥全靠進口,大米能自給20%。近年來斐政府努力發展多种經營,推廣水稻種植。

  主要農、牧、漁業産品産量如下: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甘蔗(萬噸)

  251.3

  232.2

  208.9

  幹椰子肉(萬噸)

  1.0079

  1.2583

  1.0096

  可可(噸)

  14

  13

  5

  生薑(噸)

  3111

  2488

  3041

  水稻(萬噸)

  1.4849

  1.1595

  1.1637

  牛肉(噸)

  1958

  1866

  1719

  豬肉(噸)

  973

  920

  1128

  羊肉(噸)

  969

  983

  911

  雞肉(萬噸)

  1.4413

  1.4429

  1.1866

  魚(萬噸)

  0.9841

  1.3456

  1.3252

  

  【旅遊業】 旅遊業較發達,旅遊收入是斐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2010年旅遊收入達9億斐元,佔GDP的25%。全國約有4萬人在旅遊部門工作,佔就業人數的15%。遊客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英國、歐洲大陸、日本等國。

  2011年1-10月來斐遊客人數達56.3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6.8%。

  【交通運輸】 斐濟為太平洋島國地區交通樞紐,水、陸、空交通較發達。首都蘇瓦港係重要國際海港,可泊萬噸輪。蘇瓦的瑙索裏機場可停靠波音737飛機,楠迪機場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機。

  鐵路:總長820公里(窄軌),用於運輸甘蔗。

  公路:總長5300公里,其中瀝青路面1340公里;2006年註冊機動車6543輛。

  水運:註冊商船747艘;蘇瓦、楠迪、勞托卡、萊維卡為主要國際港口。

  空運:斐濟太平洋航空公司係國際航空公司,經營澳、新、日、美、瓦努阿圖、薩摩亞、圖瓦盧、湯加、所羅門和香港等航線。澳、新、馬紹爾等國航空公司有定期班機停降楠迪國際機場。瑙索裏機場主要是國內民航機場。斐濟航空公司、向日葵航空公司主要經營國內島嶼間航線。

  【財政金融】

  近年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斐元):

  2006年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收入 13.6313.902   14.54    14.10

  支出 13.7613.905   14.45    15.51

  差額 -0.126 -0.003  0.08463   -1.41

  

  【對外貿易】 長期貿易逆差。主要出口夥伴為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主要進口夥伴為美國、中國等,主要進口燃料、運輸設備、化工産品、食品等,出口蔗糖、魚類、黃金和木材等。近年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億斐元):

  200620072008    2009

  總額42.9540.9950.71   40.38

  進口額31.2028.9036.01   28.08

  出口額11.7512.0914.70   12.30

  差額-19.45 -16.81-21.30   -15.77

  

  【外國資本】 外資控制了斐經濟命脈。國內市場商業網點主要控制在兩家澳跨國公司手中。銀行、保險、海運、電訊、汽油供應等亦為外資所控制。2008年,斐吸引外資5505億斐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5176斐美元。

  【外國援助】 外援主要來自澳、日、新、英、法、歐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著名公司】 (1)維諾德帕特爾(五金)公司(Vinod Patel Co. Ltd):1962年成立。註冊資本85.7萬斐元。年營業額4000萬斐元。經營五金工具、機電零件、室內裝修材料等。負責人尤瑪考特帕特爾(Umakaut S. Patel)。通訊地址:Conterpoint, Ratu Dovi Rd, LB. East Suva。

  (2)斐濟蔗糖銷售公司(Fiji Sugar Marketing Company Limited):1976年成立。經營蔗糖和糖漿出口。首席執行官維利安薩沃(Viliane Savou)。通訊地址:Ground Floor, Sugar House, Walu Street, Lautoka, Fiji。

  (3)戈卡爾有限公司(D. Gokal & Company Limited):1962年成立。註冊資本10萬斐元。年營業額400萬斐元。經營電子産品、紡織品、食品進口業務。負責人:維諾德戈克爾(Vinod B. Gokal)。電話:(679)3315744,傳真:(679)3315758。

  (4)Courts Homecentres公司。經營五金、玻璃製品、辦公設備、木材等進口業務。首席執行官基思柯爾塔特(Keith Coltart)。電話:(679)3381333。傳真:(679)3370483。

  軍事 斐濟軍隊全稱為“斐濟共和國武裝力量”(Republic of Fiji Military Forces, RFMF),定名于斐1990年憲法。總統兼任軍隊總司令,並根據內政部長的建議任命軍隊司令,軍隊司令要向總統和內政部長負責。現任軍隊司令喬薩亞沃倫蓋姆拜尼馬拉馬,1999年就任。

  斐軍只有陸軍和海軍,由正規軍和後備軍組成。目前軍隊編制為3586人。海軍330人,裝備有5艘各類艦艇和巡邏船。斐曾先後派遣士兵和警察參與中東、科索沃、東帝汶、巴新、所羅門、伊拉克、蘇丹等維和任務。2009年,斐在國外參與執行維和任務的軍人約為2000人。2011年國防預算為1.08億斐元。

  文化教育

  【教育】 文教事業較其它太平洋島國發達。實行小學免費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以上。每年教育經費約佔政府總預算支出的15%。2008年教育預算為2.96億斐元,同比減少2460萬斐元,佔政府總預算的19.4%。南太平洋大學是南太地區各國合辦的,主校區位於首都蘇瓦市。

  2007年斐共有註冊學校1,535所,其中幼兒園559所,小學720所,中學169所,師範學校4所,技校66所,特殊學校17所。

  【新聞出版】 主要報紙有:英文版《斐濟時報》(Fiji Times),隸屬於1869年成立的斐濟時報公司,是斐發行量最大的一份報紙(4.3萬份);《每日郵報》(Daily Post),創刊于1974年,發行量1.6萬份;《斐濟太陽報》(Fiji Sun),創刊于2000年。華文報有《斐濟日報》和《斐濟華聲報》。2009年6月,斐新聞部正式發行官方報紙《新黎明報》(New Dawn),兩週一期,旨在幫助斐民眾了解政府政策以及經濟、社會建設計劃和項目。

  主要雜誌有《島國商務》和《太平洋島嶼》月刊,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發行,發行量約1萬冊。

  斐濟廣播有限公司(Fiji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Limited),成立於1985年,是斐全國性的廣播網,由6個電臺組成,通過斐濟語、印地語和英語播出的電臺各有兩個。

  斐濟電視臺(Fiji TV),由新西蘭電視公司、斐濟開發銀行和私人股東于1993年底成立,現有工作人員(包括記者)約115人,播放3個頻道節目。2005年設立面向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太平洋天空衛星電視節目服務部。

  對外關係 斐濟是太平洋島國中外交較為活躍的國家,重視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關係,重點發展同澳、新的全面關係,同時保持與太平洋島國的傳統關係。近年來,斐提出“向北看”戰略,積極發展同亞洲各國以及非洲和美洲國家的關係,2011年加入“不結盟運動”。

  斐是聯合國、英聯邦、世界貿易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太平洋共同體、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非加太集團成員,已與約100個國家建交,斐駐外使團有12個,外國常駐斐使團有21個。2009年5月和9月,太平洋島國論壇和英聯邦分別宣佈中止斐成員資格。

  【同澳大利亞、新西蘭的關係】斐同澳、新有著傳統的密切關係。澳、新是斐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也是斐第一和第三大援助國。澳、新與斐互設高專署。根據《南太平洋區域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除糖和服裝等少數商品外,斐向澳、新出口單方面享受免稅或無限制市場準入待遇。

  2006年12月5日斐濟政變後,澳、新宣佈對斐實施制裁,要求斐儘早舉行大選。2009年11月,因澳、新拒絕向斐法官發放簽證,斐政府分別驅逐了兩國駐斐高專和代高專。隨後,澳、新亦宣佈驅逐斐駐澳、新外交機構負責人。2010年以來,澳、斐外長兩次單獨會晤,澳、新兩國外長2月在堪培拉與斐外長舉行“私人會晤”。

  2007年,斐澳貿易額20.8億斐元,其中斐出口12.6億斐元,進口8.2億斐元;斐新貿易額5.826億斐元,其中斐出口7140萬斐元,進口5.112億斐元。2009年,斐澳貿易額8.15億斐元,斐出口1.95億斐元,進口6.2億斐元;斐新貿易額5.27億斐元,斐出口0.82億斐元,進口4.45億斐元。

  【同歐盟、美國的關係】歐盟和美國是斐原糖和農産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和斐遊客及投資的重要來源地。根據《洛美協定》和《科托努協定》,歐盟以3倍于國際市場的價格購買斐糖,每年斐糖的70%銷往歐盟。斐在比利時和英國設有使館,法國、英國、歐盟在斐設有使館。2006年12月斐政變後,歐盟要求斐儘快恢復民主、人權和法治,否則將影響歐盟向斐蔗糖業改革提供援助。2009年5月,歐盟委員會宣佈,因沒有跡象表明2009年斐濟能夠有一個合法的政府進行管理,該委員決定取消2009年對斐濟的食糖配額。

  1970年10月,美承認斐獨立。斐美互設使館。斐重視與美關係,認為美的援助對斐的市場準入和地區競爭具有重要意義,積極推動美、南太聯合商務委員會開展活動。斐是美軍在太平洋主要補給點之一。2006年12月斐政變後,美對斐實施制裁。2008年斐美貿易額為2.42億斐元。2008年2月,美國首席助理國務卿幫辦戴維斯訪斐。2010年美國宣佈將恢復美國際發展署駐斐濟辦事處。

  【同日本的關係】斐日互設使館。近年來,斐日關係發展較快,日已成為斐第二大援助國,每年對斐援助達1300萬斐元。1984年至今,日本國際協力協會為斐提供培訓逾2000人次。日自1983年起向斐派出志願者。斐日已開闢楠迪至東京航線。斐在旅館業方面吸收了大量日資。

  2000年8月,日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斐政變後成立的臨時政府。1997年10月、2000年4月、2003年5月,斐總理蘭布卡、喬杜裏、恩加拉塞先後率團赴日出席第一、二、三屆日本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議。2005年6月,恩加拉塞總理赴日出席愛知世博會斐濟館日開幕式。2009年5月,斐駐日本大使以政府代表身份參加第五屆日本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議。

  【同印度的關係】斐印關係在斐1987年政變後惡化。1997年,斐修改1990年憲法中對印族人的歧視性條款,斐印關係好轉。1997年,斐總理蘭布卡兩次會晤印總理古傑拉爾。1998年,印解除對斐長達10年的貿易禁運。斐對印1998年5月進行的地下核試表示譴責。斐1999年大選後,斐印關係逐步恢復,印于1999年5月在斐重開高專署。2000年斐“519政變”後,印一度對斐實施制裁。2004年1月,斐在印設高專署。2005年10月,恩加拉塞總理訪印。2008年2月和2009年3月,斐臨時政府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兩次訪印。2008年4月,斐臨時政府財長喬杜裏訪印。

  印每年向斐提供25名以上的獎學金名額。

  【同其他太平洋島國的關係】斐重視同太平洋其他島國的傳統關係,是太平洋島國論壇創始會員國,斐與太平洋其他島國領導人互訪頻繁。2002年7月和8月,斐先後主辦了“第三屆非加太國家首腦會議”和“第33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2003年6月,斐主辦南太運動會。2006年10月,斐主辦第37屆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和第18屆論壇會後對話會。2008年8月,斐臨時政府缺席在紐埃舉行的第39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會議結束後發表的公報稱此舉“不可接受”。2009年1月,斐出席了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莫爾斯比港召開的太平洋島國論壇特別首腦會議。會議敦促斐確定2009年年內舉行大選的時間表,被斐拒絕。5月,太平洋島國論壇中止斐參加論壇活動資格。7月和8月,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分別在瓦努阿圖首都維拉港和斐首都蘇瓦舉行特別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與會各國表示理解和支持斐國家發展和民主路線圖。2010年7月,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主席、瓦努阿圖總理納塔佩拒絕向斐總理姆拜尼馬拉馬移交輪值主席職務,斐政府轉而在斐舉辦“接觸太平洋”會議。12月,瓦斐雙方舉行和解儀式,瓦新任總理基爾曼致歉並向斐移交輪值主席一職。2011年3月,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首腦會議在斐濟舉行,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合作等領域取得重要共識。2011年9月,斐舉行第二屆“接觸太平洋”會議。(最近更新時間:2012年1月18日)

熱詞:

  • 國家概況
  • 太平洋
  • 斐濟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