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實行異地高考需滿足3個條件 北京正在研究方案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7日 01: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cdcdc7206e524c8888b3c8e5daf7758b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央視網消息:昨日(6日),國新辦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頒布實施兩年來教育改革發展情況舉行發佈會。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針對教育經費、異地高考以及公考遴選大學校長等教育熱點問題作出了解答。

  異地高考公佈限制條件

  袁貴仁表示,目前,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大概有79.4%是在公辦學校就讀。“應當説現在初步解決了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

  袁貴仁強調,2003年出臺的文件允許隨遷子女在義務學校就讀,現在十年過去了,當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開始要考高中、考大學了,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客觀的、不能回避的現實問題。8月30日,國務院轉發了關於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接受義務教育之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這個文件有三點:一是要積極解決。二是要有條件準入,對學生和家長都有相關的限制條件。家長的基本條件是在當地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住所、穩定的收入,並且繳了各種保險,儘管不是戶籍人口,但是這個地方的常住人口。

  學生本人的條件是,有可能在這裡學了小學、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來,因此各地會根據實際情況,什麼樣的學生跟本地生是一樣的。還有一個是城市條件,這個城市發展需不需要這個行業、這個群體,這個城市能發展到多大規模,要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和承載能力。

  三是要因地制宜。由於各地狀況不同,因此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升學考試的辦法也不同,所以要求各地根據流入地的具體狀況制定具體辦法、提出具體條件。

  時間表路線圖儘快明確

  教育部6日召開座談會,邀請北京、上海、廣東等9個省(市)有關方面負責同志研討“異地高考”政策。

  會議強調,要儘快明確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問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制定好實施方案。一要進一步摸清底數,掌握非本地戶籍人口變動和隨遷子女就學等情況,為方案制訂提供可靠依據。二要按“三個根據”要求,即:根據城市功能定位、産業結構佈局和城市資源承載能力,根據進城務工人員在當地的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和按照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年限,根據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就學年限等情況,進一步細化準入條件,確定操作辦法。三要嚴格落實文件要求,確保各地實施方案2012年年底前出臺。

  新任命校長具備年輕化

  去年,教育部首次開展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部屬高校校長試點,針對這一行為,外界有説法稱這是一種“作秀”。對此,袁貴仁進行了回應,“我可以實事求是地告訴大家,這件事情是完全按照程序和標準來做的。”

  袁貴仁介紹,到目前為止,教育部有半數以上直屬高校副校長都實行了公開選拔,去年首次開展的是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校長試點。這次試點工作,遴選委員會主要由具有豐富辦學治校經驗的黨委書記和校長組成。

  袁貴仁還提到了最近新任命高校校長的特點:一是年輕化。二是全職化,當校長就要放棄自身業務的研究和有關榮譽的獲得,全心全意做一個全職校長。

  教育經費首次達到GDP的4%

  袁貴仁提到,今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4%的目標能夠如期實現。袁貴仁指出,今年總經費將達到2.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大約6000億元。

  經費的使用將圍繞育人為本這個核心,以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為兩大重點。過去教育經費主要解決用於日常運行,現在經費增多,除了保障正常運行之外,主要是在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方面。

  在促進公平方面,重點要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同時,要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傾斜。在提高質量方面,重點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質量關鍵在教師,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善教育教學條件,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農村中職生將免費就讀

  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相關問題,袁貴仁指出,國家已經將研究生資助標準提高了,最近國家還準備出臺研究生培養體制改革文件,在這個改革的文件裏,對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將會比現在力度更大。2011年,全國對家庭經濟困難生的資助達到980億元,惠及了7800萬學生。

  袁貴仁指出,全國大概90%以上的學生實行了平均每年每生1500元的生活補助,只要上中職就得到每生每年1500元的補助,同時實行了免費政策。到現在為止,上中職的學生除了給生活補助之外,對城市、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涉農專業的學生免除了學費。今年國家還準備將所有農村學生上中職納入免費的範圍,這意味著讀中職基本上也相當於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按照20%的比例,每生每年按照15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惠及480萬學生。

  北京落點

  北京正研究異地高考方案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線聯平表示,北京的異地高考方案目前還在研究中,具體推出日期暫時還不能確定。北京異地高考方案將遵照教育部的標準制定,針對有些人認為袁貴仁部長提到的“城市條件”歸納得比較寬泛一説,他認為這主要還是考慮到一個城市對人口的承載力因素。

  針對異地高考的“三個條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相比于沒有意見來説,出臺意見應該説是進步。但是,總體而言,這一意見還是在現行高考制度框架內尋找解決異地高考的辦法,因此很難找到根治的辦法,而且也會産生其他問題。

  針對有關“城市條件”中提到的“這個城市發展需不需要這個行業、這個群體,這個城市能發展到多大規模,要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和承載能力”一説,很多人認為這樣的條件過於寬泛,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有可能受人為因素影響過多。對此,熊丙奇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異地高考的門檻是非常高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夠享受到異地高考政策。實施異地高考,必然也會導致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的衝突,因此要解決異地高考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推進高考制度的改革。(文字來源:北京晨報)

熱詞:

  • 袁貴仁
  • 高考政策
  • 異地高考
  • 隨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