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鄭喜蘭:一個優秀檢察官的快樂追求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2日 11: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檢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檢察日報,時間為2011年12月16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範檢察官、中共十七大代表,身負這些輝煌的榮譽,鄭喜蘭卻説,自己不過是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的莊稼人的後代。她無數次接待情緒激動的上訪群眾,用拉家常的體貼方式讓人們平靜、信任、感動。身為河北省唐山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瀆職侵權局局長,每一起案子她都與辦案檢察官在辦案一線日夜堅守,無論憂與喜,她都與他們共同分享和分擔。

  “完美辦案”的詮釋

  一名優秀的檢察官在辦案中總是追求完美,鄭喜蘭也同樣要求自己和團隊在辦案中做到盡善盡美。她説:“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個性,但是在辦案這一點上,誰都不能含糊。”

  2008年,鄭喜蘭調度指揮唐山市檢察院反瀆部門與兩個基層檢察院共同查辦了兩起轄區內就業局負責培訓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導致就業再就業培訓專項基金嚴重流失案。在鄭喜蘭的提議和組織下,市檢察院向發案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發出了《檢察建議書》,多次與該局主要領導共同研究具體預防措施,促使該局對社保、醫保基金管理等各個環節認真梳理,確定了219個廉政風險點。近年來,該局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

  2010年9月,河北電視臺報道了唐山市某縣一小學新建校舍存在質量問題,引發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鄭喜蘭敏銳地捕捉到這起新聞事件背後的瀆職和腐敗信號。她立即安排縣檢察院儘快了解情況,並召集反瀆局偵查部門會診。她對辦案人員説:“絕不能讓豆腐渣工程混入學校危及學生安全。”

  經委託建築工程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確認該校舍屬於劣質工程,教育部門很快安排學校停止使用校舍。檢察機關查明:在此工程招投標和施工過程中,張某在接受教育局委派負責該校舍建設過程中嚴重不負責任,很快將張某以玩忽職守罪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對其作出有罪判決。 經進一步偵查查明:教育局另兩名相關人員違規運作招投標、對施工監管鬆懈。此案現已進入審查起訴程序。

  從發現問題到校舍安全加固,那些憂心忡忡的日子過去,鄭喜蘭松了一口氣。她對記者説:當知道開學以後學生就可以在安全的教室裏上課,我們禁不住擊掌相慶。

  據不完全統計,鄭喜蘭擔任區、市檢察院領導以來,由她提議和主持發出的個案檢察建議達150余件,類案檢察建議4件,決策建議10余件。其中,《關於開展“預防瀆職犯罪,促進依法行政”專項活動的檢察建議》、《關於配合全市治污減排安全整頓百日攻堅聯合行動開展專項執法活動的檢察建議》等,得到河北省委、唐山市委的批示,並付諸實踐,收到了明顯的社會效果。

  2004年上半年,時任唐山市豐潤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長的鄭喜蘭,率專案組辦理某銀行支行行長郭某貪污鉅額公款案件。儘管郭某在審訊及庭審階段始終沉默不言,調查取證艱苦卓絕,但鄭喜蘭他們卻憑藉超凡的毅力,查證了郭某貪污60余萬元、挪用190余萬元的犯罪事實。這起“零口供案件”被評為2005年河北省檢察機關“反貪十大精品案”。

  2005年1月,某大型國有集團公司下屬項目部財務負責人劉某攜鉅額公款潛逃。劉某為了逃避抓捕,購買了反偵查書籍,制定了詳細的逃匿計劃,買假戶口、更換姓名、辦假身份證,甚至做整容手術。他從小販手中買了100多張手機卡,每隔一兩天就更換一次。擔任專案組組長的鄭喜蘭,率辦案人員輾轉河南、廣東、內蒙、新疆等地,最終從烏魯木齊市一小區民居裏將劉某及其女友鞠某擒獲,為該企業挽回鉅額經濟損失。此案成為2006年河北省檢察機關“反貪十大精品案”。

  把群眾當親戚

  2004年深秋的一個傍晚,豐潤區檢察院,50多名村民在辦公樓內大聲喧嘩。

  時任豐潤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長的鄭喜蘭聞聲走出辦公室。喧嘩聲中,她大聲説:“我是副檢察長、反貪局長,大夥有啥事找我談。”來訪群眾把鄭喜蘭的辦公室擠得滿滿噹噹,她靠著墻對大家説:“我叫鄭喜蘭,請大夥相信,我一定會依法辦事!”她耐心地聽取來訪群眾反映的問題,一邊記,一邊勸慰,人們的情緒漸漸平穩……

  幾個小時過去了,得知來訪群眾還餓著肚子,她讓幹警買來兩大盆熱騰騰的水餃給村民們吃。沒有碗筷,她&&挽起袖子和村民們一起從盆裏用手抓餃子,邊吃邊繼續談。村民們被她感動了,一位長者臨走時拉著她的手説:“鄭檢,我看你是真心要給咱老百姓辦事的正派人,我們已經進京多次了,今兒大夥相信你,哪兒也不去了,就等你們的調查結果!”

  鄭喜蘭親自指揮專案組,組織十多名幹警加班加點調查。經過近三個月的工作,調查走訪了150余人,最終查清了所有問題。當個別村官的違規違紀問題,被移交到有關機關處理後,這起越級群體訪被有效化解……

  2007年7月,鄭喜蘭擔任唐山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瀆職侵權局局長。她沒有因職務升遷而改變作風,總是擠出更多的時間&&接訪辦訪。同事們説:“她接待來訪群眾,總是像迎接親戚來家串門一樣。”

  2007年9月的一天中午,一位拄著雙拐的老大娘,情緒異常激動地闖進鄭喜蘭的辦公室,大喊大叫著要反映問題,“你是黨代表,這事你得給我解決!”鄭喜蘭滿臉笑容地扶著老大娘説:“您老先坐下,有啥事慢慢説。”老大娘臨走,鄭喜蘭還把自己的手機號給了她,告訴她有事可以隨時打電話,不用再到其他地方東奔西走。

  檢察機關最終以涉嫌瀆職犯罪立案查處了法院及土地部門相關人員,老大娘依法要回了自己的房産。這位曾信訪數年的老大娘逢人便説:“沒有咱檢察院,沒有人家鄭檢,我這輩子就完了……”

  在與群眾打交道時,鄭喜蘭是公認的“熱心腸”。群眾向她反映的問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身為十七大代表,她説:“黨員和群眾是一家人,要讓百姓感到黨就在身邊。服務人民,傳遞溫暖,是我的人生追求和最大快樂。”

  説起信訪群眾,鄭喜蘭對記者説:“我尊重他們,生怕他們真的受了委屈。”同事們已經記不清她有多少次親自到食堂給找她反映問題的群眾買飯端飯;多少次去困難群眾家裏送飯送藥;多少次自掏腰包接濟因生活困難、孩子輟學、有病無錢醫治的來訪百姓。同事們記不清,鄭喜蘭也記不清了,但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信訪人卻全記在了心裏。

  對於涉及民生的工作,鄭喜蘭總是格外關注。一家礦山違法使用炸/藥開山放炮,把周圍村莊百姓的門窗震壞,她組織查辦了瀆職的有關公安幹警;某縣泄洪河堤壩被犯罪分子盜土出現重大隱患,她指揮查辦了水務部門個別瀆職幹部;某個體工商戶販賣假酒,她調度幹警查辦了相關監管人員。凡是對人民利益造成損害涉嫌犯罪的,鄭喜蘭都會帶領大家挺身而出。

  憑藉對農村情況的熟悉和農村工作經驗,鄭喜蘭指導全市檢察機關組建了73支農村檢察工作隊活躍在全市各鄉鎮,開展法律宣傳1383場次,接待來訪938件1673人次,受理舉報360件533人,立案查辦涉農職務犯罪92件122人,著力解決了一批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2009年,河北省檢察院在唐山召開全省涉農檢察工作經驗交流會,推廣唐山經驗。

  “這是一種幸福”

  傳喚犯罪嫌疑人,鄭喜蘭要求不開警車,不輕易採取搜查、扣押等偵查措施;要求對待犯罪嫌疑人,既讓他們感知法律的威嚴,也要給予人道主義關懷。一起大案查辦過程中,她和一名女幹警奉命到千里之外帶一名女犯罪嫌疑人。在返回途中的火車上,犯罪嫌疑人突發心臟病。鄭喜蘭讓那名女幹警看護犯罪嫌疑人,自己跑了幾個車廂,從旅客處找來急救藥品給犯罪嫌疑人服下,又去找列車長聯絡臥鋪。在犯罪嫌疑人病情得到緩解後,她強撐著,將體重比自己重的犯罪嫌疑人從10號硬座車廂一口氣背到2號臥鋪車廂。待一切安排妥當,汗水浸透了她的衣服,濕淋淋的頭髮像水剛洗過一樣。犯罪嫌疑人説:“真沒想到,你們對我這麼好!回去後我一定如實交代問題。”

  2004年9月,公安機關以某鄉財政所出納員張某和所長趙某共同監守自盜,涉嫌貪污犯罪移送檢察院。受理案件後,鄭喜蘭與辦案人員發現趙某作案有很多疑點,於是他們重新調查核實相關證據,巧用審訊策略,查清了出納員張某挪用公款20余萬元,並在盜竊4萬多元公款後製造假現場嫁禍于財政所長趙某的事實。每提起此案,趙某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如果不是檢察機關明察秋毫,我渾身是嘴也説不清。”

  她勤奮敬業、忘我工作是出了名的。早年間,她節假日到單位加班,經常將幾歲的兒子鎖在家裏;辦案出差經常一走就是很多天,許多女同事都當過她孩子的“臨時媽媽”;兒子高考時特別希望有母親陪伴,她卻始終在辦案一線脫不開身;父母和丈夫生病住院,她總是設法調整好陪護力量,自己白天干工作,晚上去陪護,幾乎沒請過假。指揮辦案,她也總是與幹警們一起摸爬滾打,一起蹲坑守候,有時幾天幾夜不休息。每當成功辦理一起重大案件、完成一項重大任務,雖然不喝酒,但她都自己拿出酒來為大家慶功。她帶出的團隊總是充滿朝氣。她説:“我很享受工作帶給我的快樂。”

  1997年我國刑事訴訟法修改後,她很快能全篇背誦,參加唐山市檢察院組織的知識大賽獲得了第一名。1998年,被評為第四屆全省優秀公訴人。2009年,她被評為全省檢察業務專家。

  在工作實踐中,鄭喜蘭發現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到起訴前的時間段內,存在著監督程序銜接上的交叉“斷檔”現象,成為偵查活動監督工作的“盲點”。為彌補這一漏洞,她帶領大家研究制定了《刑事案件捕後訴前監督工作規則》,明確訴前監督程序、訴前監督重點,對規範依法偵查行為發揮了積極作用。

  有一個時期,有的基層偵查機關向檢察機關移送案件註明“另案處理”而不處理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些案件到底怎樣處理,去向模糊,容易發生執法不嚴、放縱犯罪問題,群眾對此反映強烈。鄭喜蘭指導市檢察院公訴部門會同公安機關聯合製定了《關於“另案處理”案件辦理和監督工作的若干規定》,並開展了專項監督活動。這期間,公安機關上網追逃另案處理犯罪嫌疑人66人,抓獲在逃人員62人,檢察機關移送審查起訴另案處理犯罪嫌疑人53人,全部被法院作出有罪判決。

  成績背後是鄭喜蘭及其團隊艱辛的付出,但他們卻説:這是一種幸福,我們享受著工作的樂趣……

熱詞:

  • 鄭喜蘭
  • 優秀
  • 檢察官
  • 快樂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