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蘇州市:文化惠民工程深入開展 年均送書10萬餘冊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31日 15: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自文化部、財政部開展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工作以來,蘇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明確提出要“全力以赴,力爭創建成為江蘇省首個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發揮蘇州在全國公共文化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的要求。一年多來,在文化部的關心支持下,蘇州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齊抓共管,創新思路、全心為民,全面推動我市公共文化建設科學發展。

  一、惠民生、揚品牌、促長效,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軟體建設

  1.文化惠民工程深入開展。一是群眾文藝“群星璀璨”工程。統籌開展以“我們的節日”、“天天有”、市直舞臺藝術“四進工程”和“城區各廣場主題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動,全市年均開展的各類公益性惠民展演展示活動3萬次,惠及農村及社區群眾累計突破5000萬人次。年均為基層送書10萬餘冊、送戲3000余場次、送電影1.5萬場次。張家港“幸福網格PK賽”、常熟“文化惠民村村演”、昆山“區區鎮鎮”藝術節、太倉“百團大展演”、吳中區“廣場文藝月月演”、平江區“盛世觀前”戲曲藝術節、滄浪區“吳地端午民俗文化藝術節”和“古胥門元宵燈會”、金閶區“軋神仙”民俗藝術節、工業園區“端午節龍舟賽”和高新區“活力高新歡樂社區行”等縣(區)群眾文化活動極大地滿足了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工程。依託“江河湖海”兼具的水文化資源和“吳文化”獨特優勢,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和較大影響力的文化節慶活動,成功承辦了兩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五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和中國蘇州評彈藝術節、中國農民文藝會演等一大批品牌節慶活動;蘇州所轄的各市縣(區)也形成了諸如“長江文化藝術節”、“江南文化節”、“鄭和航海節”、“運河文化節”、“太湖文化論壇”等一批極具地方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品牌。我市精心舉辦的每年一屆的蘇州閱讀節,自2006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六屆,共舉辦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3600余項,參與讀者1700余萬人次,已成為推動全民閱讀、營造學習型城市的重要抓手。蘇州市委、市政府也被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單位”。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選中,我市以10大類28個項目位列全省第一,獲評數量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三是群文創作“精品打造”工程。蘇州市文化館小品《尋家短信》等群文作品連續三年登上首都大舞臺,受到了李長春、劉雲山、劉延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文化部領導的高度讚賞。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0個群文作品獲得“群星獎”殊榮。全市每年舉辦的“群眾文藝大匯演”,為全市近4000支民間業餘文藝團隊展示成果提供平臺,極大地滿足了我市群眾的文化需求。四是外來務工人員“文化共享”工程。全市各級文化主管部門歸口管理的各級國有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不斷豐富免費開放的內容和形式,積極引導外來務工人員走進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各類公益性文化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子女的藝術輔導培訓、圖書閱讀、藝術鑒賞等服務。成功舉辦“新蘇州人優秀新節目展演”,從全市百餘個作品中精選18個作品,近300名外來務工人員參加,成為了外來務工人員展示藝術風采的良好平臺。並且,我市制定了《蘇州市公共文化服務指南》,確定了包括外來務工人員等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在內的基本文化服務內容和量化指標,並免費向外來務工人員派發。

  2.服務體制機制創新發展。一是工作機制創新。積極構建了黨委政府領導,文化等有關部門聯手,專家委員會參與,聯絡員網絡體系協作、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平臺支撐的“五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二是長效機制創新。研究制定我市公共文化建設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系統構建涵蓋財政投入,組織保障,重大文化項目,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服務標準及考核測評縣(區)公共文化建設進展的指標體系。三是工作思路創新。張家港市創新開展的“網格化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常熟市開展的文化主管部門與各鎮(街道)的挂鉤結對共建活動,昆山市制定和實施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産品評價激勵機制,吳江市開展的創建達標督查工作,不斷健全完善我市公共文化建設體制機制。

  3.人才隊伍建設日益壯大。從2008年起,我市連續四年開展了基層文化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培訓,來自各市縣(區)共2962人參加培訓(其中,基層文化館(站)從業人員1570人,基層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1212人,非遺保護從業人員180人),基本實現了基層文化從業人員培訓全覆蓋。在此基礎上,2011年3月,我市文化、人事部門聯合出臺《進一步落實<蘇州市基層文化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制度>的意見》,建立基層文化從業人員跟蹤管理機制。

  二、廣覆蓋、提質量、樹優勢,全力推進公共文化硬體建設

  1.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益完善。一是標誌性文化設施項目加快推進。蘇州市文化館新館、常熟市江南文化展示館、太倉市圖書館新館等一批市、縣(區)級重點文化設施先後建成並對外開放。全市共有縣(區)以上公共圖書館12個,均為國家一級館;文化館國家一級館12個;市及縣(區)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42個,美術館11個。截止2011年底,全市人均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為0.24平方米,基本實現公益性文化設施市、縣(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全覆蓋。

  2.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全面推進。不斷完善“蘇州模式”的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根據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的《蘇州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要求,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有市級總館1個,縣(區)級總館7個,分館131個,各縣級市建制鎮、非建制鎮圖書館分館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

  3.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建設加快實施。一是全面啟動我市下轄5個縣級市行政村“四位一體”(村圖書室、農家書屋、黨員遠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到2012年底基本實現全覆蓋。二是積極建設“公共文化有線數字互動平臺”,借助有線數字網絡,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進社區、到客廳。三是全力推進區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設及社區(村)級基層點全覆蓋建設,確保城鄉群眾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使用數字文化信息資源等服務。

  一年多來,全市上下積極爭創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對照國家創建標準,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差距。我們將不折不扣地按照文化部、財政部的指導要求,用改革的辦法破解新難題、用創新的舉措謀求新突破、用開放的思路增添新優勢,立足蘇州特色,全力以赴,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示範區創建任務,努力為全國的公共文化建設探索經驗、推動江蘇(蘇州)公共文化建設的科學發展。

  大地情深—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城市(江蘇省蘇州市)群眾文化晉京展演開幕演出

  簡 介

  根據文化部通知精神,由文化部主辦的“大地情深”——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城市群眾文化晉京展演將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隆重舉行,我市集全市之力,精心策劃打造了“人間新天堂”——江蘇省蘇州市代表隊專場演出,充分展示江蘇(蘇州)公共文化建設成果,體現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在江蘇(蘇州)的成功實踐。專場演出得到了部、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榮幸地被文化部確定為此次示範區創建城市群眾文化晉京展演的開幕演出。

  蘇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次晉京展演,年初就確定專項經費給予支持,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匯集全市群眾文化創編演優秀人才,積極組織,精心排演。整臺演出有11個特色鮮明、鄉情濃郁、亦古亦今的群眾文化節目,結合了評彈、古琴、江南絲竹、白茆山歌、打連廂等蘇州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集歌舞、小品、戲曲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其中不乏“群星獎”等國家、部、省各類重大賽事獲獎作品。每一個節目都來自民間,它們的背後,具有深厚的群眾文化基礎。在演出陣容方面,我市從市、縣(區)文化館和全市眾多群眾業餘文藝團隊中精選8個團隊,共計250余位群眾演員參與本次演出。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最大的已有80高齡。

  從形式到內容,整臺節目凸顯蘇州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現代文明的創新發展以及城鄉群眾的廣泛參與,展示了我市公共文化建設發展成果、古韻今風相融相契的城市風貌和蘇州“雙面繡城市”的文化精髓。

熱詞:

  • 文化共享
  • PK賽
  • 白茆山歌
  • 我市
  • 文化論壇
  • 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