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重慶市渝中區進京展演活動五大亮點揭秘 體現巴渝文化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31日 15: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區情簡介及背景情況

  渝中是重慶母城,承載著重慶文化的“根”和“源”,是底蘊深厚的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岩文化發源地,也是重慶主城現代都市圈的核心,被譽為“老重慶底片、新重慶客廳”。兩江環繞的渝中半島,陸域面積18.54平方公里,轄12個街道76個社區,常住人口63萬,2011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50億元,區級財政收入52億元。

  幸福渝中,文化先行。渝中區堅持“以文塑人、以文興業、以文立城”理念,把文化建設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作為帶動區域整體發展的重要戰略,積極打造“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切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自2011年代表重慶市創建全國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以來,渝中區加快設施建設,創新管理體制,開展豐富活動,落實文化惠民,完善保障機制,建立起西部領先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都市核心區的公共文化服務“渝中模式”初步凸顯,較好地起到了示範引領的作用,先後接待全國各省區參觀學習團隊60余支。3月中旬,文化部對渝中區的示範區創建進行了中期督導檢查,22項督導指標21項優秀、1項良好,督導組高度肯定渝中創建工作。《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文化報》等中央媒體10余次報道我區“10分鐘文化服務圈”建設。

  二、示範區創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在示範區創建過程中,我區圍繞“傾力打造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這一核心目標,加快構建以區域標誌性文化場館為龍頭、區級示範性文化設施為支撐、街區綜合性文化中心為核心、社區保障性文化活動室為基礎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形成上下聯動、縱橫協調、開放共享、充滿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格局,全面實現轄區市民10分鐘內到達文化場所,享有基本文化服務,保障基本文化權益。

  (一)完善網絡化的公共文化設施

  在區域標誌性方面,從土地、規劃、市政等方面大力支持三峽博物館、規劃展覽館、市少年宮、國泰藝術中心、解放碑時尚文化城、湖廣會館協調區建設。在區級示範性方面,投資1.2億元建成西部一流的文圖大廈,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投資4.5億建設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長1.8公里,面積12萬平方米,著力打造以重慶文化産權交易中心、渝澳國際美術館、巴渝文化會館、晏濟元美術館為代表的中山路藝術集聚區,總面積1.5萬平方米。在街區綜合性方面,建成大坪、望龍門、大溪溝等3個街區文化中心。在社區保障性方面,全面完成12個街道文化站、76個社區圖書室、88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56個公共電子閱覽室、20面社區文化墻、12個社區文化廣場、150個社區閱報欄建設。目前,全區四級文化圈層共有區域標誌性文化場館24處、區級示範性文化設施16處、街區綜合性文化中心3處、社區保障性文化場所300余處。

  (二)創新垂直化的公共文化管理體系

  為進一步發揮四級文化圈層作用,從2010年起,我區立足區情,大膽創新,由區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對區屬公共文化設施的機構、人員、經費、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調配、統一考核,實現垂直化管理,構建了三種管理模式。

  一是建立街區文化中心模式。按照“兩個1000”標準,即投入不低於1000萬元、使用面積不低於1000平米,在全區建設7個街區文化中心,每個中心輻射兩個街道,配備6名正式事業編制專業技術人員,統一配備設備器材,使其具備文化活動、報刊閱覽、文化信息共享服務、小劇場等功能。

  二是創新文圖兩館總分館模式。在全國首創文化館總分館制,按照“總館+街區分館+社區文化活動室”的模式,建設1個總館、7個分館、76個社區文化活動室的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啟動圖書館總分館項目,建設1個總館、8個分館、27個圖書服務站(含街區自助圖書館)、76個社區公共電子閱覽室、88個信息共享工程服務點的圖書館總分館體系。街區文化中心既是文化館的分館,也是圖書館的分館,主任、副主任納入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局管幹部序列,有效避免了基層文化陣地“小、散、亂”現象,充分調動了文化館、圖書館、街道、社區和群眾積極性,文化設施利用效率明顯提高,服務效能明顯改善。

  三是探索社區文化建設標準化。率先提出社區文化標準化概念。我們本著區域規劃最佳、設施配套最全、服務效率最高、資源整合最好、居民受益最大的方針,以群眾利用率、參與率、滿意率為主要衡量標準,全面拓展社區文化服務空間,加快完善社區文化服務功能,努力提高社區文化服務水平。按照建設“三統一”(即統一功能定位、統一形象標識、統一設備資源),服務“三規範”(規範管理制度、規範內容供給、規範工作流程),管理“兩保障”(人員保障、經費保障)的標準,修訂完善了《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並已開始試點工作,以期産生一套完備的契合政府管理實踐的通用型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模版,統籌推進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實踐開拓和理論構建。同時,區財政也專門保障117萬元資金用於社區文化志願者工作補貼。我們完善了文化志願者的三級考評細則,文化志願者工作已經開始在36個社區試點,即將全面鋪開。

  目前,我區垂直化的公共文化管理體系已接待了來自北京、天津、廣東、四川、西藏、青海、內蒙等省區市和兄弟區縣前來參觀學習的文化同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50多批次,初步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

  (三)推進全域化的公共文化免費開放

  一是推進兩館一站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區屬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總面積18000平方米,服務項目37項,功能廳室41個,平均每天開放時間7小時,受到市民群眾高度讚揚,走在全市區縣前列。2011年,區圖書館免費開放面積6000平方米,到館讀者20.1萬人次,同比增長98.9%,外借圖書20余萬冊,同比增長113.4%,新辦讀者證4057個,同比增長651.3%;文化館免費開放6500平米,到館3.6萬人次,同比增長44%,公益性培訓3100人次,同比增長180%;街區文化中心免費開放面積2180平方米,2011年到中心人數1.8萬人,同比增長126.3%。2011年區級財政投入兩館一站免費開放專項運行經費259萬元。

  二是推進區域社會公共文化資源免費開放。統籌區市兩個層級、國有民營兩個方面以及宣傳、文化、教育、黨建、體育等多個部門公共文化資源免費開放工作。尤其注重渝中作為重慶母城的歷史底蘊,以巴蔓子墓、湖廣會館等為重點,凸顯巴渝文化特色,以抗戰文化走廊、中國民主黨派陳列館等為重點,凸顯抗戰文化特色,以周公館、紅岩村等為重點,凸顯紅岩文化特色,全面推進三峽博物館、史迪威博物館、“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名匾文化藝術博物館、蜀繡博物館(籌)、重慶名人館、郭選昌雕塑陳列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等25處特色文博場所對公眾免費開放,充分彰顯重慶母城公共文化特色。

  (四)打造品牌化的群眾文化活動

  一是做靚“激情廣場大家唱”、湖廣會館經典誦讀會、通遠門老城墻故事會等品牌活動,擴大渝中文化影響力;二是做優“解放碑CBD週末音樂會”、“三峽大講臺”、《周順愷民族魂》等精品文化活動,提高群眾文化鑒賞力;三是結合元旦、端午等重大節慶,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演出活動,提供群文隊伍展示平臺;四是按照“一街一精品、一居一特色”的思路,廣泛開展“嘉陵之春”、“珊瑚之夜”等廣場、公園、樓院群文活動。遍佈社區的279名文化活動輔導員和356支骨幹群文隊伍經常性開展活動,形成了“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有高潮、處處有亮點”的生動局面。2011年共組織各級各類群眾文化活動近千場,受眾逾百萬人次。

  (五)培育一體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品牌

  一是著手制度研究設計。將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保障作為課題進行制度設計研究,針對農民工群體人口結構和生活特點,以問卷調查、街頭走訪等形式開展深入調研,明晰農民工文化需求,探索有效的保障渠道和供給方式。二是出臺相關保障政策。在調查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文化、人社、工、青、婦等相關部門服務職能,出臺了《渝中區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保障實施意見(試行)》。三是創建全市首個農民工圖書館。針對南紀門勞務市場特點,全市首家農民工圖書館在南紀門勞務市場開館運行。農民工圖書館,提供圖書借閱、報刊閱覽、綠色上網、電影放映、技能培訓、農民工子女自習、文化信息共享等多種服務,面積200余平方米。截止目前,農民工圖書館共為3000多農民工提供了借閱圖書、上網瀏覽等服務;同時,為進城務工人員開展知識講座3場,提升進城務工人員基本素質和職業技能。四是開展多種文化活動。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區內公共文化設施全部對農民工零門檻免費開放,為農民工送戲劇、送電影257場;提升進城務工人員基本素質和職業技能,開設“農民工夜校”、進城務工人員知識講座52場;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深入農民工聚集地舉辦慰問演出、百家宴、聯歡會等文化活動133次。

  (六)構建多樣化的公共文化惠民形式

  將文化惠民工程辦成縮小貧富差距的民生工程,辦成構建幸福渝中的民心工程,不斷增添群眾幸福指數。一是以貧困家庭為重點,開展“廣播電視戶戶有”工程;二是以社區群眾為重點,開展“五送”工程(送戲劇、送電影、送展覽、送講座、送培訓);三是以青少年和農民工為重點,開展社區“綠色網吧”工程;四是以中小學生為重點,開展“非遺進校園”工程;五是以基層文藝隊伍為重點,開展“流動文化服務”工程;六是面向不同層面市民,開展“文化大禮包”工程。2011年,通過政府採購、統一組織的方式,共組織269場戲劇、105場流動電影放映進社區、進校園、進工地;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有限市場化改革,引入競爭機制,降低採購成本,重點向低收入人群和農民工發放電影券3500張,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市文廣局對此專門編發簡報予以肯定。

  (七)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文化保障機制

  一是經費投入保障。以地方財政投入為主,區級財政每年對文化事業經費的投入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收入的1%,且隨增長比例逐年增加;用好每年1000萬元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文化活動、文化創新和精品創作,扶持具有示範性和導向性文化項目研發;搭建公益文化項目合作發展平臺,支持文化愛好者和民間文化團體自籌資金開展公益文化活動,發動社會熱心人士捐資捐建公益文化設施,形成“企業樹形象、個人得榮譽、群眾得享受、文化得發展”的多贏格局。

  二是人才隊伍保障。啟動區文化館、圖書館科學核編;落實街區文化中心42名全額事業編制;保障76個社區均有一名財政補貼的文化指導員。定期對文化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與獎勵。探索文化志願者、文化義工機制。著手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和特殊機制。

  三是監督考核保障。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黨委、政府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力爭建成覆蓋全區的制度健全、獎懲分明、績效挂鉤的綜合公共文化服務評估考核體系,引導公共服務職能新轉變。搭建第三方評估平臺,探索有償委託社會化專業評估公司評估,不斷提高和改善全區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與水平。

  二、進京展演情況介紹

  中共渝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大地情深”群眾文化進京展演活動,希望通過文化部搭建的展示平臺,組織具有鮮明重慶地方特色的群眾文藝節目與反映渝中文化脈絡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表演,充分展示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果和群文活動風采,展現 “原汁原味的巴渝風情,人文厚重的半島神韻”,並在經費、人力、資源等方面給予充分保障。

  此次進京展演活動主要體現五大特色。一是充分體現巴渝文化特色。展演節目中,有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擺手舞》、川劇丑角經典劇目《滾燈》表演、極具巴渝風味的歌曲表演唱《重慶姑娘》等,弘揚巴渝文化,展現重慶的風土人情。二是充分展示原創特點。本次進京展演節目均為原創。例如:《山城茶館》、《趕秋》、《老張老王》等,均是創作者結合基層群眾生活特點,藝術創作而成。三是充分體現群眾參與的熱情,所有演出人員均是非專業的重慶群眾文藝團隊和文藝愛好者,充分展現我區文化團隊和文藝愛好者的風采。四是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展示和傳承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展演節目中,既有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極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唱《川江號子》的表演;也有重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秉承川東杖頭木偶派系,融合川劇、京劇的臉譜特色的“巴渝木偶”《變臉 吐火》;還有重慶市渝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尺八”傳承人帶來的精彩表演,體現了巴渝地區的民俗習性,有著濃郁的巴文化特點。五是營造濃厚的現場互動氛圍,加大節目互動參與性。比如:《太陽出來喜洋洋》是極具重慶地域特色的民歌,歌曲耳熟能詳,表演者和觀眾可以在高亢及節奏明快的“郎郎啋光啋”中,體現良好的互動。

熱詞:

  • 巴蔓子墓
  • 巴渝地區
  • 巴渝文化
  • 展演
  • 綜合性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