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民生領域發展成就述評:文化惠民 照亮百姓生活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30日 04: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十年來,在國家財政的強力支持下,一場規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設熱潮席捲中國。數以十萬計的書屋、文化站點、電影放映隊出現在廣袤的國土上,衛星、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把偏遠地區和祖國的心臟連接起來。

  中國文化的血液在加速流動,帶著知識文化的營養從城市流向鄉村,流向每一個需要的人。他們在這裡取得知識的火種,點亮人生的夢想。文化惠民,在這裡改變中國。

  文化設施普及,城鄉差距縮小

  綠色的田野、清新的空氣、樸實的民風、寧靜的生活……在許多城裏人眼中,農村象徵著一個田園牧歌似的夢。但是當你真的在農村住上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在城裏唾手可得的文化服務和文化産品,在許多農村地區可望而不可得。曾幾何時,文化設施短缺、文化生活貧乏,相當多的農民一年到頭讀不到一本書、看不上一場電影。他們渴望科技知識,脫貧致富;他們期盼文化娛樂,豐富生活。

  人民的需要,就是黨和政府努力的方向。為了改變農村文化建設的薄弱局面,十年來,以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相繼上馬,順利推進。無數精彩的故事在這裡上演,無數人的命運因之而改變……

  夏家村是山東省臨沂市的一個小村子,種植大棚鮮切花是村裏延續多年的農業項目。由於缺乏技術,夏家村的鮮切花質量差、銷量小,效益始終上不去。看著大片的非洲菊被病蟲害糟蹋,村民夏宗明不知咽下了多少苦澀的淚水。為了學技術,夏宗明和鄉親們經常騎車到城裏書店找書、買書,20多裏的路程來回就是一個多小時。借書難、買書難、看書難,讓夏宗明他們感嘆不已。

  這一切隨著2007年農家書屋在村里落戶而終結。夏家村的書架上各類有關花卉種植的圖書讓夏宗明如獲至寶,反復鑽研之下,養花技術大進,大棚面積從原來的3畝一下子發展到了200多畝。2009年,夏宗明培育的非洲菊TM9在北京第七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一舉奪魁,成為臨沂市唯一獲得國家級金質獎的花卉品種。懷抱鮮花的夏宗明流淚了,他打心眼裏感謝那間僅有30平方米的小書屋。

  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隨著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向農村基層的大面積延伸,越來越多的農民打開了眼界、掌握了技能,走上了致富路。

  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任何事情乘以13億,都將是世界級難題。十年來,中國的公共文化建設力度之大、數量之多、效果之好,也堪稱是世界級的。目前,全國84%的行政村擁有農家書屋,83%的鄉鎮建有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100%的行政村開通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100%的鄉鎮建有綜合文化站,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電影近800萬場次,觀眾超過18億人次,基本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説:基層群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已基本解決。

  儘管和發達國家相比,現階段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還只是廣覆蓋、低水平、保基本的,但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不論是設施、技術還是內容都是領先的。公共文化設施的廣泛普及縮小了城鄉間的文化差距,保障了群眾特別是農民的基本文化權益。這些設施如同一座座知識的寶庫、文化的燈塔,將文明之光照亮鄉野,從根本上改變和提升著中國人的思想文化素質。

  文化理念更新,服務壁壘消除

  十年來,文化惠民建設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設施,更有新的文化理念——公共文化服務只有堅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才能體現出公共文化的公共屬性。公共文化原本就是屬於你我他的。

  從2003年起,杭州市圖書館就開始實行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圖書館對這些特殊讀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乾淨再閱讀。這一舉措推行以來,引起一些讀者的不滿。對此,館長楮樹青的回答是:“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選擇離開。”

  文化應如陽光,平等地照耀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在公共文化服務面前,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職業、不分地位……所有人都是服務的對象。這既是崇高的目標,也是基本的要求。如今這一理念隨著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的免費開放而日益深入人心。

  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2952個公共圖書館、3285個文化館、3413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個省級美術館實現了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據不完全統計,僅2011年3月至10月,全國各級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人次514.45萬,比2010年全年429.8萬人次增長19.7%,各級公共圖書館到館人次4.27億,比2010年全年3.28億增長30%。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公共文化機構,盡情享受文化的魅力。公共文化資源的社會效益成倍放大。

  有外國觀察家認為:中國共産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將“儘快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寫進了全會的《決定》,為中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2.42億農民工的文化權益得到了中國最高領導層的關注,沒有什麼比這一點更凸顯中國公共文化建設理念的進步。

  近年來,文化部門以農民、進城務工人員、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崗失業人員、低收入人群、殘障人群等群體為目標,採取政府採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措施,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特殊群體傾斜。

  與此同時,“三下鄉”、“送歡樂下基層”、“流動舞臺車”、“春雨工程”等文化惠民活動深入老少邊窮地區,哪最需要文化知識,就到哪去。在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在新疆阿克蘇邊境地區,在東海之濱孤島,在黑龍江最北的漠河……處處閃現著文藝家和文化志願者的身影。

  群眾想看演出,但高昂的票價令人卻步;劇團想演出,但演一場賠一場,如何持續?在目前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這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看似無解的問題,政府部門一旦轉變思路,就變得有解了。

  陜西省渭南市通過政府大力扶持、大幅降低票價等措施,打造出一個特色鮮明的公益文化活動品牌——“週末一元劇場”。自2007年11月起,由渭南市秦腔劇團在每個週末組織一場以全本大戲為主的文藝節目,象徵性地收取一元票價。渭南市政府按照每場3000元的標準,對“週末一元劇場”進行補貼。劇團獲得了生存保證,老百姓看得心滿意足,雙贏!

  類似的文化惠民活動在中國各地已蔚然成風。江西的“相約春天”,河北的“高雅藝術下基層”、“太行情、老區行”,遼寧的“振興之歌”、“紅詩遼寧”……各成品牌、精彩紛呈。而更重要的是,各地政府把這視為應盡的責任,百姓把這看成應得的服務。“公共文化資源必須服務廣大群眾”的理念,已在人們心中紮根。

  文化財政給力,跨越增長重點傾斜

  總體上看,這十年,是我國文化設施數量劇增的十年,是城鄉居民文化生活日趨豐富的十年,同時也是文化財政支出增長最快的十年。這種快到底有多快呢?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從“一五”到2001年,國家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共計610.42億元。而2007年至2011年,5年間國家投入的文化事業費達1454.99億元,年均增長20%。5年相當於前50年兩倍有餘。

  文化開支的這種增速在新中國歷史上,在改革開放以來,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是國家財政實力大增,一方面是舍得給文化投資,兩個因素促使大筆資金源源不斷地進入,文化惠民由此具備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必須指出的是,這種增速是在以往投入嚴重不足基礎上的增速,帶有一定程度的補償性質。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為了實現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標,國家對文化事業的投入應保持連貫。對此,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保證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提高文化支出佔財政支出比例。”從國家政策層面給文化投入持續增長加了一道保險。

  長期以來,我國大量的文化資源集中在東部和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區和基層、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陳舊,設備落後,人員不整。因此,文化投入在總體均衡的同時,也要有重點,有傾斜。非如此,不足以使落後地區儘快趕上來。

  目前,文化事業費的增量部分主要用於基層、用於農村,並向老少邊窮地區傾斜。通過文化事業費結構的調整,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進了文化權益均等化。2011年,西部地區文化事業費108.59億元,佔全國的2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6.2個百分點。文化事業費進一步向基層傾斜。2011年,縣及縣以下文化機構文化事業費187.12億元,佔4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19.5個百分點。

  文化投入的增加促使城鄉文化基礎設施不斷普及、升級,文化活動有了堅實的陣地。如今,不管多麼偏遠,人們總能在當地看到合唱團、鼓樂隊、秧歌隊、舞蹈隊等群眾性文藝團體的身影。弦歌處處,遍及城鄉。文化惠民,正在這裡改變中國。

熱詞:

  • 民生
  • 成就
  • 惠民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