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青年報:深圳取消藥品加成探路中國醫改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0日 05: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但降價了,而且降了近100元!”經常到中醫院開中藥調理身體的深圳市民李小姐,7月29日再次來到深圳中醫院時發現,和上個月相同的中藥方子,時隔一個月,竟然降了98元,從300多元降到200多元。

  李小姐每次來看病都是挂主治醫師以下的醫生,掛號加診金幾元就搞定,這回一進大門,就看到了門診大廳貼著醫改通知。通知上説,從7月21日起,深圳公立醫院對所有藥品按進貨價銷售。同時執行新的診查費收費標準,即掛號費1元不變,正高診金22元,副高診金20元,主治以下診金17元。

  “寧願診金高一點,只要藥價降下來就好!”和李小姐一起在診室門外等候的病友們看法幾乎一致。

  8月1日,深圳市67家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面向所有就醫人群全面實行藥品零加成足月。此前,深圳在7月1日開始推行醫藥分開改革,而就在之前的6月,深圳市颳起醫療反腐風暴,16名醫院管理人員被帶走調查,其中9名被逮捕,7名取保候審。而在之前的4月,已有4名醫療領域官員以同樣的罪名被立案偵查。

  深圳也因此被業內人士稱為“醫改的攻堅者”、“中國醫改的先行先試區”。

  從藥品購銷渠道入手降藥價

  2012年《深圳市公立醫院醫藥分開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出臺。方案規定,從7月1日起,深圳正式取消醫保目錄藥品15%~25%的加成費用,允許患者憑醫院處方到社會藥店購藥。

  這是一劑指向藥品採購、銷售環節的猛藥。

  據介紹,藥佔比即藥品/(藥品收入+醫療收入)的比例越高,醫院收入依賴藥價的程度就越高。公開資料顯示,根據測算,改革前深圳公立醫院的藥佔比為38%,而財政補貼僅佔醫院總收入的17%左右。

  深圳醫改從7月1日啟動之後,不同就醫人群的醫療費用相應有所變化。據了解,深圳有三類人群,分別是本市社會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自費人員以及參加異地醫保的就醫人員。

  醫改規定,參加本市醫保人員,診金增加部分全部由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自費和異地參保人員不能享受診金增加部分的報銷優惠。

  根據深圳市衛人委的測算,2011年,全市公立醫院中,持本市醫療保險就診卡就醫的患者僅佔全市就醫人群的40%左右。

  深圳市不僅面向所有人群實施藥品零加成,而且在最大可能的範圍內改進了藥品採購方式,出臺了《深圳市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和醫用耗材遴選辦法(試行)》。

  根據該辦法,深圳市組建了全市藥品和醫用耗材遴選專家庫和督查員庫,由隨機抽選的專家參與各醫療機構的藥品和醫用耗材遴選工作,以此加強外部監督。在此基礎上,還制定了專家庫運行規則,明確了入庫專家的職責分工、工作規範和對其監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所遴選出來的藥品和醫用耗材的適宜性,提高經典廉價藥品的使用量。同時,進一步健全了醫療機構藥品和醫用耗材遴選規則。細化了藥品和醫用耗材分類,為逐步建立全市藥品和醫用耗材採購目錄奠定了基礎。

  深圳在實施藥品二次遴選的基礎上,還引入了藥品流通企業與醫院藥房競爭機制,打破了此前80%的藥都由醫院銷售的局面,斬斷了臨床用藥、藥品生産和流通環節之間的利益鏈條。

  深圳醫改不足一個月,社會藥店和藥品生産經營企業感受到了藥品價格下調所帶來的衝擊,不少藥店也紛紛加入調價的隊伍。

  記者了解到,採用全新的全科門診、打包收費運營模式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已開門試營業,該醫院已申請加入了全省藥品陽光采購網,同時實施了院內醫用耗材自主採購制度。對於該院使用的未進入廣東省集中採購中標目錄的藥品和醫用耗材,以採購價低於廣東省相同産品的價格為前提,允許其面向全球採購。

  深圳衛生主管部門表示,“這是推進基本醫療服務標準化、促進合理診療、提高收費透明度、方便市民監督的重要手段。我們將全力支持和鼓勵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開展這項改革創新,建立現代醫院服務模式,總結經驗,便於推廣。”

  老百姓是否得到真正的實惠

  和市民李小姐在中醫院的經歷不同,深圳某國企員工張先生患感冒去醫院看病,並沒感覺到像李小姐所説那樣,藥價降低了那麼多,“看病還是那麼貴”。

  對此,深圳市衛人委給予了回復。實際上,加成15%是相對於藥品進價而言,降幅是相對於原藥品零售價而言。比如某種西藥進貨價100元,加成15%後可以收115元;取消加成的15元後,降價幅度應該是15/115100%=13%。

  為什麼李小姐能感受到中藥降價幅度大?因為原來中藥最高可以加成25%,那麼如果某種中藥進貨價100元,加成後可以收125元;取消藥品加成的降價幅度應該是25/115100%=20%。

  根據深圳市衛人委的測算,從7月1日開始實施醫藥分開改革,到7月21日面向所有患者人群推行改革,深圳公立醫院門診次均費用、次均藥費、醫保自付費用三下降,即以醫保就醫人群為例,67家公立醫院每門診人次費用為213.0元,減少13.3元,其中藥費環比下降13.7%,醫療費用環比增加1.4%。

  總的來説,取消藥品加成減少了一部分長期服藥的患者的負擔,給患者帶來實惠。一位長期服藥的糖尿病患者説,沒有了藥品加成,藥品比以前便宜了15%左右,藥費支出明顯減少。但一些不常光顧醫院、得了感冒發燒一類小病的患者反而覺得診金一下子提高了十幾元,“很不適應”。

  而對於那些常年在社康中心看病的患者來説,去大醫院就診,也成了必選之一。深圳社康中心一位負責人説,該中心從2010年就開始實行零加成制度,與大醫院不同的是,社康中心配備的只有551種基本藥物,很多患者需要的藥物,社康中心都沒有。“之前還有一些患者考慮到藥費比較便宜到我們這裡就診,但是現在大醫院也實行零加成,患者流失是肯定的了。”

  雖然很多患者認為掛號費貴了,但也普遍承認專家號更容易挂了。尤其是兒科、眼科這類人流量大的專業科室。8月2日,帶女兒來看病的湖南人陳女士告訴記者,以往最難挂的兒科“主任醫師”號居然挂到了。

  實際上,取消藥品加成,提高診查費,將有利於引導更多的資源向兒科、婦産科、眼科、康復等醫療專業轉移。因為這些專業使用的藥品數量少、價格低。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種利益格局的調整,有利於引導各類辦醫主體優化衛生資源的佈局,緩解兒科等部分專業資源嚴重缺乏的困局。

  醫院收入減少,如何建立補償機制

  醫改1個多月,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了多家醫院,了解醫改給醫院帶來了哪些變化。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醫生的診金雖然提高了,但是和原來38%的藥品費用相比,肯定是少多了,實際上,醫院的總體收入應該是減少了。

  更有醫院工作人員表示,醫院的總收入減少了,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財政補貼對醫院進行激勵,否則難以解決醫院的運營問題。

  但是,當記者問起是否如網絡上有人所説,改革會造成醫生收入下降時,一位牙科醫生告訴記者,深圳醫院的醫生總體收入都不高,這種情況已經延續多年,並非改革引發。

  “我們醫科學生經過5年的專業學習,加上4年的研究生學習,到社會上工作年齡時就很大了,馬上面臨現實的生活壓力,而深圳醫院的患者數量很多,醫生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但深圳醫生的收入跟內地很多醫生的水平一樣,甚至還不如他們。”

  這位醫生認為,“醫院本來就應該堅持公益性質,不知道深圳市政府對醫院的財政補貼什麼時候能下來,到時候,我們醫生的待遇可能會有所改善”。

  深圳市衛人委表示,目前,該委已經會同市財政委等部門起草了《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政策的方案》,正在按程序報請市政府審批;將進一步落實好政府保障政策,完善財政補助機制。

  深圳市衛人委主任江捍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公立醫院改革有個“1+6”方案,取消藥品加成,同時建立補償機制,“這個非常明確”。補償機制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平移機制,取消藥品加成的費用轉變為適當提高醫生診療費;二是財政兜底,補貼差額;三是提高醫保報銷比例,讓老百姓受惠。

  江捍平説,平移機制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原則,取消加成多少就提高多少醫生診療費,等於錢還是這麼多,醫院錢不夠再靠財政補貼。“當然財政補貼要看工作量,工作量多的就補貼得多,工作量少的就補得少,這鼓勵大家多幹活兒,幹好活兒,多勞多得。”

  “改革後醫務人員的收入會有提高,至少不會下降。”江捍平舉例説,深圳市公立醫院一年的藥品加成收入大概有6個億,這6個億雖能增加醫院收入,但實行的是收支兩條線,不計入醫護人員收入分配。而改革後“平移”出的診療費就可計入分配,對醫護人員積極性提高大有好處,同時患者負擔也沒增加。

  記者從深圳市衛人委了解到,正在深圳運營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將探索建立一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機制,向全市推廣後,促進深圳建立以質量為本,重技術含量、重貢獻,同時,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內部分配製度,從而促進醫院走質量型、內涵式發展道路。

熱詞:

  • 醫改
  • 加成
  • 藥品收入
  • 藥品生産
  • 藥品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