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孔子學院:中國文化擁抱世界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0日 05: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假如一個外國人來到中國,向你介紹他的國家和文化,什麼樣的方式你更能接受?

  8年前,當中國國家漢辦醞釀成立孔子學院時,首先要破解這道最大的難題。

  8年後,孔子學院以前所未有的模式,被許多外國政要評價為:迄今為止中國最好最妙的一個出口産品。

  中國在這裡擁抱世界,世界在這裡讀懂中國。截至2012年7月底,387所孔子學院、509所中小學孔子課堂,8年間如雨後春筍;還有62個國家的160多所大學排隊申請開辦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用什麼敲開文化傳播的世界之門?

  “孔夫子”越洋而來

  ●僅用短短幾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國語言推廣機構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國經濟發展一樣,堪稱世界奇跡。

  ——英國文化委員會首席執行官馬丁

  6年前,時任德國駐華大使史坦澤到同濟大學作報告。

  有學生提問:今天您用德語作報告,在座的同學大多能聽懂。如果中國的大使在德國用漢語作報告,有多少德國人能聽懂?

  史坦澤回答:因為我們有歌德學院!我們一直在努力,向全世界傳播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請問你們國家為此做了什麼?

  這一幕,深深刺痛了在場的同濟大學副教授胡春春。“作為中國人,沒有理由不推廣我們的語言和文化!辦孔子學院,不是浪費錢,是百年大計!”

  2007年,一腔熱血的胡春春走馬上任,出任德國漢諾威孔子學院首任中方院長,一幹6年,3次延任。

  漢諾威孔子學院,已是在德國建立的第七所孔子學院。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揭牌。如今,387所孔子學院和509所中小學孔子課堂,覆蓋108個國家和地區;僅2011年,就開設各種層次漢語課程2.4萬班次、註冊學員達50萬人,逾700萬人參加上萬場次文化交流活動……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孔子學院以獨一無二的中外合作新模式,成為中華文化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一條捷徑。

  “所有孔子學院都應外方強烈要求而開辦”。

  在國家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許琳看來,孔子學院由中外合作出資開辦,跳出了傳統對外漢語教學的圈子。這種中外自願合作、互利雙贏的新模式,使作為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的孔子學院,一頭“扎進外國主流”,成為廣受歡迎的當代“文化使者”。

  “中國的名牌”,匈牙利人力資源部副部長霍夫曼這樣形容孔子學院。

  她認為,中國是歷史悠久的大國,去國外推廣自己的文化理所當然。孔子學院的文化推廣,不強迫,不勉強,而是平等推廣,讓雙方變成多元化朋友,對雙方都有利。

  漢諾威市副市長漢斯的熟人圈裏,很多孩子都開始學漢語。他説,“文化交流增多對雙方都有好處,孔子學院對中德交往有積極意義。”

  英國文化委員會首席執行官馬丁、歌德學院主席雷曼等外國政要評價:“孔子學院模式”僅用短短幾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國語言推廣機構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國經濟發展一樣,堪稱世界奇跡。

  “孔子學院打開一個‘中國窗口',大大推動了中外交流,拉近了中外民眾感情。”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高建表示。

  “孔夫子”越洋而來,大大推動漢語熱,全球學漢語人數逾5000萬;40個國家和地區頒布政令,將漢語教學納入本國國民教育體系。

  青年是世界的未來。從“喜愛中國的文化”到“影響未來的語言”,更多外國年輕人走進孔子學院:

  22歲的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漢學系二年級學生羅迪,母子兩代都學漢語,熱切期盼能去中國工作;

  三姐妹都學漢語的15歲匈牙利布達佩斯女孩安琪,笑言“漢語很美”,正積極備戰漢語水平考試;

  15歲的意大利威尼斯彼格菲塔高中學生白華力,不僅是漢語迷、功夫迷,還是中國流行樂迷……

  “漢語難學,但漢語熱已不是‘一陣風'。”開設孔子課堂的彼格菲塔高中漢語老師胡春爽,給出頗有説服力的數據:

  學校允許選修漢語的同學試讀一年。在她任教的近80名學生中,只有2名放棄。

  “這些同學對中國不再只是好奇,而是長久的興趣,堅信學漢語很有前途。”

  在歌德學院的家鄉德國,漢堡市已有4所中學、1所小學提供漢語課,孔子學院和當地合作的中德雙語幼兒園也即將成立。

  市長朔爾茨告訴記者:“孔子學院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我們對歌德學院很自豪,對孔子學院落戶漢堡也很自豪。”

  “直通車”拉近中國

  ●不管是國會還是奧地利政府及部門,都認為孔子學院是一個重要橋梁,在兩國交往中扮演了“顧問”角色。

  ——奧地利國會議員徹爾吉茨

  新生事物的成長,難免有磕磕碰碰。

  2010年,漢諾威孔子學院聯合其他9所德國孔子學院,組織100多名德國中學生到中國參加夏令營。

  胡春春清楚記得:臨行前,一名德國老師召集學生開會,禁止同學單獨進入中國家庭。問他為什麼,回答説“害怕”;問他怕什麼,回答説“不知道”。

  因不了解而誤讀,擔憂,正是孔子學院成立之初無法回避的現實。

  對很多德國民眾來説,中國越來越令人感興趣,但形象卻一直“模糊,不可捉摸”。

  如何突破阻礙?

  連續四屆德國中學生赴華夏令營,已有400余名德國中學生來華交流,和中國普通民眾面對面。

  胡春春説,很多學生回來作文都有同感:去中國前,本以為中國到處都是問題,但後來發現,雖然中國並不完美,卻也並非想象的那樣糟糕。他們的熱情和好客甚至超過了德國人……

  “心態平和、目光平視,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傳遞完整的中國形象,用事實説話。”胡春春説,“這一點,孔子學院準備好了!”

  在另一方土地上,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普通市民,無論是孔子學院工作人員還是不同層次學生,都異口同聲:孔子學院就像一把打開中國的“鑰匙”。

  這把“鑰匙”,通過漢語教學、特色教育、學術研討、文化活動等綜合文化交流,打開了一個多元化中國,讓外國人“零距離感知”。

  一見面,1.9米大個的奧地利國防大學語言中心主任瓦爾特准將,遞過一本小冊子——《常用漢語會話及軍事詞彙手冊》,由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為他們量身定做。

  國防大學有25名學外語的高級軍官,3名正在學漢語。瓦爾特説:“中國在世界平臺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我們要為未來做準備。”

  2月14日,意大利羅馬人民廣場,羅馬大學孔子學院舉辦迎春聯歡活動,上演10萬人狂歡。

  數據報上去,總部第一時間打電話核實:這麼多?!

  中方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文錚説:“精彩的文化活動,讓意大利公眾看到一個立體、豐富的中國,更加喜歡中國文化,更加希望與中國親密接觸,謀求共同發展。”

  感受從冷到熱的變化,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匈方院長郝清新只用了不到5年。

  5年前學院成立時,他主動去其他學校聯絡開漢語課,四處碰壁。“如今,不用跑來跑去,等著他們上門!我們既教漢語又搞活動,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今天的中國,而不僅僅是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中國。”

  在另一方土地上,孔子學院還開通了外方高層了解中國的“直通車”,成為當地政府和部門的“涉華顧問”。

  2010年,奧地利總統訪華,孔子學院是正式成員;2011年,漢堡市長組團訪華,孔子學院也是正式成員;不久前,匈牙利經濟部成立推動匈中關係發展顧問團,孔子學院匈方院長郝清新榜上有名;奧地利政府許多部門遇到涉華事務,就會諮詢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奧方院長李夏德……

  大約1年前,奧地利國會議員、國民議會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副主席徹爾吉茨女士成了一名“孔院學生”。“你好”、“不成敬意”等常用語,她説得像模像樣。

  徹爾吉茨説:“不管是國會還是奧地利政府及部門,都認為孔子學院是一個重要橋梁,在兩國交往中扮演了‘顧問'角色,通過孔子學院人們可以了解漢語和中國文化。”

  立足前沿、著眼高端,孔子學院獨具一格的文化交流,讓更多外國人摘下“有色眼鏡”,沒有偏見、沒有敵意地看待中國。

  30多年前,意大利羅馬大學副校長、孔子學院意方院長馬西尼當學生學漢語時,羅馬幾乎沒有中國人,只能去中國大使館附近“感知中國”。如今的羅馬,大街上不時能碰到中國人。

  馬西尼認為,孔子學院的意義,在於讓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多樣性,了解中國存在各種各樣複雜的情況、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更多的了解,可以消除誤會、避免分歧”。

  和而不同的魅力

  ●非零和、非排他、非競爭、非暴力,孔子學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個互惠雙贏的語言文化推廣模式。

  ——日本北陸大學理事長北元喜朗

  在維也納市中心“寸土寸金”的1區,維也納大學將半層教學樓交給孔子學院使用。

  李夏德説,架設中奧友好橋梁,是孔子學院合作雙方的共同理想。具體合作上,我們做到通暢交流、清楚辦事。

  比如經費投入,中奧雙方大體持平。教室、辦公室、語音設備等硬體設施及外方教職員工費用等由奧方提供,活動項目經費及中方教師工資、志願者津貼等由中方負擔。

  比如財務管理。總部撥款,劃到合作外方大學孔子學院專用賬戶,專款專用,嚴格管理。就連最基本的資料印刷,也必須公開招標。

  “一角錢都不可能瞎花!”李夏德坦言。

  中外合作,孔子學院的管理須遵守“國際標準”,規範而精細。

  “‘跨兩邊'的模式!”馬西尼認為,正是中外合作辦學,讓決策和管理都更符合實際、更有實效。

  組圖“和諧”,挂在漢堡大學孔子學院白墻上,令人矚目。

  一組三聯畫,兩邊是中國竹子,中間是德文書寫的橡樹,自成一體又風格迥異,成了“和諧中的不和諧”;一張印象畫,將三聯畫中的中德符號解構,融為一體又別具風味,成為“不和諧中的和諧”。

  指著組圖,德方院長康易清解釋,這形象地展示了孔子學院的理念:尊重文化差異,尊重中外方不同,搭建中外方橋梁。

  他的搭檔、來自復旦大學的中方院長耿寶生説:“孔子學院不是中國人自己的卡拉OK、自娛自樂,而是中外攜手合作,得到越來越多的主流認可。”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成為孔子學院的“金字招牌”。

  和而不同、合作共贏,在合作模式上,孔子學院以“和”取勝;和而不同、平等溝通,在傳播過程中,孔子學院同樣注重以“和”感人,不説教、不灌輸,開放、耐心、真誠地和外國人溝通。

  從單純的漢語教學平臺到綜合的文化交流平臺,從單向的文化傳播到雙向、多向的跨文化交流,孔子學院跨越文化邊界,尋找交叉點、共鳴點、融合點,尋求交流的“最大公約數”。

  解決本文開頭那道難題的,正是孔子學院的“和字經”。

  “非零和、非排他、非競爭、非暴力”,日本北陸大學理事長、孔子學院理事長北元喜朗評價:孔子學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個互惠雙贏的語言文化推廣模式,也是首個發展中國家利用有限的資金推廣本國語言文化的先驅性實踐。

  這顆和平、友善的種子,在世界紮根、開花、結果,悄然影響著世界文化生態。

  “只要溝通和交流,不同文明之間都會有啟發。”

  在意大利米蘭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意方院長蘭珊德看來,孔子學院是意大利人了解中國的一個中心,為雙方提供客觀、平等的交流平臺。

  一個有趣的現象,引起匈牙利羅蘭大學副校長佐爾坦關注:西方政治家通常有不同的政治觀點,不支持對方看法,但在對中關繫上卻是例外。他們共同出席孔子學院的活動,把它當作了一個新的交流平臺。

  每年12月,全球各地孔子學院的合作大學校長和中外方院長,齊聚北京,交流研討,帶來不同國度的文化視角。由此,李夏德視孔子學院為“國際型橋梁”——不只是中國與某個國家的橋梁,而成為世界文化的橋梁。

  突破“成長的煩惱”

  ●孔子學院還很年輕,要有耐心,讓它在風雨中成長。

  ——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許琳

  面對如雨後春筍的孔子學院,有人質疑:是否海外“文化大躍進”?

  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成立5年發展迅速,羅蘭大學願意無償提供一幢更大的教學樓,希望中方承擔一定裝修費用;愛爾蘭政府計劃為都柏林大學提供250萬歐元用於孔子學院教學樓建設,外方希望國家漢辦支持相應資金。由於國家漢辦沒有相關經費,這兩個項目不得不擱淺。

  事實上,像這樣不被批准的項目不少。因經費所限,中方對每所孔子學院每年投入不超過20萬美元。目前,62個國家的160多所大學正在申請開辦孔子學院。

  許琳認為,儘管孔子學院發展迅速,但和我國推廣文化的需要相比、和其他國家推廣文化的成果相比,仍是“拓荒者”,仍是“童子軍”。

  8年高成長,年輕的“文化使者”也面臨“成長的煩惱”。

  首先是師資之困。

  歌德學院中國總院前院長阿克曼説,歌德學院之所以成功就是一開始就重視建立職業化隊伍,現有專職人員3000人;英國文化委員會7000多人;法語聯盟2萬人。

  孔子學院呢?

  每一年,孔子學院總部都要外派中方院長、漢語教師、志願者等非專職人員近萬人,至今仍在“抓壯丁”。

  25歲的北京志願者王悅,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匈中雙語學校”孔子課堂教漢語。“孩子們很喜歡中國老師!近年來因為報名入學的匈籍學生越來越多,教課壓力越來越大。公派教師和志願者,不是專職人員,缺乏穩定性、連續性,不利於孩子們學漢語。”

  零的突破,將在2012年實現。

  孔子學院總部準備在今年建立300人的專職師資隊伍。儘管一些專家認為“步伐太小”,但畢竟,這是“零的突破”。

  其次是教材之急。

  兩年前,來自首都師範大學的威尼斯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饒勤首次參觀彼格菲塔高中,差點落淚。

  “這家正式教漢語課的學校,當時還未設孔子課堂,幾乎沒有漢語教材,連一本漢語字典也沒有……”

  去年,孔子學院在該校開設孔子課堂,提供了1000本書籍,除了教材,還有中國文學、藝術、歷史等方面著作。喜愛中國的孩子們終於“有書可讀”。

  學生增長太快,許多孔子學院都得複印教材。這幾年,總部積極支持孔子學院編寫本土化教材。儘管如此,適應各國文化背景和不同層次需要的教材依舊缺乏,亟待解決。

  “成長的煩惱”,靠成長解決。

  “孔子學院還很年輕,要有耐心,讓它在風雨中成長。”許琳衷心希望。這一點,也成為許多有識之士的共識。

  到2015年,孔子學院預計將達500所。

  中國文化從“走出去”到“走進去”,中國形象從遙遠的神秘到零距離的親切,中國認知從經濟發展到文化認可,孔子學院為不同膚色的人們提供了一個交流、互鑒、合作的新平臺。

  “互相取長補短,用一盞燈點燃另一盞燈。”

  300多年前,德國先哲萊布尼茨對中西方文明這樣期待。

  令德國下薩克森州議會前議長維恩施德特遺憾的是:中國與西方、歐洲的對話早已開始,但主要在經濟方面,思想文化領域的交流尚未被充分發掘。

  “對於文明的交流,孔子學院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有了這個平臺,我們便可深入交往而避免爭吵。”

熱詞:

  • 文化使者
  • 國家漢辦
  • 北陸大學
  • 不同層次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