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激活鄉村的“創富英雄”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8日 04: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盛夏吉林大地,一派生機盎然。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中,吉林省著力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産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2011年,吉林省糧食總産達634.2億斤,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産65.7億斤。在深入實施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之外,吉林還大力發展棚膜蔬菜、食用菌等園藝特産業,啟動人參標準化種植基地和示範園區建設,穩步發展規模化畜牧養殖,通過多种經營增加農民收入。

  7月15日上午,長春市農安縣陳家店村有朋自遠方來——非洲媒體代表團探訪這座山鄉小村。

  整潔的農民新村、綠柳依依的鄉村廣場公園、長勢喜人足有2米多高的大片大片玉米地……驕陽下,一行人饒有興致地邊走邊問。

  他們驚訝于山村的富裕,更關注其獨特的組織機構和合作精神——陳家店村成立了幾個合作社:農機合作社擁有大型農機具37套,能滿足2000多公頃土地的機械化作業;蔬菜合作社,建有日光溫室100棟;養殖合作社,每年出欄1.5萬頭豬……

  正是這些獨具特色的合作社,讓曾經落後的陳家店村活起來,讓困頓的村民們富起來。

  向合作社要規模效益

  辦合作社,是陳家店村村支書林青遠的想法。

  林青遠是土生土長的陳家店村人,有著不服輸的性格。早年自己創業,養過雞,辦過造紙廠,賣過飼料,幾經失敗,卻越挫越勇。2002年,他積累了上千萬的資産,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戶。

  此時的陳家店村正陷於困頓當中。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2000多元,外債109萬多元。這年春天,隨著前任村支書的猝然去世,本就亂麻似的小村更是亂成了一鍋粥。

  鎮黨委找到林青遠,希望他回陳家店村當書記。家人和朋友都不支持——犯不上攬這個爛攤子嘛。林青遠卻想,自己是個黨員,要在自己能幹事的時候,為陳家店村幹些事,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

  林青遠將自己打拼十幾年的企業交給妻子打理,全身心地投入到陳家店村發展中去。

  2005年4月17日,林青遠上任了。鎮長帶他走進了村小學校教室,也就是臨時的村委會辦公室,裏面到處是灰塵,一片荒涼。

  萬事開頭難。林青遠組織村幹部挨門挨戶調查,請省規劃設計院的專家制定了陳家店村十年發展規劃。“有了規劃,幹啥事兒心裏都有譜”,當初很不理解林青遠的陳家店村的村民們如今這樣評價。

  2006年春,林青遠提出,成立牧業合作社,將陳家店村零散經營的養殖戶組織起來抱團發展。剛開始時,大家不知道“合作社”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林青遠耐心細緻地做工作,終於説服大家試一試。

  經過幾年的發展和積累,如今,陳家店村已建起農安縣眾一農業開發集團,下屬6個專業合作社。股份制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創辦與發展,使陳家店村經濟走上了集團化、規模化的道路。2011年,陳家店村集體固定資産達43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9600元。

  將支部設在産業鏈上

  陳家店村村黨總支下屬6個支部,共有黨員61名。如何積極發揮黨員模範作用?

  林青遠創出一條新路,建立了“黨總支+公司+合作社”的富民黨建新模式,將支部設在産業鏈上,牢固確立了黨組織在村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林青遠説,我們村的3個合作社、3個企業均成立了黨支部,並把全村61名黨員安排在各個黨支部中,各黨支部組織黨員通過學習提高素質、提升技能,在各自企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村各黨支部每月至少組織黨員上一次黨課,並現場交流;每週六、日晚組織黨員和村民觀看農村實用技術電教片,幫助其學習和掌握新型技能。

  幾年來,6個企業在各自的黨支部帶領下穩步發展,帶動530戶村民致富,每一位黨員都為陳家店村的社會事業、經濟事業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2005年到現在,村裏在 7年間培養了16名有文化、高素質的青年黨員,還吸引了7名大學生黨員紮根農村。

  1985年出生的村民林東,初中一畢業就“面朝黃土背朝天”,忙於“土裏刨食”,坦言“以前對黨員沒什麼概念,也從沒入黨的念頭”。自從村裏的黨員&&,讓整個村子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他真切明白了黨員的價值,主動向黨組織靠攏,積極爭取入黨,還在村裏的農機合作社承包了4台農機,村裏村外,幹得有聲有色,一年可以賺上十來萬元。

  “項目支書”激發鄉村活力

  陳家店村的變化,是吉林省以黨建促鄉村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吉林省開展立足田野的農村基層“三項工程”:讓農村基層黨組織“強”起來、農村基層幹部素質“高”起來、農村黨員“富”起來。長春市委近年來也提出,要重點打造“項目支書”,建設一支“企業家”式的村黨支書隊伍。

  長春市農安縣永安鄉羊營子村,10年換了9任村支書。2010年,村黨組織換屆,鄉里打破“窩裏選”慣例,“請”回能人當支書。從事糧食貿易的李金新被請回村後,2011年投資200多萬元創辦了金旺種植合作社,吸收150戶農戶參加。合作社從農民手中承包土地100多公頃,採用大壟雙行膜下滴灌種植玉米,又在鹽鹼地上開出水田20公頃種植水稻,當年合作社創産值800萬元,純收入100多萬元。

  現在,僅農安縣在縣工商部門登記為企業法人的村支書就有123人,擔任專業合作社和行業協會負責人的有116人,成為商貿流通企業經紀人的有128人,一大批村支書由“莊稼漢”變成了“企業家”。

  據介紹,目前,長春全市共培育了像林青遠、李金新這樣的“項目支書”1576人,佔村支書總數的94.3%,創業投資額千萬元以上的8人、百萬元以上的109人,幫助群眾創辦致富項目3548個,輻射帶動40多萬農戶增收致富。

  近幾年,全市還大力推廣“黨支部+公司+合作社”等黨建富民新模式,採取合作經營、股份合作經營、股份經營、租賃經營、獨立經營、投資創收反哺等方式,大力發展新型村集體經濟,2011年全市集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的村有256個,農村基層黨組織煥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熱詞:

  • 合作社
  • 陳家
  • 鄉村發展
  • 店村
  • 搜索更多合作社 陳家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