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周恩義傳遞正能量 燃一團火可以溫暖許多人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6日 1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周恩義是一個有大愛、有大智慧的人。

  他懂得愛的力量,更懂得這種力量在人與人之間傳遞之後,會産生出更為巨大的能量。

  就在我採訪周恩義的幾天前,周恩義與郭明義在一個場合見面了。同樣是百姓心中的大好人,他們見了面,會對彼此説些什麼?

  周恩義對郭明義説,“在微博上看到你的愛心團隊一支支組建起來,真替你高興。預祝你的愛心團隊在神州大地遍地開花!”

  郭明義則説,“如果周恩義愛心團隊成立,我第一個參加!”

  很快,周恩義和郭明義促膝交談的照片在微博上被無數次轉發,網友轉發的理由很簡單:“都是感動人心的大好人!”“要學,就得學這樣的好榜樣!”

  看!這就是愛可以傳遞的力量!

  周恩義,原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委宣傳部長,用20年的努力,點燃了一團火,溫暖了許多人。這種溫暖,成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種凈化心靈、樹立風尚、助推宣傳思想工作開展的力量。

  付出有兩種境界:一種為無奈的付出,在付出中演繹悲愴;另一種為快樂的付出,在付出中體味幸福。對於周恩義來説,他的付出,是後者

  周恩義説,好的品質,是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正能量的。

  家住渤海鄉東嶽村的朱景武一家,是周恩義從2000年開始幫助的困難戶。如今早就脫貧致富,一家三口經營一個農資超市和一個摩托車修理部,生意紅紅火火。

  10年前,朱景武剛娶韓桂香進門,就做了胃穿孔搶救的大手術,刀口幾十厘米長,紅彤彤、硬邦邦的很瘆人。一直靠打零工養家糊口的他不能再打工,全家失去了經濟來源。禍不單行,大雨又沖毀了他們棲身的小房子,全家人只能在一個倉庫裏遮蔽風雨。周恩義聽説了,到倉庫來看他們。

  韓桂香回憶:聽説有大幹部來看我們了,我扶著老朱到門口迎接。現在我都記得,周部長第一句話就問需要啥,我説啥都缺。周部長爽快地説:“好!治貧先置窩。”他自己掏了2000塊錢給我們,又聯絡村裏的磚廠、瓦廠幫我們蓋房,號召更多的人也來盡一份力。

  第二年,夫妻倆又找到周恩義,想開個農資超市,周恩義又給了他們3000塊錢。那時候,村裏到處都是蓋房子的人家,拿著3000塊本金進了貨,小店的生意一下子就火了。

  有了錢,為了報答恩人,夫妻倆總想著給周恩義買點東西,可是周恩義一樣也不要。幾番爭取不行,兩口子明白了,周部長幫他們,不是圖回報。像他一樣幫助其他人,就是對他的回報。從此,夫妻倆堅持常年給村裏的貧困戶送化肥,在下雪天給家門口的陡坡路撒鹽融雪,做著力所能及的好事。

  周恩義説,“幫了這兩口子,看他們致富了,也想著幫助別人了,這比報答我啥,都讓我高興。”

  受周恩義幫助的人還有許多,被周恩義精神感召的人也有許多。

  興隆臺區作業社區的羅天嬌就是其中之一。小天嬌是個孤兒,受周恩義囑託,社區主任和鄰家阿姨成了天嬌的媽媽。天嬌爭氣,考上了高中,周恩義以家長的身份帶孩子去學校報到,給孩子交了1200元的學費,學校校長受感動,免了孩子上學的全部費用。鄰里街坊都被周恩義的舉動感動著,他們説,“這娃命苦,遇到了周部長,才真成了‘天嬌'”。

  興隆臺區有100多個社區、15個自然村,這些年,周恩義的足跡幾乎遍佈了每個社區、每個村莊的每一個角落。誰家有困難了,他總能及時知道,誰家需要幫助了,他總能及時趕到。

  有人説,周恩義像一團火,溫暖了身邊的人。有人説,周恩義像一個磁場,吸引身邊人效倣他做好事。

  誰説不是呢,從周恩義到朱景武夫婦,從周恩義到社區鄰里,從周恩義到中學校長……一個個無形的鏈條逐漸形成。鏈條上,愛被傳遞……

  人在難題面前可以有兩種態度:一種是“知難而退”,不擔風險;另一種是“知難而進”,可能無功而返,也可能在付出之後收穫更大的幸福。周恩義,選擇了後者

  熟悉宣傳思想工作的人知道,對於基層宣傳部門來説,非公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是個“盲區”,很多企業家把精力放在抓經濟效益上,對思想政治工作不屑一顧。

  周恩義硬是通過努力,不但啃下了“硬骨頭”,還做出了一道非公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好成效的“大餐”。

  盤錦斯比瑞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強是當地頗有名氣的企業家。2005年,馬強的事業初見起色,周恩義聽説小夥子很積極上進,就上門了解情況。看到區委宣傳部長找上門來,馬強略有排斥,“對企業來説,本本分分,多出效益是根本,宣傳部門的領導找我做啥?”

  令馬強更困惑的是,幾年下來,周部長並沒有對他提什麼要求,只是時常督促他多讀書,同時鼓勵他利用業餘時間給區裏的青年創業者談談自身創業的經歷。

  馬強起初拒絕,後來禁不住周恩義幾次約請,他答應下來,沒想到這一答應,竟一發不可收,在給青年創業者和在校大學生講座的過程中,馬強突然發現,自己的經歷竟然也可以對其他人産生勵志作用。

  2008年,盤錦市評選“十大傑出青年”,馬強成功當選。之後,他又獲得了“遼寧省十大創業青年”的榮譽。

  有了榮譽,馬強突然覺得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從原來的只需對自己負責,昇華為也得對社會負責。

  在周恩義的引導下,馬強還在公司建立了黨支部、團支部、婦聯、工會等組織,説來也怪,建了這些組織,公司裏的年輕人變得更上進了,都把企業的事兒當成自己的事兒。自然而然的,優秀基層黨支部、優秀基層團支部、盤錦市青年標兵等榮譽稱號接踵而至。企業裏最普通的年輕職工都獲得了市級榮譽,這可不得了!員工們更有動力了!

  回憶起這麼多年周恩義對他的幫助,馬強説,“直到今天,我才懂得周部長的良苦用心,他用多年的時間與耐心,讓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思想工作對企業的巨大作用。”

  被問到為啥非要“拿下”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這座“碉堡”,周恩義想得長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這些成功企業家的能量是無限的,他們在行業中的帶動效應、對社會的貢獻也是無限的。”

  就這樣,多年來,周恩義幫助了許多有潛質、有責任感的民營企業家,幫他們體會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將他們打造成閃亮的星,在夜空中,去照亮更多的星發光發亮。

  “小我”與“大我”是兩種人生態度,一種是只有自我,一種是胸懷天下。周恩義,選擇了後者

  有兩件事不能不提。

  第一件事,周恩義的傷腿。

  周恩義的左腿在部隊執行任務時受過重傷,左膝關節韌帶撕裂、半月板裂開,屬於六等傷殘。轉業後,他從未向同事主動提起過。工作時腿疼得厲害了,就偷偷熱敷一下。多年超負荷的工作,讓他的腿疾越發嚴重。

  2007年元宵節,東北迎來了一場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風雪。正月十五一大早,周恩義冒著漫天的風雪,去檢查燈展佈置情況。積雪已沒膝蓋,寒風夾裹著雪花拍打在臉上如小刀割一樣生疼,周恩義走了幾個鐘頭,回到家,腿徹底不能動了。被送到醫院,醫生下了“最後通牒”,“半月板斷裂,必須馬上手術!”

  可執拗的周恩義沒聽醫生的話,一直拖到幾個月後的“五一”長假,再到醫院時,傷勢已升級為“雙側半月板和軟骨結合部粉碎”,許多碎骨頭都扎到了肉裏。“都傷成這樣了,還能走路?”醫生都覺得不可思議。

  做完手術,醫生告訴周恩義,這只是權宜之計,建議置換一個人工膝關節。這是一個大手術,恢復期至少要七八個月,周恩義一聽就連連擺手,“那咋行!退休再説!”就這樣,到現在,五六年過去了,周恩義的腿還是靠打人工潤滑劑和定期抽積液對付著。

  一個人,得擁有一顆多麼強大的內心,才能有如此堅強的意志!

  第二件事,周恩義讓官。

  2001年,區黨政班子部分調整,區委副書記和組織部長出現空缺,大家公認周恩義是最合適的人選之一,周恩義卻婉言謝絕了。身邊朋友想不通:轉業之初,讓你找找人,你就不幹,結果“連降3級”。如今,大好的機會,你咋還不幹呢?

  周恩義的倔勁兒又上來了,“在宣傳崗位幹了這麼久,積累的經驗放棄了,我捨不得!”

  後來,他還是被任命為區委副書記。2006年,區委換屆,副書記的職數從2人減到1人,當時已被任命為區委副書記的周恩義再次主動退出。理由還是那個:“就當我的宣傳部長,挺好!”

  就這樣,周恩義先後4次讓職,一直堅守在宣傳部長的崗位上。周恩義的舉動讓很多人感慨:很多官員是能上不能下,老周是能上也能下啊!

  就在這一上一下間,周恩義書寫了一份真正的共産黨員的情懷,這份情懷,如春雨般潤澤著身邊人:

  潘攀,宣傳部“80後”的兵,産假沒休夠,就主動回單位上班;李微,牢記周部長“只幫忙,不添亂,光幹活,不吃飯”的要求,謝絕基層單位的午飯,大中午的往單位趕,挺漂亮的大姑娘,頂著大太陽,在馬路上啃麵包,“誰説我們幹宣傳的是‘隔三差五解解饞',我們的周部長從來不吃老百姓的飯。”李微笑著説。

  劉偉,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一次,她的孩子急病入院,她和愛人都還在加班,只有年逾八旬的婆婆陪著孩子。醫生是劉偉的同學,治療完孩子,抄起電話打給劉偉,心疼地責罵“你哪還是個媽!”

  我聽完這些事兒,突然一個疑問涌上心頭:基層宣傳部的工作,都是這個幹法嗎?

  劉偉回答了我的疑問,“宣傳部的工作,要想對付,一個人就能做到。”

  看我不解,她繼續解釋,“有人説,理論教育看不到、摸不著;新聞宣傳,有就報,沒有可以不報;精神文明建設是個筐,啥都可以往裏裝;思想政治工作更是無形又無聲,所以,要想偷懶很容易。”

  周恩義和同事們,為啥非得選擇這樣一種“自討苦吃”的幹法呢?

  周恩義笑了,劉偉笑了,連“80後”的小潘攀都笑了:

  天底下,總得有周恩義這樣的“傻人”,一個“傻人”帶出了一群“傻人”。這樣的“傻人”多了,宣傳工作才能做好!老百姓才好!國家才好!

熱詞:

  • 周恩義
  • 時代先鋒
  • 80後
  • 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