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日報:地方財政收入為何高於GDP增長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6日 04: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製圖:張芳曼 李艷紅

  ●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增速,深層原因在於佔稅收總額70%的流轉稅增速高於GDP的增長。結構性減稅仍有較大空間

  ●當GDP增速高於9%時,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的增長在20%甚至更高,但是當GDP增速低於9%的時候,財政收入就會與GDP增速大體同步

  截至目前,26個省份公佈了今年上半年的財政收入情況:除上海、北京和浙江的財政收入增速低於本地的GDP增速,其餘省份大都保持20%左右的增速,遠高於當地GDP增長。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趙大全認為,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增速背後的深層原因在於佔稅收總額70%流轉稅的增速高於GDP的增速。也有分析認為,這説明結構性減稅仍有較大空間。

  即使是經濟下滑壓力較大的東部省份,財政收入增速也普遍高於GDP增長

  在已公佈上半年財政收入數據的省份中,只有上海、北京、浙江的增速(分別為6.8%、5.3%、4.4%)低於同期GDP的增速(分別為7.2%、7.2%、7.4%)。除此之外,大部分省份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速在20%左右,即使是經濟下滑壓力較大的東部省份,其增速也普遍高於GDP增速。

  比如山東,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7.5%,是GDP增速9.7%的近兩倍。廣東多年來一直是“財政收入第一大省”,今年1—6月全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8.64%,高於同期GDP7.4%的增速。

  中西部省份財政收入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其中最高的是江西省,地方財政收入上半年增長32.3%,大大高於10.5%的GDP增速。但是中西部省份財政收入增速已經大幅回調。比如陜西省,上半年財政收入按同口徑計算同比增長20.1%,同期GDP增速為13%。陜西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相關人員表示,今年財政收入按自然口徑計算有可能出現負增長或者是低增長。

  廣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預計2012年廣東省經濟有望保持在平穩增長區間,財政收支形勢將得益於宏觀經濟平穩運行而延續穩定態勢,但同時也面臨不少減收增支因素。

  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增長,深層原因是佔稅收總額70%的流轉稅增速高於GDP增長

  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2.2%,扣除物價因素與7.8%的GDP增幅基本一致。但為何地方財政收入會遠高於當地GDP增長呢?

  趙大全表示,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增速背後的深層原因在於佔稅收總額70%流轉稅的增速高於GDP的增速,而流轉稅作為主體稅種的選擇符合了中國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體現了稅制符合工業作為實體經濟基本形態的經濟結構這一具體國情,也符合中國作為“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大國的現實。

  雖然按照經濟學原理,稅收隨着經濟的增長而增加,隨經濟的減慢而減慢,相應財政收入也會放緩。我國卻存在稅收指標問題,即由上級向下級下達稅收指標,一般是增長性指標,一層層往下追加任務。另外,結構性減稅也有較大空間。

  為實現上半年財政收入突破900億元的目標,廣西提出,努力挖掘廣西稅收增長潛力、拓寬企業稅收稅源。各級財政部門把收入任務按稅種、按項目細化落實到具體徵收單位和個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局面。

  吉林省財政部門則表示,將着重做好抓增收,密切關注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發展運行情況和新的收入增長點,進一步穩定並拓寬財源渠道。加強對重點稅源、潛力稅源、零散稅源的監控。加強非稅收入收繳監控,進一步提高非稅收入質量。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曾解釋説,經濟發展是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總體上應相適應,但財政收入增長與GDP增長在數量上並不是一一對應關係,兩者不完全同步是正常的。

熱詞:

  • 增速
  • GDP增長
  • 地方財政收入
  • 經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