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郴州推行垃圾分類 苦功夫改變幾千年不良衛生習慣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2日 0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街道桂門嶺社區長盛小區,李媽媽站在小區的垃圾桶旁,熟練地分類處理家裏的垃圾。離她不遠處,在蘇仙園駕校工作的唐衛東先生指著4個並排放置的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對志願者説:“這個分類很科學,顏色區分也很醒目,老人孩子都能看明白。”

  自6月30日起,長盛小區等5個小區的居民在全省首度嘗試一種身邊的環保生活方式——將家裏的垃圾分類處理,從源頭為城市的污染減量。

  漂流郴江河調研污染程度

  最開始關注並推動此事的,是團郴州市委下轄的劉真茂志願者服務團。在當地團組織的引導下,服務團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環保事業。

  2010年春,志願者服務團負責人曹陽和陳新華商議去湖南、江西交界的齊雲山撿垃圾。兩人召集了團隊中的10多個青年人,準備把秀美青山上的“污垢”清理乾淨。整整兩天,他們帶著工具將遊客留下的垃圾清除、填埋,並在山上的主要景點,用不銹鋼釘釘下一些做了防腐處理的警示木牌。活動中,受到感染的幾個外省遊客團隊自覺收拾垃圾,乾乾淨淨地離開,讓這些青年人頗為欣慰。

  2010年4月,曹陽等人發現,一到漲水時節,貫通城區的郴江河便垃圾四溢。到底污染有多嚴重,又是從何處而來?曹陽、陳新華帶隊調研,從江口到下湄橋沿著江邊徒步探訪。途中,數十公里的江邊路段常常遇到崖壁阻隔,大夥兒商量後,買了一個漂流艇,分5次出訪,每次七八個人,以漂流的方式拍攝照片記錄沿江的污染狀況。

  數百張照片反映出的情況説明,郴江河的污染是企業非法排放廢水和居民生活垃圾造成的。對於前者,志願者通過組織向有關部門反映,而生活垃圾一塊則牽涉當地近50萬居民的生活習慣,改變舊習無疑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資料表明,作為湖南省“南大門”的郴州市,城區中戶籍人口約37萬人,流動人口近10萬人,按城市人均日垃圾生成量2.5公斤測算,日産生活垃圾1200噸左右,主要運往倒窩裏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焚燒處理,其次是隨意遺棄、堆放在城市的周邊荒野和江河中,無人處理,對土壤、農田、河流造成二次污染。

  減少污染 重在教育

  團市委和環保志願者與宣傳、教育、環衛等部門多番銜接聯絡,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調研、摸底工作。他們發現,低附加值的幹垃圾和有害物質缺少有效回收和再處理的手段,而且大多數市民和政府部門都很少關注垃圾前端的減量和分類。志願者告訴記者,他們在沿江走訪調查時,曾看到一個女村民向河裏傾倒大量垃圾。面對質疑和勸阻,該村民不以為然:“我們多少年都是這樣做的,哪有錯?” 類似的經歷並非只在農村發生。位於市區的郴州一中,數千名學生每天將配發的牛奶喝完後,紙盒都是丟進沒有分類的垃圾桶。詢問中,少有人會思考本來可以再利用的資源,卻直接在填埋場裏成為污染品而消耗殆盡。

  志願者們決定在郴州一中開展環保教育工作。今年“地球日”和“世界水日”期間,他們製作了8塊展板,印製了“污染區域地圖”和3000份宣傳手冊,向4000名學生普及環保知識。“我們和孩子們講,牛奶盒丟棄久了會發臭,而用水洗後曬乾了可以回收利用。4000多人,每天每人一個盒子,是怎樣的污染量?通過身邊實例講述環保理念,效果非常不錯。”

  陳新華統計,兩個多月中,有380多名學生參與志願者行動,還有學生和志願者一起到垃圾填埋場實地查看。“距離五六公里就聞到臭味,這讓學生們觸動很大。”曹陽説,以前學生們多認為環保組織形式多,實效工作少,而現在,學生成了服務團的骨幹力量。

  志願者服務團在團市委的支持下,又把活動推進了有3000多名學生的市三中。陳新華説,環保教育搞大躍進沒有好效果,必須選擇好目標對象。高中生是合適的目標群體——孩子們開始成熟並能影響家人的生活習慣,很多人一到大學就成為環保社團的骨幹。

  小區的實驗:回收被浪費的資源

  據團郴州市委書記王洪燦介紹,市區垃圾中的無機物已由政府部門安排處理,而佔垃圾總量兩成多的廚余和果皮等有機物常無人問津。經與相關部門協商,確定了長盛小區、郴州電業局小區等5個小區為垃圾分類試點小區。

  為此,他們蒐集了國內外許多小區成功進行垃圾分類的資料,琢磨出自己的試驗計劃:考慮和現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體系對接,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遵循“由簡入繁、乾濕分類”及“尊重高附加值的可回收廢棄物渠道、獎勵低附加值的可回收廢棄物”的原則進行簡易分類。

  6月30日清晨,在長盛小區啟動的郴州市“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共同呵護綠色家園”垃圾分類儀式啟動現場,團郴州市委、北湖街道、社區的幹部和志願者為2000多名居民派發宣傳單及手冊、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有獎搶答、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向社區群眾宣傳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對於參與垃圾分類表現優秀者,組織者從對應的環保農場拿來有機蔬菜、水果等給予獎勵。現場活動寓教于樂,其樂融融。

  松枝廠退休職工張財生説,垃圾分類活動辦得很好,既保護了環境衛生,又為國家節約了資源。雖然平常只要一個袋子就可以裝的垃圾,分類後需要好幾個袋子,比以前稍微麻煩了些,但慢慢都會適應,如果做好了,對教育小孩也有好處,以後一定會堅持做好。

  團郴州市委書記王洪燦表示,垃圾分類問題不但直接關係到生存環境的優劣,更關係到千家萬戶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甚至影響城市的品質和可持續發展。此次在5個社區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將逐步培養起居民“保護環境,從身邊做起”的觀念,進而身體力行地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發展,使試點社區生活垃圾大幅減量。而前段垃圾減量的嘗試,可以降低末端生活垃圾處理費用;隨著垃圾分類的有效、大面積的推廣,還可能帶動相關産業的就業機會。

熱詞:

  • 郴州一中
  • 垃圾分類
  • 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