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從傳統到現代 從量變到質變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2日 05: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①:工筆畫《上學路上》 

  劉麗作

  來源:寧晉河渠鎮工筆畫網

  圖②:承德避暑山莊一瞥

  資料圖片

  圖③:衡水湖晚霞牧漁

  清 寒攝

  來源:騰訊網

  10年,不短不長。

  這10年,對於一些人來説,是波瀾壯闊,對於另一些人來説,是細水長流。總之,這10年曆程不尋常。

  從傳統到現代,從量變到質變,對於河北來説,這10年,是經濟社會發展翻天覆地的10年。在這片豐饒壯美的大地上,每一個人都是親歷者,每一個人都是當代史。

  讓我們擷取歷史長河裏的幾朵浪花,傾聽燕趙兒女的真摯心聲,領略撲面而來的燕趙神韻。

  農家院興起工筆畫産業

  一朵高雅的藝術之花,在農家小院裏綻放。

  近幾年來,邢臺市工筆畫藝術異軍突起,以寧晉縣為中心,輻射帶動柏鄉、臨城、內丘、南和、隆堯、新河等縣市,以農民為主力軍的從業人員達6000余人。

  2011年邢臺市工筆畫産值完成2.91億元,同比增長82%,形成集群發展的文化奇觀,工筆畫已經成了邢臺市文化産業的領頭羊和亮麗的區域名片。

  農民畫師趙印存,是這一文化奇觀的歷史見證人。

  現年60歲的趙印存,是河渠鎮褚家莊村人,從小愛畫畫。

  “寧晉工筆畫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到了1992年一幅畫也不過賣二三十元。”趙印存感慨地説,“現在一幅畫,多在2000元以上,高的可達上萬元。一家成熟的畫室,年收入二三十萬元不成問題。” 如今,趙印存全家7口人,6個是畫師。

  近年來,邢臺大力扶持工筆畫産業,以寧晉縣393藝術區、工筆畫市場、工筆畫學校為依託,形成了集培訓、展覽、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産業鏈條。

  趙印存介紹,在北京潘家園、琉璃廠兩大市場,寧晉工筆畫佔到總銷售量的80%,全市工筆畫暢銷全國,遠銷日韓和東南亞。

  2010年1月,中國工筆畫學會授予寧晉縣河渠鎮為“中國工筆畫之鄉”。2011年4月,在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中,邢臺市兩幅作品分獲特等獎和金獎。

  除了工筆畫,邢臺市藝術玻璃、老粗布、邢白瓷等文化産業項目也蒸蒸日上。2011年,文化産業産值達55億元,佔全市GDP的3.86%,同比增加41%。

  承德旅遊不再“沉睡”

  一座山莊,半部清史。

  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群是世界文化遺傳,與北京故宮、曲阜孔廟,並稱中國三大古建築群。

  頭頂厚重歷史文化的承德不再“沉睡”,隨著總投資1082億元的110個文化産業項目前後開工,承德告別了“一季遊”、“夏都”的尷尬,變成了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景、冬玩雪的“休閒之都”。

  “一條大路走到頭,一個警察一崗樓,一個離宮一隻猴”、“白天看廟,晚上睡覺”,是承德旅遊曾經的寫照,承德市旅遊局局長王成軍對此毫不諱言。

  和所有家鄉人一樣,王成軍渴望承德發生徹底的改變,打破單一旅遊、單一避暑的局面。

  10年來,承德人抓住歷史發展的機遇,用文化産業激活大旅遊産業。王成軍至今對重點工作記憶猶新:拆違建,擦亮避暑山莊“金字”牌匾,將老城區整體讓位於世界文化遺産;治理武烈河水系,開創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周邊環境整治,徹底還原世界文化遺産原貌;如今更是加快新城區建設,全力打造國際旅遊城市,一座傳統文化與現代氣息相結合的旅遊城市正在崛起;特別是《康熙大典》和《帝苑夢華》兩部文化大戲,將承德蘊含的深刻歷史文化寓意展現無遺,被遊客讚譽為“高端的精神文化盛宴”。

  現在,來承德的遊客非常“忙”,逛山莊、看大戲、泡溫泉、吃美食……王成軍説,承德這顆塞外明珠再度綻放異彩。

  目前,承德旅遊人數已由10年前的300多萬人次增長至2011年的1700萬人次,今年承德旅遊接待人數力爭突破2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15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衡水湖再現鷗鷺齊飛

  和風撲面,波光粼粼。

  作為華北地區單體面積最大的淡水湖,10倍于杭州西湖的衡水湖被譽為華北明珠、華北之腎、東亞藍寶石,對京津冀氣候有著直接的影響,對華北地區生態環境、調節氣候、控制污染、蓄水防洪發揮著巨大作用。

  船行至蘆葦深處,鷗鷺齊飛。

  “10多年前,我和同事只看到一隻東方白鸛,現在已到上百隻的規模,鳥類種群數量也增加到310多種,這裡已經是世界級的鳥類天堂了。”衡水市濱湖新區管委會綠化辦主任李宏凱見證了衡水湖保護髮展的艱辛與不凡。

  上遊興建水庫截斷補給,城市化、工業化發展蠶食,衡水湖水面持續減少、水質不斷降低。從1999年開始,“濕地專家”、“鳥專家”李宏凱就開始了與衡水湖的親密接觸,對衡水湖進行全面體檢。

  “衡水湖是我們的母親湖,我們不能再傷害她了,必須讓衡水湖碧水長青。”這是衡水人民的呼聲。2003年6月,衡水湖晉陞為國家級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

  查處偷獵、電魚、毒鳥、燃油船艇、小電鍍,李宏凱和他的同事們起早貪黑、沒日沒夜地工作。近年來,他們清理了湖區1.38萬畝的養魚網箱,搬遷了400多家污染企業,拆除了60多萬平方米建築。通過努力,水質已經由曾經的局部劣五類穩定到了常年三類。

  濱湖新區成立、引水線路改造、基礎設施建設、衡水湖流域綜合治理,湖區生態得到了恢復,濕地面積也有效增加。

  水清了,鳥多了,路通了,自然風光更美了……如今,一片華北美麗濕地令人心馳神往,一座人與環境相協調的生態湖城容顏初現。

熱詞:

  • 衡水湖
  • 鳥類種群
  • 神韻
  • 濕地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