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三沙人家:體驗當地人們生活的風土人情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0日 06: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早餐過後,陳運花忙著收拾碗筷。

  黃雄民坐在鴿子寮裏休息。

  暑假孩子們紛紛回到永興島。

  7月25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的第二天。聽説市委、市政府駐地——永興島上有個永興村,能買到正宗的海鮮幹貨,我撥通了漁民黃雄民的電話。

  上午8點,永興島北京路西口。一輛自製的“片三”摩托“突突”而至,車上一個40歲左右的漢子,淡黑色皮膚,被直直的陽光一照,額頭閃閃發亮。招呼我坐上車,他擰動油門,拐進一條曲曲彎彎的小路。

  眼前,椰子樹迎風飛舞,將道路圍成一條綠色隧道。我剛想問:“家到了嗎?”路邊便蘑菇似的冒出一個個小木屋。漁民們光著膀子,三三兩兩躺在屋前的吊床上,悠閒地輕晃,享受晨起的涼爽。

  黃雄民的家安在村子中間。幾塊薄薄的木板,插在水泥墻上,搭成兩間平房。裏間一張竹床、一個衣櫃。外間擺著4台冰櫃,用來保存海鮮。門口一個“鴿子寮”懸空而立,擺著一台電視機。

  妻子陳運花帶著一雙兒女,正在吃早飯。見有人買魚,她熱情地説:“到儲藏室看看吧,那裏的貨全。”

  走進後院一間屋子,裏面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塑料袋,裝的是章魚、墨魚,儘是出海所獲。

  “從哪打撈的?”我好奇地問。

  “我們的船隻能到12海裏外的趙述島、七連嶼。”黃雄民説。

  “一次出海,能掙多少?”

  “這要看運氣。天氣好,一天能賺到兩三百塊。每年除了吃喝,剩下三四萬元。”

  “十幾年前,這裡的魚更多。”黃雄民的姐夫鄭有機見有記者來,遞過一個椰子果,“那時候,下午4點下海,2個小時就能撈一大筐紅喉螺,到處能看到石斑魚、馬鮫魚、金槍魚。一個月回一趟文昌老家,每次帶回去六七千元。2000年,乾脆把家人、親戚都帶來了。”

  永興村委委員郭義明家住隔壁。他説,村裏共38戶159口人,主要來自文昌、瓊海和萬寧三市。“以前,大家喝的是雨水,吃的是鹹菜。島上用電沒保證,打的魚沒法用冰櫃保存。政府投資建了雨水凈化廠和蓄水池,又購置了2台50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組,吃水、用電都解決了。北京路上有超市、銀行、飯店、咖啡館,生活很方便。”

  陳運花收拾好碗筷,叫老黃打水。我才注意到,院裏有一口壓水井。老黃説,這裡每家都打水井,但地下水只有五六米深,沒法飲用,只能洗碗、洗衣服、洗澡。村裏有一個水池,專門盛放雨水凈化廠拉來的飲用水。

  “菜從哪來?”

  陳運花説,一部分是老家的親戚通過瓊沙3號補給船送來,另一部分是開荒耕種。“每家二三十平方米的菜地,能種白菜、生菜、西紅柿。每隔一段時間,後勤管理服務中心會殺豬、宰雞。花16元錢,割上一斤肉,全家打打牙祭。”

  “島上可以聽廣播,看電視。新西沙人民醫院正在動工。現在,村民最關心的有兩件事,一個是住房,一個是學校。”郭義明説,木板房不安全,村民盼望住上好房子。政府已規劃建設83套廉租房,計劃明後年完工。島上還沒有學校,孩子只能在假期與父母團聚。

  “女兒11歲,在樂東衝坡鎮中心小學讀書,寄住在小姨家。兒子7歲,由二嫂帶著,在老家唸書。”陳運花説,孩子們在電話裏吵著想媽媽,她一聽,眼淚就撲簌簌地掉。

  “三沙市成立了,水、電、通信、港口碼頭、海上運力、後勤保障都將加快建設,遠洋漁業、養殖業、旅遊業也會發展起來。永興人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郭義明説。

熱詞:

  • 三沙
  • 當地人
  • 生活
  • 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