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預警級別含義尚待普及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6日 0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天,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李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政府部門應定期更新應急預案,跟上形勢變化,以隨時應對災害。此外,目前的應急預案體系還是以政府為主,但不能因此忽視民間的應急參與力量。

  預警

  國安比賽是否該進行?

  回應:確實存在安全風險

  有觀點指出,此次暴雨等級已達到紅色預警,但相應部門發佈的卻是低一級別的橙色預警。李京表示,本次特大暴雨包括氣象、防汛等部門都發的是橙色預警,我想受制于預測技術的問題,這些部門的精度和速度還有提高的空間。即便是發佈了紅色預警,是否能充分引起有關部門和群眾的反應呢?對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的含義和影響,無論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還是普通百姓,可能還存在認識不夠的問題。當下,加強對氣象預警的宣傳教育,對提高我們的應急預警水平更有意義。

  21日晚,國安隊和杭州綠城在工體比賽,台灣歌手蕭敬騰在萬事達中心開演唱會,國家大劇院當天下午到晚上有多場演出,這些活動有很多觀眾。李京對此表示,在這種背景下舉行上述活動確實存在安全風險。這也説明,即便是橙色預警發佈了,有關部門對此信息認識還是不夠。主辦和主管單位應考慮橙色或紅色暴雨預警的情景,並制定應對措施,包括取消、推遲,或者繼續辦,如果活動正常舉行,需提供相應的安全和交通條件。

  預案

  當前預案是否奏效?

  回應:預案要跟得上形勢

  李京表示,我國的應急預案制度是在2003年SARS事件後開始建立的。前幾年,全國各地的各類預案已經有400萬份,現在據説已經達到1000萬份。從時間上來看,這些預案很大一部分是在2004-2006年設計的,這幾年大家一直在討論如何完善這些預案。

  首先,應急預案本身應該及時修訂,以保障跟得上形勢的變化。通常三年修訂一次,也可以由地方自己根據實際情況,縮短修訂週期。

  其次,現在的很多預案都會提到一個應急辦公室,這個辦公室是常設機構,但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實體。其在應急過程中,主要負責信息的上傳下達,其指揮協調能力比較弱,通常都是要臨時組織或者調動其他部門的應急隊伍,這就大大限制或弱化了其協同作用。

  我認為,不妨借鑒一下深圳的經驗。深圳市應急辦,將應急指揮中心、深圳市民防委員會辦公室、地震局等職責整合劃入其中,理順了各種應急指揮部門的職責,又避免了政出多門,同時也讓應急辦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實體,從而讓整個指揮系統更有效。

  應急

  忽視民間參與應急?

  回應:明確公眾參與機制

  李京表示,目前的應急預案體系還是以政府為主,因為政府掌握著各種資源,但不能因此忽視民間的應急參與力量。

  在這次暴雨中,我們看到了民間的積極力量。例如,微博網友自發組織“望京人赴機場免費救援”車隊,開赴首都機場接人,免費拉乘客前往三元橋,還有不少車主並未送到三元橋,而是直接把旅客送回家。

  在更多的時候,很多群眾想參與,但不知道和誰聯絡,怎麼參與政府的應急救災。這與預案的制定缺陷是分不開的。

  以預案為例,它也原則性地規定了,必要時,可通過市、區縣政府廣泛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防汛突發事件的處置,緊急情況下可依法徵用、調用車輛、物資、人員等,全力投入抗洪搶險救災。

  我建議,一方面政府在制定預案時應更加明確細化公眾的參與機制,另一方面在實際的應急救災中,應設置專門的人負責聯絡動員公眾參與。

  針對北京市政府的應急表現能力問題,李京表示,相比之前,北京市政府的預警和應急能力確實有所改善,這也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此次暴雨中不少積水比較嚴重的路段和立交橋附近,在以往的暴雨中,同樣出現過。而在此次應急中,並未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改觀。本版采寫本報記者文靜

熱詞:

  • 應急預案
  • 應急救災
  • 比賽
  • 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