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張建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5日 1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23日,省部級幹部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在京開班,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旗幟鮮明地闡述了當前中國發展道路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我國搶抓未來5年乃至到2020年的寶貴戰略機遇期,提出了明確的戰略要求和應對措施。這次大會是在全球經濟形勢持續惡化與全球政治秩序仍然動蕩的新態勢下所召開的關鍵會議,也是凝神聚氣、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重要會議。正是立足當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總書記用了“前所未有”這樣的詞彙來描述中國的機遇,也描述了中國的挑戰,特別強調指出了仍處於大有作為戰略機遇期的中國發展大趨勢。

  一、搶抓中國的發展機遇

  縱觀過去的十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增長10.2%的歷史最好水平,而同期全球經濟增長率也不過是3.3%左右。在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衝擊下,從全球金融危機到美債危機、歐債危機接連上演,全球經濟經歷了嚴重的衰退時期,至今仍未完全擺脫歐債危機的陰霾與衝擊,歐美國家高企的失業率與收入分配兩極分化的現實難題,引起了國內老百姓的強烈意見與抨擊,引發了一系列的示威遊行、甚至暴力事件,西方社會陷入了對其發展道路的反思之中。作為全球經濟發動機的歐美國家再次成為全球經濟下滑的根源,正是中國以其高速的經濟增長和無私的國際經濟救援,與全球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共同撐起了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與堅強信念,避免了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的全球化惡性擴散。站在21世紀的第2個十年伊始,西方社會“世界末日論”的奇談怪論甚囂塵上,西方國家黨同伐異的國際政治軍事行動愈演愈烈,只有中國與處於相同發展階段的新興發展中國家,堅持通過建設性的經濟調整與政治談判來解決國際社會所面臨的經濟、政治難題,從而使國際政治與經濟秩序表現出了積極健康的一面。中國這種強大的國際經濟、政治影響力靠的是什麼?不是靠政治聯盟,也不是靠軍事威脅,更不是靠搞亂世界;中國靠的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成就,靠的是在改革開放實踐中所確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中國的發展,是立足中國人民能夠吃飽飯、穿暖衣、有學上、病能醫、老能養的樸素社會信念,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將這種社會信念稱為“中國式四個現代化”、“小康之家”(《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94頁)。目前,中國社會已在這條道路上奮鬥了整整35年,按照小平同志的規劃還將繼續奮鬥38年,到那時——中國將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在下個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完成這位老人上個世紀所提出的發展目標。我們並不能夠確切地預見到我們今後的這條路好不好走,但我們確切地知道在這條道路上經過35年的奮鬥,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創造了被全球譽為“中國模式”的增長奇跡。這讓我想起了這位老人在24年前曾經説過的一段話:“世界上的問題不可能都用一個模式解決。中國有中國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應該有莫桑比克自己的模式。”(《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61頁)的確,從近十年歐美人民對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反思中,我們不難看出世界上並沒有一個行之四海的標準發展模式,有的只是發展經濟、富裕人民的共同願景。2011年,中國以47.2萬億人民幣的GDP産出,名列全球經濟總量第二,但按照現行匯率計算人均GDP只有5400多美元,還不及世界高收入國家門檻的1/2,是美國、日本等經濟強國人均收入的1/10,仍有20個省份達不到這條全國均線,一些西部落後省份更是不及這條均線的60%。但就是這條均線,表明我國已經站在了中等偏上國家的收入起跑線上,這僅僅是過去30多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績。現在,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懷疑,中國已經走到了實現“三步走”戰略的關鍵跨越期,中外都有學者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GDP總量將超過美國。如果這個預測變成現實,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這就是中國大約在喪失GDP總量全球第一整整200年後,重新回到這一位置,是中國人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勞奮鬥重寫歷史的時刻,是天道酬勤。這個時刻,也是中國共産黨人尋求中國社會獨立富強道路將滿百年的時刻,必將成為中華民族重新確立文化自信的歷史性時刻。為此,中國人經歷了兩個世紀的苦苦探索,才走上了一條正確的發展之路。

  毫無疑問,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未來五年、乃至到2020年是中國最為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我們所要傾注全力的不是見異思遷,更不是改弦更張,而是堅定不移地牢牢把握住小平同志所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按照到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奮勇前進。

  二、化解中國的發展難題

  最近,我國經濟增速首次回落到了3年以來的一個新低,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回落到了7.6%的水平,使得我們面臨著非常不利發展壓力,甚至存在著邊疆海域的激烈矛盾與衝突的外部衝擊,但這些內容並不能改變全球和平與發展的世界潮流,更不能改變中國經濟持續崛起的歷史進程,中國正是要在這些矛盾與挑戰中熟悉和承擔起世界大國的責任,對此中國必須迎難而上,化危為機。

  分析當前我國經濟下行的原因,是多方因素綜合推動的結果。首先,這裡面有來自全球經濟衰退所形成的外部衝擊,使得我國長期依靠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源進行廉價商品加工出口型的外向經濟遭受到了國際經濟下行壓力的衝擊;其次,更為主要的是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中國經濟,暴露出了虛擬經濟泡沫整治困難、實體經濟自主創新不足的內部問題,這是我國經濟下行的主要動因;最後,增長回落符合併反映了中央政府主動調整經濟增速的政策導向。在所有這些因素中,伴隨歐債危機與美國過度消費濫發貨幣所引發的經濟問題顯現,全球經濟將繼續保持動蕩格局,很有可能要面對更為嚴峻的全球經濟發展環境,在美國這樣的大國都重提再工業化戰略的全球性經濟調整面前,中國傳統的加工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將面臨更大的壓力,除了依靠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全球化發展戰略,進行積極主動的發展模式轉型升級是中國經濟無法回避的選擇,也深刻表明中國的問題關鍵在內因。

  事實上,我國經濟所面臨的國內外挑戰,最根本的是集中在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難題上;也就是總書記所特別強調的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上。所以,解決我國時下所面臨的經濟挑戰,核心是堅持國內經濟的積極調整,關鍵是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切實轉變,特別是在推動虛擬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與提升實體經濟的自主創新能力方面要下功夫。要以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制度建設,規範長期粗放發展的虛擬經濟,建立具有活力、富有創新、遠離暴利的虛擬經濟發展秩序,促進房地産市場、證券市場以及相關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科學發展、規範發展;要以強有力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激勵技術創新的制度安排,推動實體經濟的科學發展,使得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企業、創新型實體經濟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崛起的強大動力和中國進入新時代的主要標誌,使得中國經濟未來38年的增長能夠實實在在地轉到以創新驅動為主要特徵的發展道路上來。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化解中國經濟的發展難題,找到一個能夠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發展模式。

  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前所未有的國內外挑戰面前,真正體現出“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一重大戰略判斷的內在價值。通過發展,提綱攜領地推動影響和左右中國前途的難題與挑戰迎刃而解。

  三、豐富中國的發展道路

  在這次專題學習班的開班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正是立足國內外經濟、政治形勢,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應對當前國際挑戰與解決國內問題的基本原則與主要措施,第一次提出了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的重大課題,為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指明了努力方向;再次重申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結論;深刻闡釋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個做好當前中國經濟工作的牛鼻子問題;明確強調了人民民主與黨內民主相結合的政治體制改革方向;並從文化強國、民生與社會建設、生態文明、以及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的角度,全面闡述了黨的基本主張和改革舉措,是我們明確思想、振奮精神、積極搶抓中國發展機遇,以全新、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思想指針與行動指南。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就是我們通過中國發展道路所要豐富和彰顯的中國元素,這些元素沒有先驗的理論總結,也沒有一個可以照搬的樣板模式。這些元素的獲得,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深入到中國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中去,把握原則、化解挑戰、搶抓機遇,有條不紊、有的放矢的應對來自經濟下行的風險,真抓實幹、踏踏實實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積極努力、有所創新地推動政治體制的改革,虛實結合、創造性地推動文化強國的戰略進程,以人為本、全面均衡地實現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堅持不懈、奮力推進中國的“兩型社會”發展目標,通過黨自身的組織創新與制度建設徹底剷除引發群眾最為反感、意見最大的腐敗現象,使得中國共産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宏大政治願景得以弘揚,在推動中國模式的創造性發展中,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注入最有效率、最有創新的中國元素,從實踐、理論、民族、時代的元素中豐富並創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為此,需要全國上下本著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的堅強決心,深入實踐、身體力行、堅持改革、勇於創新,使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不斷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國模式”,努力實現中國崛起的歷史夙願。(作者為經濟學博士,中央黨校博士後,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二級教授。)

熱詞:

  • 馬克思主義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發展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