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探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西沙綜合實驗站(組圖)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2日 15: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珊瑚産卵的情形。圖片由陳償提供

  珊瑚幼體。圖片由陳償提供

  中新社三沙永興島7月22日電 題:“我們就像一艘永不返航的科考船”

  中新社記者 楊旭

  “我們就像一艘永不返航的‘科考船'!”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西沙海洋科學綜合實驗站執行副站長陳償博士自豪地説。

  中新社記者22日造訪位於西沙永興島北京路上的這家實驗站。進門大廳裏,一台顯示器正在運行,海上水文氣象浮標適時傳回的風速、風向、水位、水溫、流速、流向等數據一目了然。

  陳償説,這些數據同時傳輸給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由他們提供給漁民和相關船隻作出海參考。

  這只是實驗站的功能之一。陳償介紹説,該站2009年10月啟用,成為廣州“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綜合野外臺站。由於永興島地理位置獨特,周邊都是千米深海,該站就像一艘停泊在南海“科考船”,連續不斷地採樣、觀測、研究。近3年來,已完成和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有10多個,有的科研成果已直接服務於地方工作。

  上述的波浪潮汐觀測監測系統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該站建立的從海南文昌清瀾港到西沙永興島之間的波浪預測預報系統,保障了西沙補給船“瓊沙3號”的航行安全。

  西沙群島珊瑚礁生態恢復與特色生物資源增殖利用,是該站又一個科研成果與海洋生態保護、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項目。

  陳償説,珊瑚礁對海洋生態變化極其敏感,是海洋生態好壞的標誌性生物;海參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清道夫”,以海洋有機物碎屑為食物,能凈化海洋,又極具經濟價值。所以,該站選擇這兩種生物進行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

  目前,在西沙趙述島附近的瀉湖內,正培育著造礁石珊瑚的浮浪幼蟲500萬,産生2~5厘米的造礁石珊瑚幼苗1萬個,放流的海參稚參10萬多頭。

  “建立育種育苗設施基地時,從‘瓊沙3號'一次運來20卡車的材料和設備,島上找不到搬運工,只有我們自己幹。從早上9點幹到晚上9點,飯也顧不上吃。還要修水池、排水渠等,博士、碩士工作人員光著膀子幹活。”陳償回想起那段經歷,連聲説“難忘”。

  “三沙市成立後,我們將與三沙市政府進行更廣泛合作,擴大培育海洋生物品種並進行增殖放流,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發展海洋經濟服務!”剛剛當選三沙市第一屆人大代表的陳償充滿自信地説。(完)

熱詞:

  • 陳償
  • 海洋生態
  • 造礁石珊瑚
  • 野外臺站
  • 浮浪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