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武漢警務改革:機關民警精減50% 交警兼管路面治安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8日 05: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武漢市公安局啟動了新一輪的警務改革,旨在突破基層警務的瓶頸,具體措施包括:全市公安民警坐機關的人員精減50%,充實到社區、街道和基層;交警要兼管路面治安,擁有了治安執法權;市一級巡警下放到各個區,由條線式巡邏變為市、區、所巡警共同巡邏的區塊式巡邏……

  這些措施的背後是哪些公安工作的現實困難?警務改革的原則又是什麼?將會帶來哪些變化?筆者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7月16日下午,“火爐”武漢烈日炎炎,家住漢陽區洲頭街長新社區的居民成女士因工作需要來到樓下的社區警務室,諮詢公安機關辦理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的手續,沒想到責任區民警王群打開電腦查詢後,當場就為她出具。

  “這麼方便啊!”成女士感嘆。

  現在,像成女士這樣切身感受到基層警務巨變的武漢市民越來越多了。市民發現,無論晝夜,“110”處警速度更快了,街頭巷尾警察、警車、警燈出現頻率更高了。而武漢警方的統計顯示,以往困擾基層、群眾頗有微詞的“小案”破案率低的情況也大為改觀,今年上半年,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倍增,搶劫、搶奪等刑事警情明顯下降。

  全時空動態布警力

  年內將在全市主要街道、路口陸續建立100個“警務綜合執勤平臺”和99個治安卡點

  漢口江灘公園是武漢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今年3月,一張很“萌”的“臉”現身此處——勝利街盧溝橋路路口,頭頂“四隻眼”,配有公安專網和無線警務終端、觸屏式警務公開查詢系統,飲水機、打氣筒、地圖、便民傘等設施的治安卡點車與另外4台警用巡邏車、摩托車,構成該市首個治安巡控警務綜合執勤平臺。試點兩個月,該平臺接處警2900余起,抓獲不法人員95名,沿江的警情下降了13%。警察多次利用它發現了周圍吸食毒品、攜帶麻果的嫌疑人。

  很快,這種便於24小時動態布警的街頭警務綜合執勤平臺在武漢三鎮鬧市區陸續現身。武漢警方稱,年內將在全市主要街道、路口陸續建立100個“警務綜合執勤平臺”和99個治安卡點,有了工作點的依託,更多的巡警、特警以及協警力量屯警街頭、快速出警將有保障。

  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武漢實有人口早已過千萬,現有2萬警力明顯不足。如何讓警察零距離、快速度、好狀態地現身街頭,成為關鍵點和難點。因此,此次警務改革把重點放在勤務模式及其配套設施上。

  武漢警方還首次推出“特警駐區”工作制,打造一線尖兵。駐區3個月,特警成功處理嚴重暴力案件7起。市局的巡警還下沉到區,三級巡控變為二級巡控。7月17日,首批派駐的市局巡警到位,市、區、派出所的巡邏警力首次全面整合,市級巡警與區、所巡邏勤務全面實行無縫對接,且由線性巡邏向網格巡控轉變。此外,交警大隊駐區工作正在推進中。交警兼管路面治安的同時,也擁有了治安執法權。

  到今年9月,該市將有3000余名巡、特警依託警務綜合服務站控制街面,2000余名駐區交警疏導交通、協管治安,2000余名便衣遍佈三鎮,遇有重大緊急警情,市局可充分運用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視頻、無線通訊等實現可視化、點對點調度。

  全面實施社區警務

  推動機關警力下沉基層,年內派出所將由6800余人增至8000余人,達到總警力的40%

  一直以來,公安基層工作條件有限,立功機會少,提拔機會更少,工作缺乏吸引力。“多年來自下而上涌向機關的動力,總比自上而下流向基層的動力大,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基層積極性的發揮和夯實基礎工作。”武漢市公安局長趙飛説。

  因此武漢市公安局此次做出兩個逆向“破冰”之舉——其一,遴選193名優秀青年民警,進入派出所所長人才庫,任命首批全部來自基層20名所長;其二,將基層工作經歷不足兩年以及自願奉獻到基層工作的機關民警,全部下沉到基層去。全市公安民警坐機關的人員精減50%,充實到社區、街道和基層。

  如何讓更多民警,尤其是青年民警對基層有信心?怎樣創造條件讓他們在社區有所作為?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武漢警方拿出一系列實施社區警務戰略的舉措。首先,推行社區民警駐責任區工作制,社區民警一切工作都在責任區內開展,早晚集中點名、參加大輪班備勤、參加破案任務的工作模式不再繼續。其次,設置合理的基層績效考核指標,為一線民警配備警務通、現場勘查設備和執法記錄儀等信息化裝備等。

  越來越多的社區民警作為最基礎的情報信息和服務群眾單元,真正被“定”在了社區。

  如轄區面積達11.9平方公里的洪山派出所,原來只有10個責任區民警。改革後,轄區35個小區、6個城中村被劃分為19個責任區,社區民警增至19名,佔全所總警力的47.5%,每個責任區再細分為3—5個網格後,民警及協警被“定”在67個網格上巡控走訪。

  結果一批有作為、有抱負的基層民警做出了突出成績,並引起關注和效倣。“這樣的工作機制其實有利於人才的涌現。”趙飛説。

  武漢市公安局政治處副處長王永峰透露,該局年內還要繼續推動機關警力下沉基層,要將派出所由6800余人增至8000余人,達到總警力的40%。為進一步夯實公安基礎,政策上將給予傾斜,在社區連續工作10年、15年和20年以上,符合職務晉陞條件,實績突出的派出所民警,優先解決處、科級職級待遇。

  減去“肥肉”練好“肌肉”

  機關“瘦身”,全市公安機關機構由49個精簡為40個,而刑事偵查等專業部門則做精做強

  這次改革還體現在機關“瘦身”上。此次全市公安機關機構由49個精簡為40個,市公安局內設機構由27個精簡為21個,直屬分局由9個精簡為6個,構建起大部制的格局;而另一方面,諸如刑事偵查、視頻偵查、網絡偵查等一些專業的拳頭部門則越做越精、越做越強,“從裝備、戰法,到破大案攻堅克難上越來越向國家級水平靠攏。”趙飛説,“瘦身”不僅要減去“肥肉”,還要練好“肌肉”,改革的目的正在於此。

  據具體負責改革的負責人透露,對於這次改革,從啟動到定下“大盤子”,武漢警方沒有給下屬的局、處、分局製作過多的統一“標準”和“規定動作”,更多的是還權于部門,以人民滿意的總目標,激勵市、區、所隊三級警隊內生動力的創造性,努力促成“公安工作科學發展、人民群眾全面受益、公安民警整體惠及”的“三贏”局面。“改革重在構建信息化條件下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人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該負責人説。

熱詞:

  • 警務改革
  • 瘦身
  • 麻果
  • 時空動態
  • 警務通
  • 肌肉
  • 巡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