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四省八名律師致信教育部要求增加高考大省招生比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6日 12: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東商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8名律師建議,加大高等教育資源的均衡度(資料片)

  北大在6大省招生總數不及北京一地

  四省八名律師致信教育部

  要求增加高考大省招生比

  在只有7.3萬人參加高考的北京市,北京大學的計劃招錄人數為614人。這一數字,在有82.5萬人報名參加高考的河南,變成了108人,在有55萬人參加高考的山東,則變成了72人……

  昨日,來自山東、河南、安徽、湖北四個高考大省的8名律師,聯合致信教育部,反映在京部屬高校在招生中存在嚴重地域歧視問題,建議教育部改革招生制度,取消高考戶籍限制,增加在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湖北等地的高等教育投資,並擴大在河南、山東、湖北、安徽等高考大省的招生名額。記者 陳學超

  北大在6省招生數

  不及北京一地

  在調查的15家位於北京的部屬高校招生計劃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地域歧視問題,有的甚至很嚴重。

  按照業已公佈的數據,作為高考大省,河南、山東、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今年分別有80.6萬、55萬、53.8萬、50.6萬、46.2萬、45.93萬人報名參加高考。6省總計報名參加高考人數332.13萬人。北京市今年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為:7.3萬人。6省報名參加高考人數為北京市的45.5倍。

  河南亞太人律師事務所常伯陽律師説,“我們蒐集了15家位於北京的部屬高校在河南、湖北、山東、四川、河北、安徽等幾個高考大省的招生計劃與北京的相對比,結果很讓我們失望和不解。”常伯陽介紹,在調查的15家位於北京的部屬高校招生計劃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地域歧視問題,有的甚至很嚴重。

  如北京大學,按照官方網站公佈的分省招生計劃統計,其在北京本地計劃招生614名(含文理科醫學部),而在河南則僅僅招錄108名,在安徽只計劃招錄45名。在上述6省,北大計劃招生總人數為409人,遠不及北京一地計劃招生人數。

  同樣的情況還存在於清華大學,該校在北京計劃招生203名,在河北、安徽分別只計劃招錄54名和65名。

  再如中央財經大學在北京的招生計劃是268名,而在河南只計劃招生104名,在湖北的招生計劃只有64名。

  高教優質資源

  分佈嚴重不均

  教育資源嚴重向北京等城市傾斜,而這些高校招生存在嚴重的本土化傾向,對高考大省考生存在不公。

  濟南律師劉書慶也發現了高考招生計劃中存在的不公。除了招生人數上的極度不均,上述6省高等教育優質資源之稀缺同樣讓他感到震驚。

  “山東每年都有如此之多的考生報考,名額卻又那麼少,怎麼都讓人想不明白。”劉書慶説,“同時讓人疑惑的是,這些地方的高等教育優質資源卻又少的可憐。”

  “根據去年3月底教育部網站上公開的‘985工程'大學各地分佈情況來看,北京有8所,而河南和河北則一所都沒有。優質教育資源分配嚴重失衡,高考人數多的地方少的可憐或者根本沒有,而參加高考人數少的地方卻有很多。”教育資源嚴重向北京等城市傾斜,而這些高校招生存在嚴重的本土化傾向,減少了高考大省考生上名牌學校、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對這些考生存在嚴重不公。

  劉書慶説:“現在面對就業環境激烈的競爭局面,考生已經不是滿足於有學上,而是要上好學校。尤其是‘985'和‘211'這樣的高校。但山東河南等高考大省這樣的高校很稀缺,這些學校的招生名額對山東河南等地方的又很少,對我們本地的考生很不公平。”

  忽略人口因素

  招生計劃難讓人信服

  雖然人口因素不是制定高考招生計劃時考慮的唯一因素,但如果忽略人口因素制定的高考招生計劃的公平性很難保證且難讓人信服。

  聯名信發起人之一、安徽律師鄭繼能認為,“雖然人口因素不是制定高考招生計劃時考慮的唯一因素,但如果忽略人口因素制定的高考招生計劃的公平性很難保證且難讓人信服。”

  “招生比例的嚴重失衡與憲法精神相悖。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此處的平等不僅僅指法律制定、法律適用的平等,也指任何公權力機關都不能通過任何形式對公民予以任何沒有正當理由的不公平對待”。招生比例的顯著差異也違反了我國《教育法》第九條,“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産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的規定。

  常伯陽律師認為,部屬高校不是北京人民的大學,而是由全國人民納稅、中央財政撥付教育資金,是全國人民的大學。部屬高校招生不應該“照顧”北京,而歧視其它地方。

  因此,8名律師在聯名信中建議:在現有的招生體制未改革之前,教育部應該對各高校提交的招生計劃嚴格審查,應該擴大在高考大省的招生名額,從而確保各高校在全國的招生應參照考生數量等因素確保招生比例均衡。同時應加大對高等教育資源匱乏地方的財政、師資投入,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建議信還認為,應該取消高考的戶籍限制,早日出臺異地高考方案,促進高考公平。

  15名學者曾上書

  取消高考戶籍限制

  早在今年5月,就有來自北大、清華、社科院等單位的15位學者上書國務院、教育部,請求取消高考戶籍限制,“切實推進教育與社會公平改革”。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亦在15學者之列。《經濟觀察報》的報道稱,他在其研究課題“大學招生與憲法平等”中得出結論,廣東、安徽考生考進北大的概率只有北京孩子的1%。換個角度理解,北大對廣東、安徽學生設置的門檻比北京考生整整高了100倍。

  張千帆認為,重點高校分佈不均及高校招生中普遍的地方保護主義是造成目前區域失衡的主要原因。“北大的招生方案也不是最糟糕的。”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在對其他全國性大學的調查中,研究者發現,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為本地考生保留的指標高達50%。以2009年的招生為例,復旦在上海市投放的招生指標高達每萬名考生117.1名,在浙江則是5.2名,在北京4.2名,全國平均2.2名,而在山東、山西、廣東、內蒙古等10個省區投放的招生指標都在1名以下。上海考生進復旦的機會是全國平均的53倍、山東考生的274倍、內蒙古考生的288倍。

  為此,15名學者在聯名簽署的“關於提請國務院審查並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的建議”中建議:立即廢止教育部關於高考戶籍限制的規定,並要求教育部將高考報名條件改為考生的學籍所在地,並最終完全取消大學招生的地域歧視,實行公正平等的大學招生與考試製度。(注:數據依據北大招生網公佈的2012年分省來源計劃進行統計)

熱詞:

  • 高考招生計劃
  • 教育部網站
  • 高考報名
  • 省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