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大小語種分數線"男女有別" 歧視女生還是拯救男孩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4日 0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11日,高考提前批錄取結束。在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中,中國人民大學的小語種專業劃線方式引起關注:錄取分數線“男女有別”。在北京,文科的男生分數線為601分,女生分數線為614分,比男生高出13分;理科男女線則均為644分。

  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起爭議。有觀點認為,“男女有別”的分數線是性別歧視,會減少女生的錄取機會,侵害了女生權益;有人則認為,這是為了拯救中國高校的“男孩危機”,是無奈之舉。

  事實上,人大並非第一家按性別劃定高考分數線的高校。在2005年,北京大學也曾因在小語種專業高考招生中,區分男女設置分數線,引起爭議。

  中國人民大學招辦主任李向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提前批招生中文科男女分數線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計劃內的7個招生名額以外,又增加了3個計劃外的男生名額。“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了調整男女比例”,他表示,如果不劃分的話,外語類專業女生所佔的比例過大,不利於教學和學生的發展。而教育部的政策規定,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時是禁止區分男女劃線的,因此選擇了在提前批錄取時進行調整。

  近年來,在中國高校中,從文科類院校到綜合性大學,都開始普遍出現“陰盛陽衰”現象。從1999年至2008年,高考狀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1957年,全國普通高校的本專科學生中,女生佔總數的23.2%;1980年,恢復高考3年之後,女生仍只佔23.4%。而1995年至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卻由35.4%升至45.7%,2007年,新入學的女生比重首次超過男生,達到52.9%。2010年,考上大學的女生數量比男生多33萬。

  其中,文科類專業的性別失衡問題更為嚴重,外語類專業更是“女多男少”的代名詞。有人曾用“女生一片、男生一點”來形容高校文科專業的課堂。上海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李基安曾在2009年的一次會議上透露,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級學生的女生比例達到83%。

  性別失衡給高校的教學和管理都帶來了難題。有文科專業教師抱怨,在女生過多的班級環境中,教學會受到影響,特別是課堂討論,缺少了男性思維和聲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效果。而更大的問題表現在就業上,女多男少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就業劣勢。

  據了解,在世界一流大學的本科生中,男生的數量卻普遍略超過女生,高校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維持相對均衡的男女比例。在美國,有的大學會在招生網站上註明——我們學校漂亮女生多,很容易找到女朋友。學校希望以此來吸引男生報考。

  復旦大學的有關招生負責人表示,從復旦學生的整體比例來看,也是女生略超過男生,且表現為通過高考招進來的女生較多,通過自主招生招進來的男生較多。該負責人認為,這主要是由於自主招生對於知識面和綜合素質的要求非常高,而高考的考查方式則偏精細。一般來説,男生的興趣點、知識面較為廣闊,女生則往往能夠在考試中取得較高的分數。

  這位負責人介紹,復旦正在參考國外大學的方式,比如在新聞學院等女生較多的院係,給理科學生創造在大二、大三轉專業進入新聞學院的機會。他認為,造成大學女多男少的原因主要是基礎教育過分強調機械化訓練,但不能用錯誤的方法改變這種趨勢。“國家給了大學自主招生的權力,就應該遵循科學的規律,用科學的方法來引導招生,而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

  不過,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提前批分男女劃分數線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因為提前批錄取本身包含很多特殊的院校和專業,區分男女劃線的現象早已存在,如一些軍事類、航海類院校只招男生或男生佔絕對多數,而護理專業、空乘專業以往都只招女生,近年來根據發展的需求,也開始招收男生,“這不是性別歧視,而是由專業的特殊性、不同行業的需求所決定的。”

  熊丙奇認為,此次人大在小語種專業提前批招生上區分男女劃分數線,是在招生計劃公佈時就決定的,不存在不公平;這也是由具體情況決定的,與報考情況、辦學定位、培養方向都有關。小語種的就業面也比較窄,如果招的全是女生,就業時往往難以平衡,因為用人單位也需要一些男性。

  本報北京7月13日電

熱詞:

  • 男生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辦學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