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南海研究院院長提出兩岸加強南海合作六建議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0日 15: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海口7月10日電 (記者 關向東 王子謙)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10日在海口召開的“第十屆海峽兩岸南海問題學術研討會”上,提議兩岸在六方面加強南海合作。

  一是加強兩岸學界在南海科考、資料調查等領域的合作。他介紹説,大陸最先進的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已經下水,重點研究工作是進行東海和南海,尤其是南海深水區域的科學考察研究。他建議可邀請台灣科研人員上船,進行南海深水區的資源調查、海洋環流、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提升兩岸在海洋綜合研究領域的科研實力。

  二是兩岸可以開展南海漁民救助領域的合作。近年來南海問題屢屢以漁業糾紛為主要表現形式,特別是黃岩島事件中,菲律賓出動軍艦襲擾正常作業的海南漁民,導致事態升級。他介紹説,2009年9月,福建省和台灣的相關部門簽署了《海峽兩岸海洋與漁業學術交流與合作意向書》,雙方同意在台灣海峽進行漁業養護與管理,由此邁出了兩岸漁業合作的第一步。兩岸可將上述協議和共識擴展運用到南海,大陸進駐的南沙美濟礁地理位置位於南沙南部,其漁業設施可為遠航南沙捕魚作業的台灣漁民提供方便。此外,兩岸還考慮在太平島、西沙群島、東沙島設立漁民救助機制,利用這些島嶼在地理上分佈較為均勻的優勢,為兩岸漁民提供及時、方便的救助。

  三是加強兩岸學界在南海生態環保、生物多樣性調查以及南海水下考古等領域的合作。南海海洋環境面臨惡化的趨勢,海洋生態環境不同程度地存在退化,人類活動比海洋油氣開發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日益顯著,台灣方面設立了“東沙環礁公園”,並提出在南沙太平島設立“海洋公園”的構想。兩岸可在這一領域展開闔作,通過環境保護宣示主權和維護海洋權益,還可以結合豪華郵輪開展“一程多站”遊,將三亞、高雄、東沙島、永興島納入行程。

  四是兩岸南海油氣開發領域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應力爭在南海北部聯合開發區域獲得突破,並擴大合作領域和範圍。台灣“中油”在南沙太平島附近海域申請了礦區,總面積13.8萬平方公里。近期,中海油已在南海中南部海域公佈了9個對外招標區塊,總面積16萬多平方公里。兩岸可適時將南海油氣開發合作拓展到南海中南部海域,特別是南沙海域,實現兩岸的共同經濟利益,共同提升技術水平。

  五是可考慮借鑒北海或者墨西哥灣海上溢油監測和通報機制,構建台灣海峽和南海東北區域海域海上溢油事故快速應急反應與合作機制,共同維護航道的暢通與生態環境安全。同時,也有必要構建這一區域的海上航行安全和搜救、救災合作機制。

  六是探討構建兩岸南海事務性工作的溝通聯絡機制。吳士存表示,兩岸有關部門已經建立起海上執法聯絡協調機制。面對南海的複雜化態勢,兩岸可以建立“兩岸南海事務性合作”機制,開展海上執法,打擊海盜、處理漁業糾紛等合作。大陸漁政、海監部門與台灣“海巡署”可探討開展聯合巡邏。充分發揮海峽兩岸在南海所佔島礁地理位置的優勢,聯手在美濟礁、太平島、東沙島建立南海航道監測機制,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共同維護南海航道安全。加強兩岸在南海海上救撈方面的合作,統合兩岸在南海水域的航船安全信息,將兩岸24小時海難通聯擴展至南海海域,發揮相互支援救難的作用。

  海峽兩岸南海問題民間學術論壇成立於2002年,中國南海研究院與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分別作為兩岸&&單位,已在瓊臺兩地輪流主辦了九屆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有來自海峽兩岸的50多位學者參加。(完)

熱詞:

  • 南沙太平島
  • 海洋油氣開發
  • 合作機制
  • 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