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媒體稱性別比長期嚴重失衡成社會背負“高利貸”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1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唐志順繪

  根源在於重男輕女傳統觀念

  “女孩失蹤”的背後,隱藏著一個由孕婦、仲介、醫護人員組成的産業鏈,提供從非法鑒定胎兒性別到引産的“一條龍”服務

  我國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已經上千年了,為什麼近30年才出現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B超普及是出生人口性別比嚴重失衡的直接誘因。”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説,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韓國、日本、中國等具有男孩偏好的亞洲國家或地區在生育率下降過程中,普遍出現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因為那時B超設備開始普及。許多人懷孕4個月後,經B超鑒定胎兒性別,男胎保留,女胎引産,造成人為的“女孩失蹤”現象。

  28歲的符梅是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居民。日前,懷孕4個月的她悄悄去該市那大鎮大通路一家個體診所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得知是女嬰後,她做了引産手術。手術時,符梅大出血,被送醫搶救。警方事後查明,給符梅實施“兩非”的李某,是湖北天門市人,2005年以來一直從事“兩非”行為,多次被抓,屢教不改。

  “兩非”是指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

  翟振武説,我國“女孩失蹤”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兩非”黑市,由孕婦、仲介、醫護人員組成産業鏈,提供從非法鑒定胎兒性別到引産的“一條龍”服務。高額利潤讓這個地下網絡越織越密,加入進來的不僅有農民、個體醫生,甚至還有正規醫務人員。

  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突出反映在農村。傳統觀點認為,農村的男孩偏好是為了解決勞動力、增加收入和養老。然而,一項對欠發達地區人口問題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經濟貢獻方面,生男不比生女強。而在我國沿海等富裕起來的地區,發達的經濟條件和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並未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攀升的勢頭。

  “不能將男孩偏好簡單地歸結為經濟問題,根子在於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翟振武説,在許多人眼裏,生男生女是繼嗣問題,也是“面子”問題。在一些家族、宗族觀念嚴重的地區,兒子能提高母親的家庭和社會地位,生男孩意味著家族香火不斷,意味著家族勢力的強盛。

  “男女不平等帶來的性別差異因素,也是男孩偏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楊菊華表示,目前,我國婦女除了教育程度增長的幅度基本趕上男性外,經濟、政治等其他指標都明顯落後於男性。

  嚴厲打擊技術“越軌”

  建立14周以上終止妊娠手術審批制度、B超使用管理制度,推行引産和分娩實名制,加強終止妊娠藥物管理

  “性別比長期嚴重失衡,是社會背負的‘高利貸'。在災難爆發前排除危情,是百年大計。”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暨重點治理年工作會議上,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王俠表示,遏制出生性別比長期偏高勢頭,當務之急是打擊技術“越軌”,“治標”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依法查處“兩非”行為。

  去年8月開始,國家人口計生委聯合公安部、衛生部等六部門,開展了為期8個月的“兩非”專項整治行動。日前,六部門再次聯合發文,確定2012年為“出生人口性別比重點治理年”。

  海南省儋州市西聯農場孕婦藍某懷孕6個多月,想知道胎兒性別,通過電話與唐某取得聯絡。去年7月10日上午11時許,唐某開著一輛奇瑞牌小轎車,將藍某接到自己家中,從挂包裏拿出一台筆記本“B超”,給藍某做檢查,告知她懷的是女孩。當唐某收取330元鑒定費時,被跟蹤而來的執法人員抓獲。

  據查,唐某是儋州市國營新盈農場人,1999年從衛校畢業。曾因從事“兩非”行為被抓,以非法行醫罪被判有期徒刑。兩年前刑滿釋放。之後,他購買小型“B超”,配備作案車輛,變本加厲地從事“兩非”活動。

  “在相關職能部門的強力打擊下,‘兩非'行為變得更為隱蔽。”海南省人口計生委主任隋枝葉介紹説,不法分子的儀器和交通工具更加先進,手段更加多樣,防偵查能力增強,加大了“兩非”案件的“取證難”和“執法難”。

  儋州市衛生局要求,凡是開展B超檢查業務的醫療機構必須安裝“全球眼”。全市15家醫療機構的20台“全球眼”遠程監控終端設在市衛生監督所,由該所對被監控單位全天候實時監控,視頻存儲可供取證。

  江西省湖口縣把查找線索作為查處“兩非”案件的突破口。他們重點排查已領取再生一胎證後孕情無故消失、孕14周以上才申報辦理再生一胎、已領取生育證長期無孕情、懷孕超期未申報出生等對象,從中追查案件線索11條。推行“1名鄉幹部+1名村幹部+1名組幹部”對一名懷孕對象的跟蹤服務。對縣內居住孕婦,每月上門訪視一次;對外出務工孕婦,每月上網視頻一次。發現不正常情況及時上報,從中挖掘5條案件線索。

  解決“兩非”案件“執法難”,需要頂住壓力,違法必究。湖口縣在處理公立醫院黃某、余某“兩非”案時,遭遇説情、干擾甚至恐嚇的壓力和阻力。縣委、縣政府態度堅決,排除干擾,對兩位涉案人員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依法吊銷執業醫師資格證,産生了震懾效果。

  目前,各地普遍建立了誡勉約談和問責制度、出生人口實名登記制度、14周以上終止妊娠手術審批制度、B超使用管理制度、終止妊娠藥物銷售使用管理制度、“兩非”案件有獎舉報制度等,建立了跨部門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效工作機制。

  “治本”在於提升女性地位

  通過建立有利於女孩健康成長的行為約束機制、利益導向機制,改善女孩生存環境,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繼續升高勢頭

  治理性別比偏高,僅靠打擊難以除根。目前,我國正著力構建約束型和利益導向型相結合的綜合治理體系。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家人口計生委在全國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幸福工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等專項活動,對獨生子女戶、雙女戶給予養老保障,讓百姓覺得生女孩不吃虧。尤其是2003年以來開展的“關愛女孩行動”,通過建立有利於女孩健康成長的行為約束機制、利益導向機制,改善女孩生存環境,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繼續升高勢頭。近些年,國家推行農村養老保障制度,提高家庭和社會養老保障能力,從物質保障上和觀念上推進重男輕女思想的轉變。

  “現在一提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人們就想到‘娶妻難'和‘光棍'問題。其實,這是從男性為中心的視角考量問題。”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實質上是女性發展權益問題。由於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以及現行的一些政策因素影響,兩性之間顯性和隱性的資源獲得不公現象十分普遍,女性的弱勢地位依舊明顯。因此,提升女性的社會地位,才是“治本”之策。

  2009年,在中央黨校課題組指導下,河南省登封市在大冶鎮周山村進行出生性別比治理試點,從婚嫁習俗、村民身份、資源分配入手,把男女平等的內容寫入村規民約,保障了婦女政治經濟待遇。群眾對“男到女家落戶”和“女孩也是傳後人”的認同率逐步提高。截至2011年底,該市98.5%的行政村修改了村規民約,極大地提高了女性社會地位。如在推薦入黨、選舉各級代表委員中,女性比例爭取達到50%。當選村組幹部以及其他村民議事機構,女性比例不低於1/3。

  陜西省近年來探索“柔性治理”方式,將治理關口前移,以利益和觀念為引導,加強對生育過程控制。該省將獨生子女保健費提高到每人每月10元;放棄二胎生育的父母給予不低於4000元的獎勵;將農村獨生子女父母享受獎勵扶助的年齡提前到55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再分配集體資産收益時,獨生子女戶增加一人份額,雙女戶增加半人份額;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減免父母和子女個人繳納費用,提高單病種報銷比例。(記者 李曉宏)

熱詞:

  • 性別比
  • 失衡
  • 高利貸
  • 性別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