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萬人民調:71.8%受訪者確認身邊遍存習慣性質疑者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04: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久前,一名來自江西德安縣的網友發帖稱,經常看到縣城管執法局局長在街上撿垃圾。帖子發出後,有網友力挺,稱局長&&做環衛工作值得肯定;也有網友直接對此表示質疑,認為這就是在作秀,並非當事人心甘情願。漫畫:畢傳國

  不久前,魯若晴這個名字在媒體報道中頻繁出現。這個23歲的青島女孩年初被確診患有白血病後,在微博中記錄抗癌故事。然而,一些網友懷疑她是網絡炒作者虛構的人物。一些媒體和網友甚至宣稱,最初向大家介紹魯若晴抗癌故事的人在炒作中獲利。最後經媒體實地探訪證實,魯若晴確有其人,相關質疑完全無中生有。

  近年來,“質疑”似乎成了許多人的一種習慣。一聽説有年輕幹部被提拔,立刻就懷疑是“官二代”;一看到有人不計回報地做好事,就質疑是在作秀……許多人感嘆,當大家都習慣性質疑時,我們社會原本就不多的信任,也被蠶食得所剩無幾。

  近期,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網,對10709人進行的調查顯示,71.8%的受訪者確認身邊普遍存在習慣性質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習慣性質疑症”。

  “無端卻堅定的習慣性質疑可能阻礙人們的行善之路”

  公眾首次接觸魯若晴事件的時是什麼反應?調查顯示,39.7%的受訪者坦言自己懷疑過其真實性,28.0%的人沒有懷疑過;32.3%的人表示不知道這個新聞。

  上海年輕白領許永是個“微博控”。他告訴記者,在看到朋友轉發關於魯若晴的微博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不是又一個想炒作出名的人?“網絡上類似的炒作太多了,所以習慣性地選擇不相信。”

  許永説,周圍很多人都有“習慣性質疑症”,特別是在微博上,人們似乎時刻保持警惕,不敢輕易被感動,生怕被欺騙。“狼來了的故事發生太多次了,傻子才敢輕易相信。”

  去年,河南商丘一名男子每天攜妻子以撿垃圾的方式晨練,被網友稱為“街凈哥”。這本來是一件值得讚揚的好事,但遺憾的是,當得知這名男子是一名官員時,不少人便開始質疑,“作秀炒作論”甚囂塵上。

  前段時間,在甘肅省武威市面向全國的公開選拔中,1989年出生、工作剛剛半年的清華大學畢業生焦三牛,擬被破格選拔為副縣級的武威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消息一齣,類似“火箭幹部”、“蘿蔔招聘”、“富二代”、“官二代”之類的質疑聲便頻繁出現在網上。最後,相關部門公佈了嚴格而透明的選任程序,人們心中的“黑幕”疑慮才逐漸消除。

  “質疑的確在我們社會中形成了一種氣氛。”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表示,有些質疑並不是壞事,哲學家也常常質疑,但問題是,有一種習慣性質疑是不假思索、本能反應的、且不管後來披露的證據如何,都堅持不變的質疑。這類質疑總是從負面去猜測別人的動機,比如,一看到某人做好事,就認定別人在“炒作”,這種無端卻堅定的習慣性質疑,可能阻礙人們的行善之路。

  “如今作為我們社會寶貴資産的信任常被任意破壞”

  為什麼人們會習慣性質疑?調查中,排在首位的原因是“社會上炒作太多,不敢輕易相信”(65.6%);緊接著是“社會出現信任危機,不再相信高尚和純真”(63.8%)。

  其他原因還有“許多質疑最終被證實是真的”(36.3%)、“人們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凡事想最壞”(32.2%)、“一部分人誤導公眾的結果”(30.2%)等。

  “習慣性質疑反映出當前人們對真實信息的一種焦慮,不知如何辨別真假。”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楊波表示,習慣性質疑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源於與事實相關的信息不透明。當前社會部分公權力機構或社會名人在表述真相時缺乏公信力,因此人們覺得幾乎沒有什麼可信的東西。人們選擇質疑,是害怕被欺騙。

  何懷宏指出,現代社會本身就是一個不那麼相信權威、比較崇尚懷疑的社會。如今作為我們社會寶貴資産的信任,常被任意破壞——包括濫用人們信任的那種破壞。當一個人受過騙後,自然就不那麼輕信其他的人和事了。

  社會學者艾君認為,習慣性質疑是社會轉型期的必然現象。一個社會越來越開放、民主,其質疑聲就會越來越多,這是公民素質提高的體現,也是民主化進程中公民言論自由越來越受到保障的客觀表現。

  “但是,習慣性質疑現象的出現,也折射出我們社會正在經歷一場信任危機。”艾君指出,當前整個社會管理透明度不夠,尤其在一些公共事件上。一方面,相關組織表現得不夠透明或根本就不想透明;另一方面,民眾參與管理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日益高漲。在這兩者的多次激烈碰撞中,習慣性質疑也就有了生存空間。

  62.6%受訪者擔心習慣性質疑可能消減生活中的溫暖和善意

  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吳睿説,在學習上,經常質疑有助於獲得真知。但對待一些人或事,習慣性質疑容易讓我們失去理智,變得冷漠。“有時打招呼想問路,有些人會用戒備的目光看著我,或者還沒開口人就走開了。如果每個人都習慣性質疑,將來誰還會去選擇相信?”

  調查顯示,32.5%的受訪者認為習慣性質疑弊大於利,22.6%的人認為利大於弊,21.8%的人認為利弊相當。

  62.6%的人擔心,習慣性質疑容易使人不經思考就對事物形成“偏見”,破壞社會信任氛圍,消減生活中的溫暖和善意。

  “理性質疑並非謠言的製造者,而習慣性質疑也未必就是真實民意。”艾君表示,在社會轉型期中,破壞公信力容易,建立公信力難。所以政府等相關機構在面對公眾習慣性質疑時,不能只抱有將事草草擺平的心態,而要以人為本,以負責的態度探究真實民意,相信公眾的理性,處理好、回答好民眾質疑,消解無端的、不理性的質疑,打造自己的公信力。

  “社會需要理性民意,而理性民意是以道德、法律為基礎的。如果民意失去理性,失去道德和法律基礎,只剩下習慣性質疑,其帶給社會的傷害將難以估量。”艾君説。

  何懷宏指出,對公權力多質疑有一定道理,但在質疑不掌握權力的普通人時,就應當謹慎,以免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且,無論何種質疑,最後都還是要服從事實和證據,而非固執己見。

  “公眾應學會區分公私領域,分清必要的監督、合理的質疑與非必要的、隨意猜測別人動機的質疑之間的區別。”何懷宏説,質疑是為了求真、求信,但如果在面對事實證據時還頑固地不相信,繼續無端質疑,這樣的質疑只會離“真”和“信”越來越遠,最終社會上的普通人也將慢慢喪失信任的能力。

熱詞:

  • 萬人民調
  • 習慣性質疑者
  • 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