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港交所:提速人民幣國際化 做內地金融改革排頭兵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5日 0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香港6月24日電 題:香港交易所:“三管齊下”提速人民幣國際化 願做內地金融改革“排頭兵”

  中新社記者 江家岱

  “未來10年,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將超過當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香港可從股票、衍生品及商品期貨‘三管齊下'建設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交易所高級總監兼內地業務發展部主管楊秋梅對中新社記者説出了她的心聲。

  回歸15年,香港IPO市場見證了源源不斷的國企上市潮,從早期的中國移動、中國海洋石油,到2010年最後一家國有銀行農業銀行完成IPO,不僅使得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由2萬億港元增長至21萬億港元,更創下2010年8500億港元的創紀錄集資額。

  但無可否認,光輝歲月已鄰近尾聲,內地活水正“逐漸枯竭”;今年以來,區區32億美元的融資額只名列全球第七,要想連續第4年蟬聯全球IPO冠軍看來已是一種奢望。

  “人民幣國際化就是港交所的未來。”楊秋梅坦言,上市推廣的熱潮已成過去式,但由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才“剛上路”。首先,場外OTC結算中心將在年內正式啟用,為人民幣産品清算打下基礎;人民幣外匯期貨最快9月即可問世;隨時登場的人民幣股票將正式激活離岸人民幣資金循環,而以人民幣定價的商品期貨交易最終會完善整個投資平臺。她形容説,“未來只要提到人民幣,全球非港交所莫屬”。

  15日,港交所在最後時刻擊敗美國洲際交易所,成功收購全球最大的貴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興奮之餘,楊秋梅更意識到了肩上的擔子。她表示,今後LME的金屬期貨合約可直接在港交所掛牌,並採用人民幣交易,將大大減低內地企業的風險成本;香港亦有望成為亞洲時區內最主要的商品交易中心之一。

  如果説人民幣是港交所的未來,加速融入內地市場就是一條捷徑。近年來,港交所分別與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等6家內地交易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年初,香港正式宣佈與上海及深圳交易所成立合資公司,總部設于香港。楊秋梅透露,正在研究集合上海、深圳以及香港的大中國指數。她表示,新指數的推出將顯著提升中國指數産品在全球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港交所預期內地資金將會促進香港市場大擴容,使香港成為未來世界上最重要的財富管理中心之一。“無論是跨境ETF,還是RQFII,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都可能因此而翻番。”楊秋梅預計,內地將逐漸放開資本項目管制,香港必須為任何形式的“直通車”做好準備。

  作為前中國證監會基金部副主任,楊秋梅展望內地逐步開放資本管制,深化金融創新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洪流;香港擁有天然的制度優勢,正所謂“有香港,我放心”。當決策者設計金融改革時,香港既是“排頭兵”,也是中國走向自由市場的最先受益者。(完)

熱詞:

  • 港交所
  • 排頭兵
  • 人民幣國際化
  • 金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