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懸崖上喜見四隻黑鸛寶寶 被稱為鳥類大熊貓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16: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野保隊員繫上保護繩,下到懸崖邊拍攝。

黑鸛四兄弟在巢裏暢想未來。

  昨天,記者從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獲悉,在拒馬河260米高的懸崖上,他們常年監測的一處黑鸛巢穴中有了重大發現,4隻剛剛孵化不久的黑鸛幼鳥全部成活。而此前,若能發現一隻成功孵化的幼鳥就已經十分罕見。黑鸛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稱作是鳥類中的“大熊貓”。全國目前現存僅兩千余只,在北京房山十渡拒馬河流域生活的有大約40余只。因為野生黑鸛的巢穴建得十分隱蔽,極難被發現,所以多年來人們對它的研究一直很少。

  懸崖上喜見四隻雛鳥

  加入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CS的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在房山拒馬河設置了一座保護總站,多年致力於尋找野生黑鸛棲息地。2010年5月,本報曾報道了黑豹野保站在拒馬河一處285米的懸崖上首次發現黑鸛巢穴,並用相機記錄下黑鸛幼鳥的珍貴照片後,整個野生動物保護界為之轟動。

  昨天下午,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興奮地告訴記者,在拒馬河流域,這次發現4隻幼鳥的巢穴,是一處他們常年監測的巢穴,位於一座260米的懸崖之上。

  每年3至7月是黑鸛的繁殖期。今年3月,在一次上山日常巡護中,李理和隊員們在拒馬河畔發現一隻黑鸛正在往巢穴中運送樹枝,“這説明這個巢穴的黑鸛馬上就要産蛋了,我們發現後興奮不已。”

  黑鸛每年都要對巢穴重新進行修補。到了4月,隊員們又觀測到這只黑鸛正在求偶,並修補巢穴。

  整個5月,隊員們對這個巢穴的觀察不敢放鬆絲毫。他們發現,黑鸛進出巢穴的次數相比前兩個月有所增加,“我們知道黑鸛已經開始孵化了,正在喂小黑鸛。”李理説,雖然他們每天都會用高倍專業望遠鏡遠眺巢穴,併發現巢穴中有小黑鸛的身影,可巢中究竟有幾隻小鳥?黑鸛和小鳥的生存狀態如何?為了準備記錄它們,進入6月,李理和隊員們決定冒險登崖進行近距離觀察和拍攝。

  讓人驚喜萬分的是,此次,李理和隊員們在這處距離地面260米的懸崖上共發現了4隻成活的野生黑鸛幼鳥。這在他們多年的監測巡護中尚屬首次,在全國也不多見。

  黑鸛通常一窩只産一至兩隻幼鳥,最多不過四隻,但即便産下四隻,也會因食物缺乏、黑鸛大鳥不負責任等種種原因無法全部存活。這次發現的四隻幼鳥能全活下來,他們分析與黑鸛媽媽的“盡心盡責”分不開。

  翻山越嶺拍到珍貴畫面

  根據多年的監測,大家發現黑鸛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在築巢時,通常會選擇一處在懸崖邊能遮風擋雨、又人跡罕至的岩石裂痕。

  李理説,他們第一次登崖拍攝是在6月2日。當天,他和幾名隊員帶上攀登和拍攝的工具,來到了早已觀測多日的黑鸛巢穴所在的山崖,做好準備工作後,他們開始攀登。因為去年河水沖毀了部分道路,原先上山的標記全部丟失,李理和隊員們只能另辟蹊徑,找一條上山的新路。

  拒馬河流域附近的山峰屬喀斯特地貌特徵,山路險峻異常,一側是萬丈懸崖,一側是荊棘橫生,爬山過程中,有著常年戶外經驗的隊員們還迷了兩次路,最後花費4個多小時,翻過了兩道山梁後才終於到達山頂。他們在270米處的懸崖邊停下,並將偽裝的觀測帳篷搭在距離黑鸛巢穴30米遠的地方,用專業相機記錄下小黑鸛的一舉一動。

  “我們看到了黑鸛巢穴,巢穴中有四隻可愛的小黑鸛,兩隻臥著,兩隻站著,他們看起來懶洋洋的,可能正在休息。黑鸛爸爸媽媽此時不在窩中,應該是覓食去了,為了不驚擾它們,我們藏到附近的樹林中,用樹葉把鏡頭掩蓋起來拍攝下了這珍貴的資料。”李理説。

  在李理的胳膊上,到處都是被荊棘劃傷的傷痕。“這都算不上小傷,每個人身上都有。而且,我們每次上山都會招一身的山虱。野外巡護在外人眼中的確看上去很美,但是背後真是有太多的不易。”

熱詞:

  • 黑鸛
  • 大熊貓
  • 懸崖
  • WCS
  • 鳥類
  • 李理
  • 巢穴
  • 隊員
  • 拒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