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我國能源發展矚目 為祖國經濟騰飛提供能源保障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05: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改革開放極大解放了生産力,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能源、交通基礎設施曾經是影響經濟發展的兩個制約瓶頸,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間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緊迫狀況。過去的5年是我國能源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時期,我國迅速崛起為世界能源大國,一次能源生産總量和消費總量都躍居為世界首位,在國際能源事務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明顯提升,能源安全供應能力顯著增強,新能源異軍突起,能源結構和生産力佈局明顯優化,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裝備水平長足進步,能源走出去取得歷史性突破。能源領域的改革穩步推進,科學發展的理念日益深入。我國能源無論在量還是質上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一、供應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一次能源生産總量從“十五”末的21.6億噸標準煤上升到2010年的29.6億噸,2011年達到31.8億噸,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從23.6億噸標準煤上升到2010年的32.5億噸,2011年達到34.8億噸標準煤,能源生産消費總量超過了美國。

  2010年全國原煤産量32億噸,是2005年的1.5倍。重點建設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産量達28億噸,佔全國煤炭産量的87.5%,生産集中度大大提高。

  “十一五”期間新增電力裝機超過4.3億千瓦,5年完成了前50年的裝機量,這是世界電力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2011年全國裝機容量達到10.5億千瓦,居世界第二位。全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達到43萬公里,變電容量19.6億千伏安,分別是2005年的1.7倍和2.4倍,技術上也居於世界先進水平。實現了包括新疆、西藏、海南在內的全國聯網,電網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

  原油産量穩定在1.9億—2億噸左右,是世界第五大産油國,其中海上油氣年産量超過5000萬噸油當量,再造了一個海上大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5億噸/年,千萬噸級煉廠達到17座。全國原油和成品油管道總長度達到3.7萬公里,比“十五”末增長85%。新發現南泥灣等63個油田,新增國內石油地質探明儲量42億噸。

  2010年天然氣産量948億立方米,消費量1075億立方米,分別是2005年的1.9倍和2.6倍,新增天然氣地質探明儲量2.5萬億立方米。2011年生産量1030億立方米,消費量1240億立方米。中亞天然氣管道建成,實現與西氣東輸管道相連,西氣東輸二線已開始向湖南、江西、廣州、深圳供氣,並有望實現今年底向香港供氣。全國3億多人口用上了西氣東輸天然氣。天然氣管道總長度超過4萬公里。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開始起步,煤層氣抽採利用量超過32億立方米。

  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從無到有,一期鎮海、岙山、青島、大連4個儲備基地建成並實現滿儲,二期獨山子、蘭州、黃島等基地相繼開工並陸續建成。

  二、能源結構不斷優化,清潔能源異軍突起

  電力工業上大壓小成績顯著。2005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十一五”關停50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經過不懈努力,推行上大壓小政策,到2010年底累計關停了小火電機組7500萬千瓦,超額完成了任務。2005年全國在役火電機組中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不到一半,2010年末提高到70%以上,其中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有33台。每千瓦時煤耗從370克下降到330克,僅此一項節約原煤超過3億噸。我國火電機組的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整頓關閉小煤礦,煤炭産業集中度提高。山西省率先拉開煤炭整合大幕,河南、貴州、山東等省推進煤礦企業強強聯合兼併重組,寧夏、內蒙古聯手打造寧東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5年全國關閉小煤礦9000多處,淘汰落後産能4.5億噸/年,形成神華等5家億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淮南、潞安等9家5000萬噸級企業,千萬噸級以上煤炭企業達到50家,産量17.3億噸,佔全國産量的58%,産業集中度大大提高,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從2005年的2.81歷史性地降到1以下。煤礦企業散亂、事故多發的狀況開始扭轉。

  水電建設規模和建成投産最多的5年。“十一五”期間龍灘、小灣、拉西瓦、瀑布溝、構皮灘等大型水電站相繼投産,三峽26台機組全部並網,累計發電4500億千瓦時,溪洛渡、向家壩、糯扎渡、錦屏等大型水電站開工建設,全國水電裝機達到2.3億千瓦,居世界第一。過去5年新投産機組是我國1910年有水電以來前95年的總和。“十一五”是我國水電建設規模和建成投産機組最多的5年。

  核電發展步伐加快。2005年以來國家先後批准建設遼寧紅沿河,福建寧德、福清,廣東陽江、臺山,浙江三門、方家山,山東海陽,廣西防城,海南昌江10個核電項目,共28台機組,3130萬千瓦,在建規模佔全球在建66台核電機組的40%以上。率先在全球建設先進的三代核電機組,建成投産了嶺澳二期和秦山二期三號機組,結束了3年無核電機組投産的徘徊局面。我國核電一直安全運行,多項運行指標居世界領先地位。

  風電産業異軍突起。風電裝機已連續5年翻番增長,2011年底並網風電機組已達4700萬千瓦,超過了美國居世界首位。風力發電970億千瓦時,相當於一年少燒了3500萬噸標準煤。上海東海大橋建成世界上歐洲以外的第一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江蘇沿海開始建設規模超過1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中國的風電設備製造企業5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現已有3家進入世界十強,華銳風電名列第三。

  太陽能産業快速發展。2011年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已達300萬千瓦,敦煌1萬千瓦光伏電站建成並網發電。太陽能熱水器安裝使用保有量超過1.7億平方米,居世界首位。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光伏電池産業鏈,年産量達到800萬千瓦,出口量佔全球市場一半。

  水、核、風、太陽能、生物質等非化石能源5年累計發電量超過3萬億千瓦時,替代原煤15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多億噸。

  三、能源科技創新水平大幅提升

  國家16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的“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專項攻關形成了岩性地層油氣藏成藏理論等21項新認識,突破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等24項重大核心技術,獲得162項專有技術和30項新産品新工藝。中國實驗快堆成功建成並網發電,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快堆技術的國家。高溫氣冷堆試驗示範工程已具備建設條件。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建成60萬噸煤制烯烴、百萬噸煤直接液化規模化的煤化工項目,標誌著我國煤化工技術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建設AP1000三代核電廠,目前進展順利,三代核電的大型鍛件,控制系統,鋯管,蒸發器U型管、主管道,安全殼及一批核級閥門技術均已掌握實現國産化,已無顛覆性的技術難點。在施工技術上採用模塊化建造,大大縮短了建設週期,這是世界上在工程實踐中首次採用,使我國的核電施工能力走在世界前列。“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重大科技專項取得重大進展,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研發的單機140萬千瓦AP1400核電機組樣機已開始製造。一大批超大、超重、超精的極端製造技術得以研發應用,提高了我國機械製造工業水平。

  過去的5年間,我們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自主創新有機結合,敢為人先,勇於創新,與重大工程實踐緊密結合,開發出一個個世界首創的能源裝備和技術。在引進消化吸收實現30萬千瓦流化床技術國産化的基礎上開發出世界首臺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應用於四川白馬電廠,為利用煤矸石、洗中煤、高硫煤、劣質煤提供技術裝備。在研發30萬、60萬空冷機組的基礎上開發出世界最大的百萬千瓦空冷機組,用於寧夏靈武電廠。建成了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的+-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用於雲廣和向上直流輸電,開發出世界最大的6英寸晶閘管。1000千伏交流輸變電線路用於晉東南至湖北荊門輸電線路,實現了華北、華中、川渝變成一個同步電網,而沒有出現有些人擔心的電網安全問題。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我國建造了33台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成為世界上應用此項技術裝備最多的國家,使我國火力發電裝備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引進技術生産的1.5兆瓦風力發電機成為主力機型,並自主研發了3兆瓦海上風機,5兆瓦、6兆瓦風機研製成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我國研發製造的3000米深水鑽井平臺已在南海成功開鑽。依託LNG引進項目實現了LNG運輸船的國産製造,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進而向美國埃克森莫比爾和日本商船三井出口自主設計的17萬立方米燃電混合驅動LNG運輸船。國産1000萬噸煤礦綜採裝備開始試用。

  四、能源為民生服務,城鄉居民用能條件改善

  2005年我國年人均能耗不到2噸標準煤,低於世界人均水平,2011年我國年人均能耗已超過2.6噸標準煤,到了世界人均水平。2005年我國人均電力裝機只有0.5千瓦,2011年人均裝機達到0.8千瓦,人均天然氣消費88立方米是2005年的2.4倍。5年共投入農網改造822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91億元,減輕農民用電負擔每年約350億元,解決了3000多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農村人均生活用電比2005年提高了80%以上,為家電下鄉提供了用電保障。2010年經國務院批准啟動了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準備用5年時間,投入2000億元以上資金對農村電網再進行一次改造。農村沼氣、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照明得到推廣應用。

  5年來在北方高寒地區建設了6000萬千瓦熱電聯産機組,替代了大量燃煤小鍋爐,解決了4000多萬城市人口供暖問題。

  能源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和生活改善服務。西藏農村“戶戶通電”工程全面竣工,解決了西藏主電網覆蓋的全部32個縣、17萬戶、76萬人口的用電問題。2011年實現了青海和西藏的聯網,祖國大陸和包括海南島在內實現了全部聯網。5年來在新疆開工建設700萬千瓦燃煤電站,實現了新疆電網與西北750千伏主網互聯,又進而開工建設新疆至鄭州的+-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實施“氣化新疆”工程,北疆三條天然氣管線建成,南疆氣化鄉鎮工程全面展開。

  5年中國能源的巨大進步令世界驚嘆,成績可圈可點,經驗彌足珍貴。一是體現了中國社會制度的優越性,改革開放政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合理性;二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著力推進結構調整;三是必須堅持科技創新。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産國和消費國,一次能源生産總量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時的123倍,也是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的6.8倍。電力裝機容量是1949年的568倍,是1978年的18.4倍。能源工業為中國經濟騰飛和人民生活改善注入了強勁動力,助推了中國經濟發展,是祖國強盛的重要標誌。同時也為中國成為製造業大國提供了能源保障,有約28%的能源又以産品形態出口到世界各地,為世界經濟的繁榮也作出了貢獻。我國能源的巨大成就值得我們自豪。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熱詞:

  • 科學發展觀
  • 風電裝機
  • 拉西瓦
  • 2005年
  • 上海廟
  • 深水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