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04: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內容提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絡的制度體系,由根本層面的制度、基本層面的制度、具體層面的制度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組成,不同層面的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這一制度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重大概念的明確提出,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只要我們不斷增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使這一制度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而不斷完善,就能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提供根本制度保障,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問題關係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制度的作用無可替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制度的根本保障至關重要。這一制度,就是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明確提出的,黨和人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對長期以來我們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絡的制度體系的高度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幾代中國共産黨人不懈探索的偉大成果,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始終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絡的制度體系

  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進程中,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制度設計建立在對中國國情的深刻認識上,建立在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上,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一整套制度體系,由根本層面的制度、基本層面的制度、具體層面的制度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組成。不同層面的制度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共同構成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絡的制度體系。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根本層面的制度,體現著國家的性質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根本層面的制度,就是在制度體系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制度,反映了制度體系的本質內容和根本特徵,體現了制度體系“質的規定性”,是一種制度體系區別於其他制度體系的主要標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作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層面的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説和我國政治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近代以來中國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之所以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層面的制度,是因為它作為一種政體,提供了人民掌握國家權力的途徑和方式,與我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決定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的這一根本地位,決定了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它、不斷完善它。

  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作為基本層面的制度,規定著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的基本原則。基本層面的制度是制度體系中的基本內容,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基本層面的制度主要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其中,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型政黨制度,體現了民主協商、肝膽相照的合作型政黨關係;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選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擴大基層民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礎。基本經濟制度是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它是改革開放以來創造中國發展奇跡的重要保障。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性質,決定了我國必須始終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不斷鞏固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不斷鞏固人民當家作主的物質基礎。同時,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産力狀況,客觀上要求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反映著我們國家和社會的性質。我們必須在基本政治制度方面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而不能採取西方的多黨輪流執政,在基本經濟制度方面劃清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的界限。

  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製作為具體層面的制度,推動著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體層面的制度由根本層面、基本層面的制度派生出來,是它們的具體表現形式和實現形式。實現根本層面、基本層面的制度所確定的基本原則,需要由具體層面的制度來確定具體的組織制度、管理權限、運轉方式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具體層面的制度是指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這些具體層面的制度,在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各個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推動著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們可以也應該隨著實踐的發展對具體層面的制度中某些不合時宜的部分進行改革創新。如果具體層面的制度不能隨著實踐的發展與時俱進,就有可能妨礙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的貫徹落實。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折。同時,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以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不斷形成和發展符合當代中國國情、充滿生機活力的新的體制機制,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法律形式確立制度,並通過各種法律規範為不同層面制度的貫徹落實提供良好法制環境。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意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保證了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有法可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確立了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確立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確立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等。通過法律形式確立制度,使制度更具權威性、穩定性。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出發,從人民群眾的根本意志和長遠利益出發,形成了各種法律規範,為不同層面制度的貫徹落實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環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我國國情,植根于中國社會,從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既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體現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順應時代潮流,立足於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順應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吸收借鑒了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正因為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這一制度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以人為本,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廣泛的途徑和便捷的方式,人民可以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依法行使民主權利、表達各種意願、反映利益訴求;它通過各種制度設計讓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的意見和建議得到充分表達,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充分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它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保障人民的主體地位,充分挖掘蘊藏於人民之中的創造潛能;等等。通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制度安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黨和國家的活力,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了社會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這一制度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生産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我們黨的一切奮鬥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造性地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我們黨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方面的改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充滿生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動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實際增長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3倍多,經濟總量躍升為世界第二,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這些發展成就無可辯駁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

  這一制度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始終以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價值取向。為了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實現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強調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公有制為主體,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在強調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同時,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堅持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上都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強調一部分地區率先發展的同時,堅持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協調發展,努力縮小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推動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在強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同時,堅持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採取各種舉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不斷縮小貧富差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通過各種制度安排,保障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這一制度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強調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又實現正確的集中,保證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得到迅速有效的貫徹執行。這一制度優勢有利於中央政令統一、全國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推動各項事業發展。也正是由於這一制度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把各种經濟政治社會資源迅速組織調動起來,快速高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完成各項重大任務。近年來,依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這種特點和優勢,我國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妥善應對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災害,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這一制度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兼顧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利益,從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維護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國家統一與保證各少數民族享有平等權利相結合,使少數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務,保證了我國各民族不論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利,共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不同於西方兩黨制和多黨制那種你上我下的權力爭奪型的政黨關係,也不同於一黨制那種權力壟斷型的政黨關係,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價值追求,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

  始終堅持和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深刻指出:“經過90年的奮鬥、創造、積累,黨和人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展的成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重要論述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重大概念,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並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間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關係,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指明了方向。

  在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程中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制度不是自然的産物,它形成的基礎是人們生産生活的豐富實踐。馬克思指出:“在生産、交換和消費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就會有一定的社會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級或階級組織。”恩格斯也認為:“生産以及隨生産而來的産品交換是一切社會制度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形成,其基礎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吹響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號角,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正是在這一實踐過程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進行了開創性的工作。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21世紀,也正是在這一實踐過程中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繼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闊步前進,也正是在這一實踐過程中進一步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可見,制度是實踐的産物,沒有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實踐,就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立、豐富和發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立足於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創造,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在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程中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制度與理論之間存在難以分割的緊密關係。制度的形成既以一定的實踐為基礎,又需要一定的理論作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離不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我們形成了關於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建設黨、怎樣發展的一系列制度。比如,對於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問題,我們黨經過長期探索,在理論上突破了只有資本主義才能搞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不能搞市場經濟的誤區,深刻認識到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從而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正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指導,我們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形成了一系列與其相適應的制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高度重視理論對制度建設的指導作用,始終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

  只要我們不斷增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而不斷完善,就能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提供根本制度保障,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熱詞:

  • 社會主義制度
  • 根本政治制度
  • 科學發展觀
  • 當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