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上訪村”遭土地強徵毀苗 數十黨員聯名舉報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04: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個“上訪村”的治理難題

  5月30日,在河南新鄉市輝縣的一個賓館房間裏,胡橋鄉三小營村的十多位村民排了長長一隊向《中國經濟週刊》講述發生在他們村的“那些事”。這群人中,包括三小營村原來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及村委委員。

  “那些事”都繞不開一個人——楊曉明,也是三小營村的村民。2008年下半年,他作為鄉政府駐三小營村工作組組長回村,開始了他的“駐村”工作。

  3年多來,當地村民對他的舉報不斷,但均無果而終。

  毀苗之爭

  胡橋鄉三小營村地處河南省輝縣市(縣級市)西南城鄉接合部,全村共有2700多人,以傢具加工、養殖和種植業為主。因為官民關繫緊張,上訪不斷,那裏被當地政府認為是最難治理的鄉村之一。

  村民張海根被認為很“難搞”,在過去的3年裏,他生活的主要重心是輾轉于各個信訪部門上訪告狀。

  他曾因到北京上訪,被輝縣截訪的工作人員領回輝縣公安局,被拘留了10天。放出來後,他繼續上告。“已經告了3年了,也差不多傾家蕩産了。”張海根很無奈。

  事情緣起于他的承包地被強行收回,地上的附著物被強行摧毀。

  2009年初,張海根承包了村集體的19.62畝地,種小麥。後聽人説培育苗木更賺錢,經三小營村村委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李冬玲的同意,他割掉了5畝的小麥,種上了3.5萬株苗木。

  “但第二天半夜,便被楊曉明派人拔了個精光,樹苗最終被他派人縱火燒死。”張海根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説,兩個月後,他又在19.62畝地裏全部種上了玉米,“玉米苗出土那麼高時,又被楊曉明派人全部毀掉,並全部沒收了我的承包地。”

  他強調説,自己從未拖欠租金,也沒有違反租賃合同的任何規定,“他的做法非常野蠻。”

  但胡橋鄉辦事處綜合治理辦公室工作人員楊玉中不這麼認為。根據楊玉中的解釋:張海根的承包地是因為即將在那裏修高速公路而被列入徵收範圍,“他為了得到更多的賠償,就把小麥全割了,種上了楊樹苗木。”而楊曉明是為了避免國家、集體的損失,才將他的苗木給毀了。

  張海根很氣憤,“他簡直在胡説八道。”他説,他並沒有將麥子全割了,只割了5畝,他更沒想過是為了更多的國家賠償,只想著苗木比小麥的經濟價值更高。

  “要修高速公路只是一個傳説,他告狀都已經告了3年多了,高速公路一點影子也沒有呢。”村民劉海也認為這種説法很荒謬。

  如今,張海根原來的承租地已經易主,種的還是玉米。在承租地的附近,則種滿了樹苗,在張海根的苗木被毀掉後不久,那裏已經變成了一個苗木基地。楊玉中的説法已經解釋不通。

  張海根不服,一直上訪。為了安撫張海根,胡橋鄉政府跟張海根簽了一紙協議:鄉政府照顧性給他解決7萬元,3年之內分3批支付,前提是,張海根保證不得以任何理由到任何部門反映問題,否則退還7萬元並承擔違約責任。

  當然,7萬元與他被毀掉的莊稼和苗木損失還差很多,但在《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張海根還很擔心自己接受採訪的行為造成“違約”,而致一分錢也拿不到。

  舉報信讀了一小時

  類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三小營村原黨支部書記郭清寶向《中國經濟週刊》宣讀了一份長長的由數十名黨員聯合簽名的舉報信,時長達一小時。他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向不同人宣讀過。

  2011年11月,一家企業與三小營村洽談在村裏辦一個加油站的事宜,該項目獲批,輝縣市國土資源局給批了10畝地。而楊曉明和李冬玲以辦加油站為由,將10畝擴大為26畝。10戶被強徵的村民中,6戶簽了字,而剩下的16畝地上的4戶村民拒絕簽署協議。於是,這16畝地上的全部麥苗被連夜毀掉,土地上被填滿了磚塊垃圾。如今,那裏已經圍起了圍墻強行施工。

  老黨員劉運長不知何故被停發了生活補助。他曾是三小營村的老村長,立過三等功,當年屬於“光榮退出一線”。退下的時候,三小營村的黨支部委員會還給他出了一個證明:待遇問題按鄉政府關於老幹部退出一線的規定執行。

  這麼多年以來,他一直享受老幹部的待遇,每月獲一定金額的補助,從每月150元漲到每月300元。“但他不知好歹,要求漲到600元。”楊玉中説,他沒資格拿這個錢,停發他的補助是紀檢委的決定。

  劉運長於是不停上訪,在此壓力之下,楊曉明給劉打了一個借條。“領導説,一直上訪影響不好,我只好自己拿錢化解這個事情。”

  上訪以及不斷上訪成為了這個村莊村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應對村民們的上訪及不斷上訪則成為了當地政府的治理難題。

  “誰去就告誰”VS“告也告不倒”

  村民關於楊曉明的指控遠不止這些,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的村文件或決定上均無楊曉明的簽名,但幾乎所有的村民均將矛頭指向了楊曉明。他們認為,他一人操縱了他們整個村莊的事務,獨斷專行,現任的村主任兼黨支部書記李冬玲不過是他的“傳聲器”。

  胡橋鄉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坦承,楊曉明的工作方法確實存在問題,簡單、粗暴,“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是為了把工作做好。”

  楊曉明覺得自己很委屈。他承認,“這個村確實沒治理好”。據他稱,他也曾向鄉里提出過辭職,鄉里也曾考慮過派其他人去。“但誰去都不行,誰去告誰。”

  郭清寶是改革開放之後三小營村在任時間最長的黨支部書記,從1996年上任,到2005年換屆選舉退下。

  之後,從2005年到2008年短短3年間,“換了5任書記,最短的幹了一個月,被轟了下來。”楊玉中説,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楊曉明才被派駐三小營村的。

  於是,從2008年至2011年這3年期間,三小營村黨支部書記一職一直空缺,而在2005年至2011年長達6年的時間裏,三小營村也一直沒有村委會主任。直至2011年下半年換屆選舉,李冬玲同時兼任村主任和黨支部書記,她的堂弟李海雲任會計,另一表親侯志國任黨支部副書記。村民們對這一班子成員構成頗多非議。

  加之,在輝縣市,正在推行的是“鄉財縣管,村財鄉管”,村委會的財政交由鄉政府管理,更加深了村民與村官之間的不信任。

  這種不信任在反復的上訪與舉報未果後不斷深化,並且不斷擴大。村民們表示,只要不解決,便會一直上訪。

熱詞:

  • 張海根
  • 小營村
  • 楊曉明
  • 村民
  • 村集體
  • 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