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教科文組織專家建言山西“關公信俗”申遺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1日 20: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太原6月11日電(王燕君)“關公信俗受到世界華人的追隨,傳承人群體龐大是一大亮點。”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副主席、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中國區主席陳平女士11日在山西表示。

  9日至11日,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IOV)專家學者一行,在世界文化遺産山西五台山、平遙古城考察,同時,為“關公信俗”進入世界類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建言獻策。

  “關公信俗”屬於民間信俗,是民間信仰關公各種習俗的統稱,是一種民間信仰文化。2008年6月7日,“關公信俗”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0年6月12日,山西運城正式宣佈“關公信俗”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陳平説,“非遺”是由中國文化部推薦,然後由各國現場投票選出。她指出,關公在海外華人中具有超越宗教的影響力,山西方面要數據化呈現這些部分,包括關公廟宇的建造及神位的數量等,以此打動評選者。

  據統計,世界對於關公的崇拜和信奉已達168個國家和地區。近幾年,還有如美國紐約關帝廟、新加坡坡女皇鎮忠義廟、馬來西亞華僑關帝廟等新的關廟在海外創建。

  “要善於運用關公信俗的影響力。海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關注關公。它的群眾基礎、傳承人以及傳承範圍是無法比擬的,同時要給出清晰的傳承理由。”陳平説。

  “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大多是以戲曲、説唱、技術類為主。像關公信俗這樣國家級、國際性的民族文化習俗,目前還很少。”陳平表示。

  2009年9月30日,作為中國第一個信俗類非遺保護項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媽祖信俗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關公信俗申遺的最終結果將在今年年末揭曉。如果此次成功,這將是中國第二個信俗類非遺項目。”

熱詞:

  • 公信
  • 申遺
  • 關公信俗
  • 山西五台山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搜索更多公信 申遺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