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媒體稱政治生態事關地方形象 應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1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政治生態折射的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活的大環境和大趨勢,事關地方形象,事關人心向背。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政治生態的優化和良性發展,是深化改革、保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社會良性治理的基礎和保障。

  近年來,當我國的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後,一些地方的主政者,喜歡用政治生態來表述他們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理念和訴求,得到了人們一定程度的關注和認同。所謂的“政治生態”,指的是相對於自然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秩序而言的一種社會政治生態,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活現狀和政治發展環境的集中反映,是黨風政風以及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其核心是黨員領導幹部的精神狀態和作風問題,是基層執政、廉政、勤政、善政問題。

  優化政治生態的根本目的,是營造風清氣正、吏治清明、公平正義、幹事創業的政治環境。優化政治生態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筆者認為,它包含著多方面的因素,當前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一、加強幹部作風建設

  幹部作風建設是優化政治生態的基礎工程。實際上,當前人們詬病最多的是幹部的作風問題。優化政治生態的成效,既可以體現在思想作風上,也可以體現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各個方面。

  加強和改進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必須把思想作風建設擺在第一位,最根本的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加強和改進學風建設,最根本的是要在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上下工夫;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建設,最根本的是要堅持群眾路線,剎住群眾反映強烈、危害大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加強和改進領導班子作風建設,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和執行民主集中制,不論什麼人,不論哪一級組織,違反和破壞民主集中制都應受到嚴肅批評和處理;加強和改進幹部生活作風建設,最根本的是要自覺地加強黨性鍛鍊,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

  二、加強政治文化建設

  政治生態的形成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特定的歷史文化傳統、民族特性、意識形態傳承等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對形成政治生態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相對於政治制度的剛性約束而言,政治文化的軟性作用反而更具優化空間。

  從歷史傳統和地緣要素來看,各地政治生態的差異性也更多地體現在文化差異性方面,開放與保守、現代與傳統,無為與有為,這些政治生態底色取決於各地官員的認知、情感、信念與價值觀等諸多心理活動,構成了政治生態的區域特質。

  由於政治文化是可以塑造的,政治文化的變遷誠然會給黨在基層執政帶來影響,但執政黨也可以努力引導、培育和塑造出一種現代的政治文化。因此,要最大限度發揮政治文化對黨在基層執政合法性的支撐作用,主要的途徑還是要引導、培育和塑造出與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政治文化。當前,迫切需要風清氣正、昂揚奮進的文化環境,為優化政治生態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支撐。

  三、加強民主政治建設

  影響制約中國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主要問題,一是我們面臨著的自然生態失衡,即資源短缺和環境的破壞;二是社會政治生態失衡,表現為黨群矛盾突出,因民主權益受損誘發的社會群體性事件增多。

  改善政治生態失衡,要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這是優化政治生態的必由之路。筆者認為,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當前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民生的改善必須有民主作為政治保證。否則,一些重要舉措和項目就可能成為官場和商場個別人不擇手段謀取私利的目標。

  ■黨員和人民大眾的主要民主權利要充分保證。認真觀察和分析當前出現的腐敗現象,可以看到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切實保障廣大黨員和人民大眾的主要民主權利,特別是選舉、管理、監督、知情權等方面,還存在不少漏洞和薄弱環節。

  ■把“兩維”統一起來。當前中國的政治形勢,表面看是百姓在維權,政府在維穩。筆者認為,這“兩維”應該也可以統一起來。政府要引導民眾維護大局的穩定,用民主的辦法、以法律為準繩來進行;而政府在維穩工作中,也只有維護民眾的民主權利,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才能從根本上維護社會穩定。

  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腐敗是政治生態惡化的首要問題,優化政治生態首先要從加強反腐倡廉入手,這是政治生態良性發展的保障性要素。

  當前,黨內出現的形形色色的腐敗現象,對現代化建設危害最大,對黨群關係危害最大,對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危害最大,對政治生態的優化危害最大,也最容易喪失民心。黨越是長期執政,反腐倡廉的任務越艱巨,越要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越要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

  沒有廉政,就談不上執政為民;不反腐敗,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就是一句空話。要想扎紮實實地提高執政能力,優化政治生態,首先要扎紮實實地遏制腐敗。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密切聯絡群眾,不斷優化政治生態,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可以看作是中國共産黨人自我除腐、自我凈化的一種努力。

  五、加強體制機制建設

  地方政治生態方面存在的問題,與體制機制的不完善以及新舊體制轉軌過程中出現的漏洞是分不開的,完善體制機制是優化地方政治生態的中心環節。儘管改革開放以來政治制度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對於黨在基層執政的需要而言,黨在基層執政的制度建設還有許多領域和內容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這表現為政治生活的秩序化、民主化、制度化都還有一段較長的路程要走,政治體制改革還滯後於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而且政治生活中的制度通道容納能力也滯後於社會公眾的期待和要求。正因為如此,必須促進黨的基層執政制度建設,主要包括基層民生政治參與制度、基層決策制度、基層管理制度等,通過制度建設不斷擴大容納社會公眾價值追求的制度通道能力,建立健全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制度體系,並進而贏得社會公眾的支持。

  六、加強評價體系建設

  政治生態評價體系,旨在系統調查和預測政治生態的社會影響與社會效益,分析所在地區的社會環境對政治生態現狀的適應性和可接受程度。通過分析評價,提出政治生態建構的對策方案,協調利益關係,規避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

  由於各種原因,在很長時間裏,由人民群眾來對政治生態進行評判的體制和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並完善起來,較多的是執政者的自我評估。這種自我評估是必要的,但在缺乏其他渠道的情況下,容易使評價帶有主觀性。要增強黨執政的權威,推動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不斷提高,就必須從體制和機制上解決由人民群眾來給黨執政的政績“打分”的問題。最終,要把評價權交還給人民。正如毛澤東所説的那樣,只有人人起來負責,只有讓人民來監督,黨和政府才不敢鬆懈,才不會人亡政息。(李抒望)

熱詞:

  • 政治生態
  • 提高執政能力
  • 地方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