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已成共識 多方預測本月或降息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6日 11: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份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創下年內新低,僅為50.4%,逼近“擴張-衰退”的臨界點。不少機構與專家認為,根據目前的經濟情況,相關政策可能會作出一些微調,市場對央行降息的預期日益強烈。資料圖。

  中新網6月6日電(財經頻道 秦辰)日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隨後,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佈的5月份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創下年內新低,僅為50.4%,逼近“擴張-衰退”的臨界點。不少機構與專家認為,根據目前的經濟情況,相關政策可能會作出一些微調,市場對央行降息的預期日益強烈。

  “穩增長”任務繁重 三大需求全面放緩

  不久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就曾公開表示,目前應該改變經濟技術指標下滑的情況。5月份的PMI顯示經濟繼續下探。有分析認為,PMI回落較快意味著“穩增長”的任務繁重。

  “整個經濟出乎我們的預料。消費、投資、出口這三大增長需求全面放緩。”鄭新立這樣説道。他表示,按照凈出口增加值來計算增長貢獻,4月份出口的增長貢獻為負,“也就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這匹馬車在往後拉。”鄭新立指出,當前需要在擴大內需、包括增加出口上實施新的調控措施,並且動作要快。

  不過,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則認為,目前穩增長的政策能夠應對經濟增長下行。他認為,5月PMI回落需要密切關注,但不必過於擔心,更不需要對這些數據作過度的政策反應,應該是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

  6月4日《京華時報》刊登易憲容的分析文章稱,當前的經濟刺激政策與以往有很大不同,也與發達國家通常使用的經濟刺激政策不同。它重點放在建立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方向性加大投資力度等。這些政策的根本就在於保持合理信貸規模、合理投資規模,以及穩定外貿出口。而這些政策的效應至少要到第三季度才能顯示出來。

  易憲容在文章中指出,儘管國內PMI下降對國內外的金融市場産生了不少影響,但他認為政府不會對這些數據立即做出政策上的反應。易憲容認為,管理層不僅要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進一步觀察及研判,而且還得觀察穩增長的經濟刺激政策的實際效果。所以,政府短期內大力動用貨幣政策工具的概率不會太高。

  專家稱經濟政策已開始微調 多方預測本月降息

  “目前經濟政策已經在進行有針對性的預調微調,特別在穩定投資方面出臺了較多措施,受其影響,預計經濟回落態勢將趨於平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説。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宋宇也表示:5月份中國政策已經開始進一步放鬆,而宏觀政策在下一階段將有更為明顯的放鬆,實體經濟環比增速將有所加快。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當前政策刺激是以擴張投資需求為主、擴張消費需求為輔。他表示,在各項刺激政策中,市場對央行降息預期日益強烈。連平同時強調,貨幣政策基調不會改變,未來依然會以數量型工具為主進行調控,存準率仍有1到3次下調可能。他還認為,為改善企業融資條件,推動其改變預期,擴大貸款需求,不排除短期內有非對稱降息的可能性,即在存款基準利率不變的前提下,小幅下調貸款基準利率,但無多次下調空間。

  同時,中金公司的報告也指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刺激企業再杠桿最有效的方式仍是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中金公司認為,第一次降息可能採取非對稱降息的形式,最早在6月出現,但貨幣政策不具有大幅放鬆的基礎,基準利率水平的下降也是緩慢的,更多起到的是穩定預期的信號作用,對實體經濟的刺激效果有限。

  不過,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則提醒,目前有效的投資需求和有效的消費需求才是發展經濟的重點,不能盲目地為了刺激需求而進行投資。張立群也呼籲,在微調過程當中需要防止急功近利,不要忽視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不要對産能過剩和高耗能、高污染項目開“綠燈”。

  數據預測:CPI漲幅滑落至3%-3.2% 二季度GDP或跌破8%

  本週,5月份的經濟數據將會陸續公佈。據6月4日《中國證券報》的報道稱,部分機構預測,CPI同比漲幅有望繼續下行,但經濟數據或繼續低迷。有分析人士認為,若5月數據不佳,應下調利率穩定預期刺激需求。該報道指出,5月CPI漲幅有望持續回落,多家機構給出的同比漲幅預期值在3%-3.2%之間。

  針對目前的經濟形勢,一些專家學者與分析機構也紛紛開始預測二季度的GDP增速。4日,《廣州日報》的消息稱,高盛將2012年二季度GDP增速預測從此前的8.5%下調至7.9%,並將全年預測從此前的8.6%下調至8.1%。該機構預計年內經濟環比復蘇的主要推動力是流動性狀況放鬆和基建項目審批加速。同時,高盛稱二季度第一、三産業增速有望反彈,並預計5月開始中國經濟活動將環比改善。

  此前,鄭新立更是放言,二季度GDP或跌破7%。“4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只有9.3%。由於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比GDP的增長速度一般要差3到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如果4月份增加值沒有改變的話,二季度仍然保持這種態勢,那二季度GDP的增長速度將跌到7%以下。”鄭新立説。

  相比之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則顯得較為樂觀。他表示,目前來看,二季度經濟增長仍可能保持在8%以上,而即便“破8”,也不會産生太大問題,因為經濟形勢除了要看GDP,還要看通脹指數。姚景源認為,今年全年的目標是把CPI控制在4%以內,而從4月3.4%的CPI漲幅來看,目前國內通脹情況已趨於緩和。

熱詞:

  • 經濟數據
  • 下行壓力
  • GDP
  • 經濟形勢
  • PMI
  • 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