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公益慈善是有心人的事業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9日 14: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湯玲玲是江蘇連雲港贛榆人,大學畢業後曾在廈門從事廣告策劃創意工作,擔任總監職位,月入過萬。2009年開始,她關注貧困助學問題,在甘肅、四川等地幫當地的村級小學捐建圖書室。2011年9月,毅然辭去工作,前往廣西玉林支教,且繼續在全國各地捐建圖書室,目前已經建立起50個圖書室,每個圖書室大約1500本書。目前,她在廣西玉林一村級小學支教。她説,公益慈善事業並不只是有錢人的事業,而是有心人的事業。

  真是太不容易了!捨棄高薪和優裕的生活環境,甚至將自己貧寒的家庭擱置一旁,自討苦吃,義無反顧地去從事意義非凡的支援農村教育的工作。了不起!

  湯玲玲有愛心,也有遠見。她並不是僅僅去農村上課教書,而是把著力點放在援建學校圖書館上,千方百計地要讓孩子們多多看書,多多閱讀。她深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絕非虛言,而農村的孩子渴望讀書。這樣的認知,既十分明智,又符合中國的國情。

  書對於人類的作用早已不言而喻,愛書是一個民族文明與否的重要標誌。據説,猶太人嗜書如命,將閱讀置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每4500個猶太人就擁有一個圖書館;在以色列,平均每6個人就訂一份英文報紙;猶太人會在書上涂一層蜂蜜,讓孩子一生下來就知道書是甜的,他們還喜歡將書放在枕邊,對書充滿敬畏和珍惜之情。蘇聯教育思想家蘇霍姆林斯基説,一個學校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有了為學生和教師精神成長的書,那就是學校。只要有了書,孩子們就有了陽光,有了成長的空間。當年,蘇霍姆林斯基的學校比現在中國很多鄉村學校的條件還要差得多,但他每天都要和老師、孩子們一起讀書,讓孩子們真正走進圖書的精彩世界。

  不得不正視一個令人心酸的現實:我國學校和學生的圖書擁有量少得可憐,公眾的人均閱讀量極為低下。全國每年出版的圖書超過30萬種,但是戶均消費圖書只有1.75本,每千戶訂報不足百份。而在廣大農村,這個數字還要少。

  被奉為教育經典的《朗讀手冊》中有一句話:“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終極武器,我們要在它們消滅我們之前殲滅它們。”有志氣的湯玲玲瞄準了這個目標,將為農村孩子送書作為支教的切入口、突破點,她的勇氣、她的善心、她的義舉、她的毅力,令人感佩。

  可是,從報道來看,湯玲玲似乎有點孤單。個人的力量畢竟太薄弱,全力以赴,解囊相助,即便傾其所有,也勉為其難,力不從心。公益慈善是有心人的事業,我們都要做這樣的有心人。所以,看了“大愛東方”之後,是否可由哪個公益慈善機構&&,我們大家一齊參與,源源不斷地將書籍送去鄉村,建起越來越多的鄉村學校圖書館,這不僅是助湯玲玲一臂之力,更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明天!

 

熱詞:

  • 公益
  • 慈善
  • 有心人
  • 事業
  • 中國好人
  • 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