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香港芭蕾舞團西九尋“家” 盼告別“吉普賽模式”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9日 14: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5月29日電 題:香港芭蕾舞團西九尋“家” 盼告別“吉普賽模式”

  中新網記者 譚休伊

  “香港芭蕾舞團最大的挑戰是沒有‘家',芭蕾舞員像流離失所的吉普賽人……”香港芭蕾舞團行政總監葉思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訴盡這支亞洲最優秀的專業古典芭蕾舞團的求存不易,以及堅忍不懈的“築巢”之路。

  葉思芬所謂的“家”,是一個可以集合舞團全體人員、在同一個地方工作的固定會址,身為行政總監,她將重擔扛上肩頭。年少時是芭蕾舞員的她,對芭蕾藝術充滿熱情和歸屬感。“芭蕾舞吸引著每個有公主夢的女孩。”

  這位行政精英,擁有英國倫敦商學院MBA學位,市場推廣經驗豐富。2010年加入舞團,葉思芬卻幾近“臨危受命”——香港芭蕾舞團是接受政府資助最多的藝術團體之一,但在剛剛過去的財政年度數據顯示,香港芭蕾舞團資源嚴重不足。

  葉思加入港芭的首個舞季(2010-11舞季),舞團為觀眾呈獻7個節目,42場演出,觀眾人次高達4.3萬,年度票房收益上升了13%達970萬元(港元,下同),但是,年終卻錄得70萬元的虧損。

  港芭藝術團隊在香港文化中心排練,而行政隊伍在跑馬地工作,是舞團提升的一大“癥結”。葉思芬心疼舞蹈員,將他們形容為“吉普賽遊牧民族”,沒有固定場地練舞,只能以小時付費、在全港場館暫租場地;租不到文化中心的專業場,只能到葵青劇院、伊利莎伯體育館等沒有專門地板的場館,“舞蹈員跳完一輪,落得一身傷。”

  據悉,港芭從每張門票中賺取1元,實際的演出開支卻為4元;而全年最重要的籌款晚會未能納入該財政年度,使舞團錄得虧損。

  香港政府今年2月發表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花在文化藝術上的開支達31.96億元,比去年增加了15%。外圍經濟仍不明朗,港府慷慨增加藝文撥款,對港芭的投入更增加到350萬,葉思芬感到“喜出望外”。“多謝政府,我們沒有想過有這麼高,很感恩,其實之前已經3年沒有增加撥款。”

  政府撥款未能使舞團高枕無憂。“藝術團如何也是不夠錢的,運營就要1600萬,製作要花個數百萬,全年票房收入只在1000萬左右。”

  籌款晚會因此被看作港芭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年的籌款晚會剛剛落下帷幕,共籌得超過港幣550萬元,葉思芬及其團隊更找來奢侈品牌Dior全力支持,“賭王”千金何超鳳擔任籌款晚會籌委會聯合主席,筵開20多席,供善長“買枱”籌款。

  “550萬,這個數字很鼓舞。往年都在大概300萬-400萬,2012年全年相信能達到800萬籌款。” 葉思芬對商業籌款信心滿滿,更大膽預測本個財政年度將有數百萬盈餘。

  發展芭蕾舞,葉思芬不諱言“錢很重要”,但從未想過向觀眾“開刀”。葉思芬在港常聽有人説,不明白芭蕾舞在“講”什麼,不少人將芭蕾形容為“High Art”(高雅藝術)。大眾眼中的“精緻藝術”能否在“水泥地”上成長、開花? “比起倫敦、紐約、巴黎,香港觀眾當然要慢慢明白,接受芭蕾舞。”

  目前,香港芭蕾舞團演出票價一般在140元至1000元之間,學生、長者還享有半價,“50蚊(廣東話,意為“元”)可以看《杜蘭朵》,比看電影還便宜啊!”為拓展觀眾層,芭蕾舞團常推出免費的名家導賞講座,以商業籌款維持社區及教育活動,特別用心對下一代“播種”。

  “西九”這座香港文化新地標,讓文化界引頸,葉思芬亦對之寄予厚望,始終挂在心頭的,仍是為港芭“築巢”的重擔。“我相信西九會帶給香港芭蕾舞團一個家,” 葉思芬憧憬道:“有那麼一天,香港芭蕾舞團不用再擔憂什麼時候可以練舞,場地在哪裡,錢夠不夠……將來,我們會有一個‘家'……”(完)

熱詞:

  • 芭蕾舞團
  • 葉思芬
  • 香港觀眾
  • 香港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