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城市競爭力首超上海位居第3 東部沿海密集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2日 0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天,中國社科院發佈《2012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以下簡稱藍皮書)。根據藍皮書統計排名,北京城市競爭力居內地城市首位。跟往年排名對比,北京綜合競爭力首次超過上海。

    數説報告

    北京競爭力排名第3

    藍皮書指出,2011年城市綜合競爭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杭州、青島、長沙。北京位居香港、台北之後。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城市競爭力PK中,北京首次超越上海,緊隨台北之後,位居第3。上海退居第4位,青島取代大連的位置躋身前10。

    東部沿海城市佔七成

    2011年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前50位格局中,東部沿海佔據七成,三成多為地級城市。佛山、蘇州和無錫居地級市前3名。2011年相比2010年,前50名中部城市數量增加,地級城市提升較快。副省級城市中2011年相比2010年提升位次最多的是成都,上升了8位。省會城市中,南昌提升位次最多,為10位;地級市中,南通提升位次最多,為7位。

    城市人口10年增2億多

    2011年城市競爭力的總體格局中,東部城市整體強,西部城市個別強。東南地區城市整體競爭力排名較高,多集中在前100強,城市間差距進一步縮小。

    本次報告是《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的第10次,報告發現,過去10年中國城市人口規模和增速異常迅猛。2000年居住在城鎮的人口4.5594億人,2010年增加到了6.6557億人,10年城市人口總量增加2億多。此外,城市用地規模和增速更為迅猛,城市體系和空間分佈急劇變化。

    報告特別指出,過去10年城市化的模式不可持續。城市化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人口不完全城市化,按照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達50%,但城市戶籍人口僅僅達到33%;二是土地過度的城市化,10年城市人口增長0.5倍,建成區面積相應增加了接近1倍;三是城市體系的偏頗,大量人口向行政級別高的中心城市聚集,中等城市發展相對緩慢,小城鎮功能不完善、比較分散。

    報告背景

    城市綜合競爭力是一個包含城市綜合增長、經濟規模、經濟效率等多個維度的綜合指數。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高低及其變動,直接反映著城市各個方面的狀況以及變化。

    藍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

    據介紹,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以及國內著名高校、國家權威統計部門和地方科研院所的近百名專家,用大半年時間參與了報告的調研和撰寫。

    城市競爭力分項排名

    人才本體競爭力前三名:北京、香港和上海

    文化教育競爭力前三名:南京、上海和杭州

    醫療衛生競爭力前三名:北京、香港和上海

    生活環境競爭力前三名:澳門、北京和上海

    商務環境競爭力前10名:香港、上海、蘇州、珠海、廣州、深圳、寧波、南京、無錫和天津

    創新環境競爭力前10名:北京、香港、上海、南京、深圳、中山、東莞、杭州、南昌、長春

    社會環境競爭力前10名:香港、中山、長春、蕪湖、南京、杭州、珠海、威海、東莞、南昌

    釋疑北京綜合競爭力趕超上海的因素有哪些?

    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北京發展

    2002年至今,北京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實現了穩步上升。藍皮書指出,2002~2006年北京在主要省(直轄市、自治區)間排名從第5位升至第3位,城市間排名從第11位升至第4位。

    2006~2011年北京在主要省(直轄市、自治區)間和城市間排名均提高了1位,分別達到第2位和第3位。

    對比我國54個城市科技競爭力指數的10年平均值,北京是科技競爭力最強的10個城市之一。

    藍皮書指出,北京作為首都,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有多所全國知名高校,還有眾多國家級科研院所,北京的創新環境競爭力在全國處於領先毋庸置疑。

    北京的人力資本、經濟規模等均在全國領先。同時,北京也是全國金融中心之一,大部分國有企業、國有銀行的總部都設在北京,北京無疑是全國的金融決策中心。

    北京市通過整合培育各種科技服務資源,打造日益完善的區域創新環境,推動科技北京建設。北京市擁有上萬家科技仲介服務機構。北京的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首都科技平臺、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為企業提供服務。

    近年來,在整合資源的同時,北京全力推動政府採購自主創新産品等政策,併為企業提供創新成果産業化的資金。

    從2010年開始,北京計劃5年內安排不少於100億元資金,為企業提供創新成果産業化等科技服務,這都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

    儘管多項指標都呈現正向增長,但通過對比2002~2011年生態環境綜合競爭力,可以看出,北京下降嚴重。

    對於首次超過上海的北京,專家指出,進一步提高北京的城市競爭力,應注重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建設。

    專家表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如何做到調整經濟結構的同時保證環境質量的改善,如何合理進行城市規劃從而實現住房價格的合理回歸,是北京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對話

    勞動力成本上升致浙競爭力下滑

    京華時報:上海首次被北京趕超,主要有哪些原因?

    藍皮書專家: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上海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390萬,這是影響上海排名的數據方面顯著原因所在。最重要的是,上海,特別是一些東部城市已經進入一個結構轉型新的關鍵時期,其相關産業的轉移,是競爭力下降的主因。機遇與挑戰並存,上海面對這一機遇,只有抓緊加快産業轉型才能重新煥發活力,否則這種被超越的趨勢將會延續下去。

    儘管上海的發展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但是自身的發展還存在諸多不足。其中最為明顯的是環境競爭力的降幅達到了27個位次。説明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質量出現了下降和惡化。

    生態環境質量下降不僅反映出經濟發展背後的諸多矛盾,同時還會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的質量。上海需要從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房價回歸、加快技術創新和升級等方面做出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只有經濟發展了,生態環境變好了,生活質量切實提高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京華時報:對台北今年的排名有何評價?

    藍皮書專家:2011年,台灣逐步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宏觀經濟總體好轉,人均GDP首次突破2萬美元。同時,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生效後,台灣的外貿總額增幅明顯;受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的影響,台灣有效擴大內需,與兩岸相關的産業表現優異。2011年,台北的産業轉型繼續領先,城市生活質量、市民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台北的城市競爭力更具優勢。

    京華時報:浙江城市競爭力出現下滑主要是什麼原因?

    藍皮書專家:浙江多以發展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為主,在勞動力成本連年上升的背景下,其傳統的微利模式受到嚴重的挑戰和衝擊。浙江特別是溫州多年熱衷於將資金投資于房地産,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發生與此有相當大的關係,在近些年該問題集中爆發,致使該省城市競爭力整體下滑。

    京華時報:能否從區域角度分析一下本次的排名?

    藍皮書專家:從深層次來看本次排名,城市競爭力和城市發展階段息息相關,東南沿海城市正在經歷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陣痛,同時東部地區某些城市房價過高,社會矛盾凸顯等直接影響其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這是東部城市停滯不前的主因所在。中部地區城市發展處於上升階段,總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在前50名城市中所佔比重也不斷升高。總體來説,東強西弱格局整體未變,中西部中心城市提升加快。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張然

    本報製圖何將吳垚

熱詞:

  • 城市綜合競爭力
  • 城市房價
  • 城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