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黑龍江鹼北村撤點並校:50余學生乘18座校車回家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7日 04: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放學了,孫恩權和徐瑞香送孩子們回家。

學生們在教室上課。

  鹼北村,長白山支脈老爺嶺深處的一個偏遠村莊。

  這裡距離最近的縣城約85公里,距離最近的鎮17公里,地勢偏遠,四面環山,撤點並校的浪潮卻並未被山巒阻隔。2007年村裏的“完小”——鹼北小學被撤並,但在村民要求下,仍作為教學點留存。

  村民不知道外邊校車安全事故頻發,也不知道關於撤點並校的爭論,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了這個村的“學校”。

  出村向南不遠,一面顯眼的紅旗所在處,就是撤點並校後留下的小學教學點。

  20多平方米的教室,裸露紅色磚塊的兩面“火墻”中間擺放10多套桌椅,來人隨便碰一張桌子,都會嘎吱嘎吱作響,斑斑點點的黑板上整齊地寫著“m→a→ma”……整個教室沒有講臺,只在教室的角落有一張堆滿書籍和資料的桌子,上面沒有一本像樣的課外書籍。冬天取暖的爐子冰冷地躺在另一個墻角。

  一位被挽留的在編老教師,兩名5年前被清退卻被村民用每生每月100元學費勸留的“80後”代課教師,還有25個孩子,就是這裡的主角。

  這裡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朱家鎮鹼北村教學點,但是村裏人還是習慣鄭重其事地叫它“鹼北小學”。

  “周校長”一嗓子“上課了”,讀書聲響起了

  外人從縣城到鹼北村,需乘坐兩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再坐一個多小時小客車。農村5月的清晨,空氣應該是很清新宜人的,但是在鹼北,一陣陣牛糞味撲鼻而來,在這個偏遠山村養牛是種田之外的最大收入來源。

  鹼北村裏只有一條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通往鎮裏,多條小溪橫穿過路面,尤其是夏天小溪漲水,村民出行很不方便。村裏住著200多戶人家,因水土流失嚴重,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村中年輕人大部分在外打工,村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早上6點多,下了車,踩著軟綿綿的滿是牛糞的村間小道,繞過一個柴草垛,記者找到了“鹼北小學”。

  整個“校園”冷冷清清,只有呼嘯的風聲,“操場”上除了幾堆柴垛,一塊裸露的大石頭,兩個橫躺著的廢棄籃球架子外,就是一地河沙。三兩隻母雞在籬笆腳下尋覓著食物。緊挨著“校園”的左側是一道被流水沖刷出來的溝壑,到了雨季,流水會漫過整個操場。

  鹼北村老支書周殿彬介紹説,“鹼北小學”現有3名教師:年屆五十的周玉才是唯一的 “留守”在編教師,在鄉下人觀念中,到了這年紀應算老人,大傢伙兒都尊稱他為“周校長”;孫恩權和徐瑞香小兩口是“代課老師”,都是“80後”。

  7點到8點,家長們陸陸續續把孩子送來了,跟家長們簡單的寒暄之後,徐瑞香老師和孫恩權老師把所有的孩子都領進教室,一一為孩子們整理衣服和書包,有些孩子還不知穿上應季的衣裳。

  8點整,“周校長”喊了一嗓子:“上課了。”頓時,孩子們都直起小腰板,背著小手,坐在自己的板凳上,跟著徐老師大聲地喊著:“7等於5加2,等於6加1……”

  “校園”裏的瑯瑯書聲打破了小山村的寧靜。

  8點40分,“下課了!”周玉才又一嗓子。

  孩子們來到了“操場”,小女孩們蹲在地上玩著地上的河沙,小男孩們則跑到兩個籃球架子那兒去攀爬,那塊裸露在地面的大石頭旁邊,兩個小朋友也開始捉起了迷藏……

  看著孫恩權夫妻倆在“操場”陪同孩子們盡情地玩耍,周玉才説,他們夫妻倆5歲的兒子也在其中,許多孩子也都跟著他叫“爸爸媽媽”。班裏的張書文是喊“爸爸媽媽”比較勤的孩子之一,張書文的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只有爺爺帶著他。張爺爺也認可這種稱呼,他希望孫子多一些父愛母愛。

  徐瑞香對正在給一個學生繫鞋帶的丈夫孫恩權説:“天氣好了,咱倆可以跟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了。”

  看著這樣的場景,“周校長”無奈地搖搖頭,説:“除了玩這個,25個孩子課間唯一可以玩的就是地上這些修房子剩下的河沙以及兩個籃球架子。”冬天的時候,孩子們不能出去玩,徐瑞香只能一邊看著爐子一邊給他們講點兒小故事。

  “上課了!”“周校長”又一嗓子,10分鐘的課間休息就過去了。孩子們又背起小手,挺直腰板兒……

  就這樣,上午4節課,下午兩節課,放學後,老師都會將學生送到家門口,親自交給家長,每天簡單而細緻地重復著。

  74歲的欒荊貴在家門口接到5歲的孫子欒萬金後,開始滔滔不絕。他説,兒子兒媳在城裏打工,他和老伴腿腳都不利索,孫子全靠這3個老師幫忙照顧著。

  就在老人説話的時候,孫恩權搶過老人手裏的掏糞耙子,把地上的牛糞攏在了一起。欒荊貴説,平時家裏有什麼活兒,到“學校”找到他們,他們定會來幫忙。

  每個娃兒每月100塊,“鹼北小學”留下來了

  鹼北村原本有80多名小學學齡兒童,撤並前的鹼北小學也有10多名教師。

  “為整合教育資源,2006年,朱家鎮建立教育中心,各村的師生被分流到鎮裏,第二年7月,鎮裏撤並鹼北小學為教學點。”周玉才介紹説,“儘管當時只剩下兩個一年級的學生和學前班的娃娃,但是我們還是習慣叫這兒“鹼北小學”。

  2003年,20歲的孫恩權和21歲的徐瑞香從牡丹江師範學校(中師)計算機教育專業班畢業後,就來到朱家鎮做代課教師。隨著朱家鎮中心校的建立,像孫恩權兩口子這樣,當初朱家鎮教辦為了解決各村幼兒教學問題,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月工資200元的臨時代課教師就不得不被清退。

  在朱家鎮代課4年了,但是此刻,孫恩權兩口子不得不考慮去向。

  他們原是林口縣的定向招生,這就意味著只要縣裏學校招教師,他們就可以被選聘走。“但現在的教師招考都至少需要大專文憑,而我們只是個中專文憑,不具備報考資格;要想出去找,又沒有什麼技術。找份工作談何容易啊。”夫妻二人不知所措。

  就在他們準備離開的時候,村裏好些家長都覺得孩子還小,要去鎮裏上學不太方便,家長也不放心,希望兩口子能夠留下來給這些小孩子上課。

  剛開始,村民們都以為政府這樣做只是為了清退民辦教師,完全沒有想到,不僅學校的10多個老師被分流了,就連學校都慢慢地被撤並了。

  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數都在城裏打工,平時都是爺爺奶奶照顧,鹼北村老支書周殿彬介紹説,為了讓村裏低年級的孩子少遭罪,家長們聚到一起商量,主動按照每個孩子每月100元的標準交學費給孫恩權小兩口兒,讓他們繼續留在村裏給孩子們上課。

  而村裏高年級的50多個學齡兒童只能去鎮裏上學,孩子們住在鎮上,每週50多個孩子擠在一輛18座的中巴車上,沿著山路咣咣噹噹地返回村子過週末。

  “周校長”説,“現在‘學校'有25個孩子,最小的只有4歲,孫恩權夫妻倆帶21個,我自己帶了4個高年級的。”就這樣,原來的鹼北小學變成了如今的“鹼北小學”——周玉才“校長”帶著兩個沒有“工資”的代課老師和25個孩子。

  “學校”冬天取暖一直是個大問題。校舍四處漏風,冬天孩子們在那裏上課挺遭罪,小兩口説,為了能讓孩子們暖暖和和地上課,他倆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在教室生爐子。孩子來上課的時候,教室裏已經很暖和了。

  “周校長”説:“要不是政府給我們提供煤,很難想象冬天怎麼過。”

  儘管是這樣的條件,村民還是願意把小點兒的孩子放在他們這兒。

  “如果撤掉這個教學點,孩子就要到17公里之外的鎮裏上學。”周殿彬説,“孩子送到鎮上,雖然可以免除學雜費,但每個月算上住宿、車費等至少需要300元,還至少一週才能回家一次,五六歲的孩子生活都不能自理,簡直就是受罪。就連被送到鎮中心校的大一點的孩子,每次坐校車回家, 一下車就哇哇地哭。”

  割了半宿的豆子,早上再給娃兒們上課

  孫恩權説,村裏去年秋天蓋了5間新房子,兩間用作教學點教室,一間是他們的住房,另外兩間是村委會用的。

  徐瑞香説,兩間教室的辦公用品都是原來鹼北小學的,自從他們2004年來到這兒後,就沒有換過。

  每學期開學的時候,“周校長”才會去鎮裏統一購置一些諸如粉筆之類的教學用品。

  對於這樣的教學條件,欒荊貴卻是滿意的:“老師們對學生可好了,把孩子送到這兒,我們也放心,孩子也像見到自己的爹媽一樣。”

  3個鄉村教師的生活是簡單而知足的。

  在孫恩權的家裏,除了一個電飯鍋外,再無其他電器。徐瑞香説:“這個電飯鍋還是去年恩權在佳木斯上班的妹妹淘汰了給我們的。”

  周玉才的經濟狀況也不理想,他的妻子在家務農,夫妻兩個的收入供兒子讀大學,已經很吃緊。但談起這小孫夫妻,他還是無奈地搖搖頭:“我每個月還有點工資,他們兩口子全靠這點錢,要自己生活,還要養孩子。”

  孫恩權夫妻在當地人眼中是“自主辦學”的編外教師。今年年初,他們的事跡經過當地媒體報道,縣鎮兩級教育部門都來看過,也許諾回去研究研究他們的編制問題,但尚無音信。

  而小兩口是知足的。他們説,作為外鄉人,村裏給他們幫助不少,節日裏村民會送點菜給他們,還有村民將地頭兒的小塊耕地提供給他們種些果菜。

  面對常常捉襟見肘的日子,周玉才説:“我們仨不得不一到週末或寒暑假,就一起打工賺錢補貼家用。”

  給村民做臨時工,到工程隊當小工……就成了他們另外的角色。

  孫恩權説,2009年秋天,他們倆下午放學備完課後,等到夜裏1點,借著月光,沒有月光時就在頭上綁個手電,去給村民們收割豆子,早晨6點左右回來,然後給學生講課。

  離暑假還遠,孫恩權已經在跟“周校長”商量到時去哪兒找份活兒幹了。

熱詞:

  • 鹼北村
  • 教育中心
  • 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