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上海120急救員身兼數職薪酬低 今年已37人辭職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4日 08: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5月14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道,當家人、朋友突發疾病的時候,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否就是撥打120?在上海,有那麼一批人,他們每天都在“和死神賽跑”,不分晝夜地奔波全市救死扶傷,每天爭分奪秒甚至顧不上吃飯他們就是120市區的醫護人員。然而,醫療急救中心一線員工情況卻不容樂觀:執業環境差,工作強度高,風險、壓力大,收入低,職稱晉級困難,醫務人員事業發展受限,高年齡隨車醫務人員職業出路很少……光是今年1至5月份,醫務人員已辭職26人,待辭職2人。急救員辭職11人,待辭職1人。醫療急救隊伍人員的流失對急救事業的發展正産生影響。

  120急救人員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他們經歷著怎樣不為人知的苦和累?記者日前來到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長寧分站,實地體驗急救人員的艱辛。醫生、駕駛員、擔架工……幾乎每人都要身兼數職,他們齊心協力完成病人的搶救、送院等工作,拯救著一條又一條生命。

  搶救無太多交流但配合默契

  5月10日7時45分,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長寧分站的休息室,24歲的晚班急救員勞以華已經忙碌了整整一個晚上,這位年輕的空軍退伍軍人白色急救服前別著一枚黨徽。前一個晚上已經出了8次車,但他還不能撤,必須堅持到早上8時才能下班。

  果然沒過多久,電話響起,120急救車駕駛員一挂上電話,勞以華就快速走進工作間帶上“康能”(一種專門針對骨折病人的固定工具,相當於臨時打上了石膏),急匆匆跟著急救醫生往救護車趕。6分鐘後,120急救車開到小區。患者是一位80歲的老太太,不小心摔倒後在家躺了兩天,大小便都無法下床,只好打120求助,“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呀!”急救醫生和急救員的到來讓83歲的老伴十分感激,他一邊收拾早已準備好的病歷材料和住院生活用品,一邊歉意地説:“兒子住在浦東上班忙,我年紀也大了、背不動了!”

  小勞把軟擔架展開放在床邊,一看老太太受傷位置在腰椎,就把“康能”放在軟擔架的中間,以便保護她的腰椎。接著,他和120駕駛員、急救醫生一起小心翼翼地將老太太從床上移到軟擔架上,再向“康能”裏打氣使其內部變硬以起到固定作用,隨後,係好軟擔架上的安全帶以防老太太再次摔下。整個過程三人沒有太多語言交流,卻配合默契,僅用時4分鐘。

  “一、二、三,起!”小勞和駕駛員、急救醫生很有默契地喊起“號子”,將老太太抬出家門。老太太有些胖,家中走道只能容一個人通過,加上老式公房沒有電梯,這給工作增加了難度。不過,僅花了3分鐘他們就將老人從二樓抬至救護車。很快,120救護車根據老人的意見,將她送到就近的天山中醫院。等到再開回長寧分站,已是8時20分。

  軍人出身的小勞不善言辭,面對記者的提問,他只回答了寥寥數語。雖然見慣了生離死別,但他至今還記得第一次急救時遇到的一個病人,那是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17歲女孩,急救人員趕到時她已經沒了呼吸。“太年輕了!很久了都忘不了她媽媽當時的哭聲。每一次看到急救病人,我都希望他們能被救活,這就是我的工作。”

  早、中飯吃到一半就被叫走

  早上7時50分,另一個急救車“班組”的急救員小羌準時來到位於仙霞路的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長寧分站。1987年出生的小羌同樣也是專業軍人,他個子挺高,留著很短但是非常時尚的髮型。

  年近半百的駕駛員熊師傅已經在休息室待命,不久身材結實的夏國偉醫生也準時到位。他已經在急救崗位上工作長達15年。進門時還帶著兩桶方便麵,這就是他和小羌兩人的早飯。

  “我們這個班是早8點到晚8點,明天是晚班,也是12小時。”夏醫生告訴記者,急救人員一般是“做二休二”,即做一天白班、做一天晚班,再休息兩天。“我最多一天出車18趟”,夏醫生話音剛落,小羌就接口道:“我最多一天出車19趟。”他介紹,其中11趟是集中在3小時內,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兩人剛向方便麵裏倒進開水,電話響了,接完電話的熊師傅簡單轉述了兩句120總機的命令,夏醫生和小羌就像兩個接到火警的消防員一樣,從沙發上跳了起來,直衝救護車。

  “飯又吃不成了。”小羌隨口嘟囔了一句,不過顯然他對這種“突發狀況”早已習以為常,簡單而細緻的準備後,救護車出發了。

  11時30分,已經出了3趟車的一行3人到長寧區中心醫院的食堂打飯,與醫院的醫生護士大多在食堂就餐不同,他們全部把飯菜打包。“在食堂吃飯的話就接不到電話了。”一葷一素加上飯塞上滿滿一盒,一行人三步並作兩步回到休息室。

  沒吃幾口,電話再度響起,沒有一個人抱怨,大家習慣性地把飯盒一關,趕緊衝向門外的救護車。“回來再吃唄。”小羌説,這種吃飯被打斷的事情太正常了,有時一頓飯可以從熱到冷,從冷到熱吃上四遍。

  這次出車時間較長,大約半小時後3人才回來,出乎意料的是,沒人再去碰那幾盒沒吃完的飯。“過了飯點,也不想再吃了。”

  20多歲急救員已患腰椎疾病

  駕駛員熊師傅告訴記者,幾乎60%以上的120急救人員都有職業病。首當其衝的是胃病,這是三餐不規律所致,還有兩種病症是腰椎病和頸椎病,這兩個病又是怎麼纏上急救人員的呢?

  記者多次跟隨急救員出診發現,急救員工作就是一份辛苦的體力活:將病人從現場或病床轉移到軟擔架、放到急救車的擔架、將其抬上急救車、到醫院後再平移至推車,整個過程至少有四次需要抬上抬下。

  此外,病人和病人家中的種種客觀情況,更是給急救工作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由於一輛急救車上僅有駕駛員、急救醫生、急救員3人,一旦遇到病人身材高大又偏胖,抬起來就非常費勁。特別是一些老公房沒有電梯,樓道裏還放著自行車、雜物,這種情況下要把病人轉移,極其費勁。

  “曾經轉移過一個病人,雖然家屬提前説了病人有點胖,但到了對方家中才發現,病人體重達300斤。先是考慮坐輪椅轉移,結果導致輪椅坐壞了一輛。無奈之下大家只好抬,雖然家屬也在一旁幫忙,但沒有電梯,要從6樓轉移下來實在是太難了,上車後發覺手臂都麻了!”小勞説,為了增加體力,他平時常練習舉啞鈴。

  在將一位敬老院老人送去醫院的路上,記者親身體驗了一次抬擔架。敬老院位於5樓,擔架車由於體積大,只能在一樓等候,夏國偉、羌培傑和熊師傅小心地把床上94歲的老人連被褥一起抬上軟擔架一種有拉手但是沒有金屬支架的擔架。

  不料走到電梯口發現電梯出現了問題,樓梯口很窄,緊急叫人修理又遲遲不見動靜,大家只好提著軟擔架“硬摒”。期間小羌讓記者體驗了一下,儘管老人體型消瘦,但是加上被褥還是十分沉重,又不敢太用力,分寸實在難以把握。

  小羌也曾有過抬大胖子的經歷。“這個人光肚子就像沙包一樣,幾乎把整個擔架都佔滿了。”苦在那幢樓還是老公房沒有電梯,3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抬到救護車內。“花了很長時間才緩過勁來。”

  由於用力過度或持續“損耗”,腰椎病也就纏上了急救人員,一些20多歲的年輕人已經出現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職業病。

  急救員往往身兼“四職”

  小羌和小勞的本職工作是“擔架工”,正式的名稱是急救員,不過事實上他們每人都身兼數職。

  余峰是長寧分站的隨車急救醫師,多年來他和無數急救員搭檔。在他看來,一位優秀的急救員不僅是合格的擔架工,協助急救醫生快速、安全地把病人轉移,更是急救醫生的得力助手。“沒有他們不行”,余峰説,特別是遇到車禍、火災、爆炸等多人傷亡的重大突發事故,第一輛到達現場的120急救車,為了盡可能多搶救病人,醫生和急救員首先要分診。這時急救員會參與包紮等工作,因此,包紮、搬運、固定、止血是急救員的四大基本技能。此外,急救員還需掌握心肺復蘇術(CPR),這樣才能在和死神爭奪戰中,將病人從死神手中搶救過來,“急救員還要會快速判斷病情,尤其是緊急搶救時整個過程只有1到2分鐘,如果不正確快速處理,一旦錯過時機病人就沒有生還可能。”

  前不久,余峰、小勞還有急救車駕駛員一起配合,成功將2名心梗和猝死的患者從鬼門關拉回,這需要3人小團隊專業行動。“特別是在公共場合進行猝死等搶救時,更是需要配合密切,忙而有序,否則會造成公共場合的負面影響。”

  除此以外,急救員還身兼類似“出納”和“清潔工”的角色,每次出車,急救員要詢問對方是否有醫保卡,並按標準收費、做賬。

  一天的工作做完後,急救員還要清洗車輛。往往下了班還要花近半個小時仔細清洗車身。

  記者體驗

  姓名:勞以華 工作地點: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長寧分站

  工作時間:4年最大心願:每一次看到急救病人,都希望他們能救活,這就是我的工作。

  最大煩惱:有時急救員會遇到一些挑剔的病人家屬,比如有些家屬沒有説清家庭地址,導致120車輛在小區外繞了好久才到,導致對方責怪我們來得遲。

  姓名:羌培傑 工作地點: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長寧分站

  工作時間:5年最大心願:只要家屬説聲“謝謝”,我就感到最高興,再累都覺得值得。

  最大煩惱:急救車能容納的人有限,一般規定陪同家屬只能兩人。一些家屬想跟車卻沒有坐位,會發牢騷。有時嫌車開得慢,有時嫌開得不穩。

  出車5次,均非突發狀況

  5月10日,記者共隨兩個急救“班組”出車五趟,出乎意料的是,沒有一趟是類似交通事故那樣的突發狀況。相反,很多案例是老人送院或轉院,這可能和上海的老齡化有關。

  在北新涇三村,一位94歲的老人因為胃口不佳,幾天沒有吃飯,家屬急了,就打120送長寧區中心醫院送治。家屬告訴記者:“老人有骨質疏鬆,一不小心就會骨折,所以只好打120,讓專業的醫生幫忙送她去醫院。”看得出,這幾位家屬和夏醫生、小羌他們已經是“老熟人”了。另外一位家住北虹路的老人要轉院,因為離不開呼吸機,所以也撥打120求助。

  “其實,我們的工作並不是人們想象中那樣經常和突發事故打交道。”夏國偉告訴記者,“我們白天出車碰到最多的情況就是老人送院或轉院,如果氣溫驟降,這種情況還要多。”這時的120急救中心實際承擔了部分“養老”功能。“家屬也比較信任我們,基本上沒有行走能力的老人要送醫院都會叫120。”

  面對老人的各種病症,急救員們早就有了豐富的經驗。小羌説:“腰椎骨折的老人必須放平,心力衰竭的病人必須坐著抬,腦梗的病人要儘量保持安靜。”

  説起搶救病人,急救員們都滔滔不絕,一提到收入,幾乎所有人都是“一聲嘆息”。醫療急救中心是白班晚班兩班倒,晚班平均出車8次,白班少則10多次,多則20多次,工作強度相當大。但是,一些有10多年工作經驗的急救醫生每月收入也就是4000多元,而急救員每月收入也就是2000元出頭。

  “由於收入低,所以幾個徒弟都走了。”一位急救醫生透露,帶一個急救員要1年時間,由於月薪只有2000元出頭,工作量又大,不少人都選擇轉行或跳槽,“我帶的5個徒弟已經走了4個!”夏國偉無奈地説。

  截至今年5月份,上海市院前急救共設分站115個,市區範圍內37個,各郊縣範圍78個。救護車603輛,市區279輛,郊縣324輛。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市區)在崗一線醫務人員有184人,駕駛員289人,急救員261人。

  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業務量十分繁忙,光是今年一季度,院前急救人數就有135504人次,其中市區急救人數72792人次。隨著上海城市人口發展和老齡化程度加速,院前急救業務量每年以10%-15%遞增。

熱詞:

  • 急救員
  • 康能
  • 駕駛員
  • 腰椎疾病
  • 班組
  • 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