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上海今天公佈首批政府資助實體書店名單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3日 06: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①為4月22日,一位讀者在上海民營舊書店“小朱書店”內翻閱舊書。

  新華社記者 裴鑫攝

  圖②為4月22日,一名小讀者在北京圖書大廈閱讀自己喜愛的圖書。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版式設計:蔡華偉

  實體書店衰微的徵兆,數年之前就已顯現。其實,書店的意義,不囿于售書。在心態日益浮躁、文化趨向快餐的當下,很多人都將書店看成對精神的值守。不只是民間,如今政府也已開始資助那些富有格調且有所擔當的實體書店。因為人們開始相信:精神的墻,不可任之風化。

  ——編 者

  本報上海4月22日電 (記者曹玲娟)記者從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獲悉:為扶持實體書店生存發展,上海主管部門打出“組合拳”——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上海將向外界公佈首批獲政府資助的實體書店名單,並推出國內首張“書香地圖”暨手繪書店指南,標注出上海市區近170家“地標書店”和專業、特色書店。 

  今年2月28日,上海出臺國內首個綜合配套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地方政府規範性文件,從新聞出版專項資金劃撥1500萬元支持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其中500萬元用於定向支持各類實體書店,尤其是形成專業定位和品牌影響的民營實體書店。據統計,最終35家實體書店分享總規模500萬元的定向扶持資金,其中,民營書店和合資外資書店佔書店總數和資助金額均在70%以上。

  “首批資助的重點,是‘中小微’、‘專精特’的民營實體書店。它們是上海文化的根須,最需要‘雪中送炭’。”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闞寧輝此前公開表示。

  負責最主要評審環節的專家團,由11名社會各界人士代表和業內專家組成,其中,主管部門僅佔1名。此次評審,原則上不支持經營狀況較好的以經營教材教輔圖書為主的企業。“希望把資金用在刀刃上。”評審之一、來自北京的中華書局發行部經理李忠良表示。

  近年來,各地實體書店的生存發展面臨多方困境。高租金低利潤,導致書店經營困難;受網絡書店衝擊,實體書店日益萎縮。

  上海知名民營書店季風就曾幾度掙扎于生死邊緣。“季風是連鎖書店,去年幾家分店租約到期,已經關掉了。我就是一讀書人,又不是虧得起的資本家,沒理由繼續開下去啊。”季風董事長嚴搏非感慨政府支持的可貴,“書店這個行業,你不要以為它只是你的,它聯絡著大家的精神生活。”

  臨近復旦大學的鹿鳴書店,是以國學古籍為經營重點的純學術民營書店。王元化、朱維錚、周振鶴、王曉明等先生都曾在這家書店辦過學術講座。此次,鹿鳴書店向政府申報資金支持,希望能得以展開點對點圖書專項服務與舊書寄存服務兩項全新服務內容。“這幾年,我們零售滑坡是很厲害,基本是沒有利潤,要展開新業務就很難。” 書店創辦人之一顧振濤表示,“這筆政府資金是‘及時雨’。”

  據介紹,獲得首批資助的實體書店,涉及綜合類、人文學術類、少兒類等類型。上海今後將根據當年書店發展現狀與規劃需求,每年更新年度《引導目錄》,明確當年政府資金重點扶持對象。對獲得資助的首批實體書店,上海將對其規範使用政府資金予以必要的監管,同時引導其改進經營手段,提升經營效益。

  讀書人留戀一种家園感

  作家 方 方

  書對於我來説,有如生命中的水與鹽,沒有書,無法想象生活將會怎樣的無趣。

  我的閱讀是與書店密切相關的。我父親以前有出門逛書店並且逛了就要買的習慣,等我長大後,很長時間內,也學父親上街就一定去書店。讀大學時,每週回家,坐船從武昌過漢口,經常會繞到漢口交通路,只因那一帶書店雲集。

  工作之後,就不僅在武漢逛,出差在外,見到書店,也還是要看。並且最喜歡到一處就買一本書,然後在扉頁寫下某年某月購于某書店。這是件越做越有樂趣的事,倒也不全是為了記下每本書的來歷,而是在一本又一本某年、某月、某書店的延續和積累中獲得了自足。在國外也不例外,尤其喜歡在書店裏找有沒有中國人的書。有一次在慕尼黑,看到一家書店有莫言和余華的書,還特地把它拍下來了。

  書店對我而言,有一种家園感,好像就是我的地盤,到了這裡才覺得舒服愉悅。雖然一個熟人都沒有,但書就是我的熟人和朋友。不同的書店在形式上可能各有新意,但一站到書架前,就會讓人一見如故,親切感油然而生。給我留下好印象的書店,台灣的誠品自然算。北京的三聯書店,以及最近在廣州去過的方所書店,也都很喜歡。

  自從有了網上書店,我去書店的次數的確少了。畢竟網上購書方便,對於購書量大的人來説,便宜也很重要。但是我也害怕實體書店沒有了。因為街上或某個小環境裏有一個實體書店,會給人一種很溫馨的感覺。只要遇到,進去走走,內心確有舒服感。而且,沒有了“逛”,類似某年某月購于某書店的那樣一種具體實在的接觸感就不存在了,拿到手的書似乎總感覺少了點什麼。這些體驗性的東西,讓我對實體書店的未來倒不是那麼悲觀。畢竟書店如果有座,有咖啡和茶供應,想必很多人還是願意取一本書,坐在那裏細細品讀的。實體書店的魅力,在於它可以把“實體”經營出氛圍和氣息來。

  其實,我曾經有過開家書店的想法。現在依然還存有這個夢想,開一家書店,只賣自己喜歡的書。我想這也是很多讀書人的夢想吧。

  (本報記者胡妍妍採訪整理)

  逛書店體驗別樣的情懷

  主持人 曹可凡

  我和書、書店最初的緣分來自父親。父親年輕時癡迷閱讀和古典音樂,家中樓頂一間約6平方米的儲藏室堆滿了他的寶貝唱片和書籍。

  但好景不長,“文革”期間,父親受衝擊,生活變得艱難,不得已,只能靠賣書補貼家用。從此,父親就不再買書了。

  雖説不買書了,但他仍隔三差五地帶著我往上海靜安寺附近的新華書店轉轉。直到後來我學英語,他才咬牙為我買了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簡明英漢詞典》。這本當年僅花費4元的詞典,雖説封面早已脫落,內頁也有些許散佚,卻仍是我案頭常用的工具書。有時翻上數頁,便會想起和書以及書店的情緣。

  或許是受父親影響,我也愛逛書店。以前常去的是紹興路一帶的出版社門市部,雖説裝修極為簡陋,卻能淘到好書,運氣好的話,還會碰巧與作家、學者擦肩而過。最得意的一次,是淘到線裝本《巴金隨想錄》。這套線裝本共分五冊,外加一個函套,全書以直排、繁體字印在潔白柔軟的宣紙上,猩紅的封面上赫然印著巴老遒勁有力的大字:《巴金隨想錄》。整部書古樸典雅,散發著濃濃的書香。電視臺有位長者見我如此喜歡這套書,便熱心地將書帶至杭州,請正在那裏休養的巴老在書的扉頁題寫了一行小字:“曹可凡同志:巴金。九四年四月。”拿到巴老的簽名,興奮得一夜未睡好覺。除此之外,施蟄存的《唐詩百話》、《沙上的腳跡》,柯靈的《書信集》也都是在那裏淘到的。後來,還分別請兩位文學前輩題簽。特別是柯靈老人,不厭其煩地將書中訛誤一一訂正,教人感動。

  以前我家附近有家僅十來平方米的“一介書店”也是我常常光顧的地方。據同樣是常客的王安憶告知,那家書店主人是段祺瑞後人,選書極有品位,還會把《讀書》中的精彩段落寫在門口的黑板上。由於實在太過逼仄,購書者有時不得不側著身子,相互錯會,才能安然選書。一旦選中一本好書,彼此便會心一笑。可惜,經營了一段時間,書店便關門了,店裏的書據説後來全被“季風書店”接手了。

  如今網上購書蔚然成風,但我仍固執地愛上書店選書,心態也如同女人去商店買衣服,漫無目的,但只要瞄到喜歡的,便毫不心慈手軟,統統拿下,不亦快哉!

  書店是都市的一道風景,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別樣的情懷,才能領略其中無窮的曼妙。

  (本報記者曹玲娟採訪整理)

  享受書店的氛圍

  喜歡網絡的便利

  鄧易知(13歲,初中生):非常喜歡去書店,平均一個月去兩三次。學習中遇到問題,就會去書店查找相關書籍。平常買書首選逛書店,只有在書店買不到的,才會網購。很享受坐在書店地上看書的感覺。

  繆文瀾(11歲,小學生):會逛書店,但書店的歸類不清,想要的書找不到。買書的話,更願意去網上買,方便,價格低。

  張新宇(16歲,高中生):去書店看書更直觀,摸得著,看得見。但大多數書店環境差,過於擁擠。

  張小雪(18歲,高中生):是書店的忠實“粉絲”。書店的氛圍很好,是在學習重壓之下放鬆心情的好地方。但現在書店“快消品”類的書居多,讓人能夠沉下心來細細品味的書太少。

  韓振棟(24歲,研究生):不願意去書店。看書的話更願意看電子書籍。現在的書店千店一面,有特色的太少。

  王鑫(25歲,研究生):如果時間充足,地理位置也便利的話,就去書店打發時間,還可以在琳瑯滿目的書籍中發現意外之喜。但相比網上書店,實體書店的價格偏高,地方擁擠;在小城鎮,書店數量少,書的種類也少,政府對這些地方應該有更多的扶持政策。

  馬傑(24歲,研究生):很喜歡去書店,是心靈休憩不可多得的好去處。先鋒書店是南京一家很有特色的書店,種類全,還有其他相關的衍生品,如詩歌朗誦會等活動。但要買書的話,還是會去網上買。

  (張玲瑋採訪整理)

熱詞:

  • 及時雨
  • 書店經營
  • 實體
  • 巴金隨想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