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香江漫話:香港民眾“水陸”共慶“天后誕”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4日 08: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傳統節日“天后誕”,即媽祖誕辰日,香港每年都有傳統而盛大的慶祝活動。13日全港四方呼應,南到港島,北至大埔、粉嶺,西跨荃灣、元朗,東至西貢大廟灣的天后廟都有祈福儀式或傳統表演,漁民今年還首次在維多利亞港舉行“海上巡遊”。

  上午8時,全港最古老的天后廟——大廟灣天后廟已經煙霧繚繞。這座被港人親切稱呼的“大廟”有700多歲,背靠大山,面向海灣,廟底山下就是一個碼頭,漁船常年在此進出。

  今天的“大廟”被裝飾一新,從山頭到海邊方圓幾公里都插滿了傳統三角形黃色齒邊的彩旗。彩旗上寫著“風調雨順”、“生意興隆”等各色祝福語。廟前大坪的圍欄上還插滿各色大花風車。風車高約1米,由竹子做成框架,打底貼一層帶著濃濃中國味的五彩剪紙——上面是一雙孔雀對舞,中間是雙龍戲珠,往下有兩隻喜鵲銜著一個大大的“吉”字,四週則環繞著鯉魚和元寶——在剪紙的上面則規則地粘著手掌大的紅黃色風車,最頂上插著兩面小旗和祈福貼,左右挂著兩個小鈴鐺。海風吹過,大坪圍欄前十幾個大風車呼呼直轉,搖擺的鈴鐺發出清脆的響聲,與山下碼頭的鳴笛聲遙相呼應。

  許多市民自發組團來上香祈福,大巴停滿停車場。人群站滿大廟正殿,大坪上的香爐滿滿噹噹。人們在廟前大坪鋪好報紙,擺上專門準備的貢品。除了常見的水果和美酒,更有結伴而來的市民扛著一米多長、外皮色澤金黃油亮的烤乳豬,頗具嶺南特色。據大廟灣居民梁先生介紹,每年“天后誕”的時候,來上香的市民絡繹不絕,很多移民海外的香港人也會特地回來朝拜。

  廟內,人們按照指引分別上香祈福,用特別的竹葉水洗手,讓師父拿著樹枝點水在頭頂繞一繞,把祝福帶回家。

  大廟山下的海灣客船來來往往,海灣邊的大空地上擺著許多售賣吉祥物的攤子。大廟最具特色的吉祥物就是“菠蘿雞”(用濕透的元寶紙烤幹製成的紙扎生雞)了,各個攤子上都能看到各種顏色、大大小小頂著大紅色雞冠的紙扎雞,有的雞腳下還有小小的金色蛋,每只菠蘿雞身上都貼著吉祥語,市民上香後,可以來這裡挑選中意的吉祥物。

  除了陸上的祈福,“海上巡遊”同樣精彩。漁民們把漁船裝飾一新,船艙周圍插滿五彩三角旗,寫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船舷上升起一面最大最高的紅色旗幟,寫上船名,在海上巡遊並舉行祈福儀式,以求來年漁獲豐收,平安歸航。

  11時30分,40艘色彩斑斕的漁船從九龍灣出發,繞著維多利亞港海上巡遊,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40艘漁船兩兩並排行駛,跟在隊伍最後的是一艘同樣插滿彩旗、名為“鴨靈號”的傳統中式帆船。“鴨靈號”呈古木暗紅色,兩張彎彎的帆布張開,鼓風行駛。100年前香港海上穿梭往來的就是這種船,“昨日重現”不禁讓人想起百多年前香港初開埠時期海上經濟的風雲歲月。

  維港海邊早早圍滿了來一睹“漁船巡遊”風采的中外遊客,海邊圍欄上固定著“長槍短炮”,希望能定格船隊駛過的精彩一刻。來自英國的John 和他的朋友們特地參加了“天后誕一日遊”,説要“親眼看一看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動”。

  當色彩鮮艷的船隊駛過灣仔金紫荊廣場海邊的時候,來自福建漳州的劉先生特別興奮:“我剛剛問了導遊才知道原來香港的天后跟我們福建的媽祖是一樣的,所以看到這些漁船覺得特別有親切感,真是一脈相承。”

  與此同時,元朗十八鄉正舉行“天后誕花炮會景巡遊”,超過30支來自各鄉鎮的花炮隊伍伴著舞龍舞獅的表演,大張旗鼓。巡遊之後會在元朗天后古廟“抽花炮”,“花炮”是約9米高的神鑾加上各種寓意吉祥的裝飾,寓意鴻運當頭。

  “天后誕”當晚,各處將有宴席和表演,不少地方有粵劇表演、舞龍獅、龍舟賽、抽花炮等精彩活動。有些活動持續時間超過一週,免費開放給市民和遊客。(完)

熱詞:

  • 花炮
  • 巡遊
  • 祈福
  • 菠蘿雞
  • 鴨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