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揭古建築保護亂象 全國古城墻真品僅三座半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1日 16: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有近20000個城鎮,其中有2000個是歷史古城鎮。但是這筆寶貴的文化資源,如今還剩下多少實質內容?以古城墻為例,看似到處都有,但只有三個半是真貨(荊州、平遙、新城和半個西安),其餘都是假貨,是近年來重建的,最多也就是夾雜著些遺址。”這是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國家歷史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昨日在滬進行演講時所説的。同時,第三屆蘇浙滬文物執法培訓交流會議在本市召開,蘇浙滬文物執法部門的有關領導及近百位一線文物執法人員出席。阮儀三面對現場的文物保護執法人員,表示鋻於聽眾的專業性和特殊性,他著重要講的是目前我國在歷史文化建築保護上急需改變的亂象、困境。

  大興土木重建

  都在隨心所欲

  “全世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城市有110多個,中國名列其中的只有麗江和平遙兩個小型城市。為何像十三朝古都洛陽、元大都和明清首都北京以及歷史上的開封、西安等大城市沒有評上,關鍵是老建築都被拆毀,沒有好好保護。”阮儀三指出,在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大規模的城市老建築的拆遷之後,很多地方如今已經意識到老建築的重要性。於是,各地又興起了一股大興土木的復古風。“北京琉璃廠修了個明清一條街,隨即全國很多城市都陸續出現了明清一條街,姑且不論建築樣式是否對頭,單是到處都在用紅色的廊柱就大錯特錯了。這個顏色在古代是不能用在民居上的。如此臆造的倣古建築是否讓稍有歷史知識的人看了可笑呢?”

  另一個全國各地都在建造的當屬古城墻。中國有千年曆史的古城上千個,城墻絕大多數都已經拆毀,如今已經或正在重建的不在少數。阮儀三説:“中國的城市建築歷來都是遵循一定之規,相關的文字記載在周朝的文獻中就有。城墻的造法是有講究的,一座城墻上要有72個馬面、3000城垛,這不是想當然的。而現在重建的所謂古城墻基本都在隨心所欲。”

  缺乏整體規劃

  造成桂林、杭州之憾

  “保護歷史文化建築,並非僅僅是保護建築本身。”阮儀三認為,歷史文化建築乃至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不能僅僅停留在不拆除老建築上。“不少地方政府沒有整體規劃,或者耐不住眼前利益的誘惑,簡單認為不拆老建築就算保護的大功告成。”“歷史建築之所以是種文化,關鍵是環境、氛圍的協調。”阮儀三舉例説:“當年小平同志接受專家意見下達了‘保護蘇杭’的指示。結果,蘇州守住了,老城區裏不見高樓,整體氛圍很協調;杭州卻高樓林立,堪稱國之瑰寶的西湖在申遺時,只能申請景觀類,因為周圍環境都破壞了。”讓阮儀三擔憂的是,這樣讓人痛心疾首的事還在發生中。“桂林市區有十多座山峰,造就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現在,山峰旁邊卻建起了高樓,桂林方面請我去,我當場就批評,如今是‘桂林高樓甲山水’。”

  要“延年益壽”

  不要“返老還童”

  “胡慶余堂修繕之後邀請業內人士參觀,一位同行的學者講,修得比原來還要好。這是損人的話,修繕怎麼可能超越原作呢?”阮儀三指出,保護老建築的修繕工作應當是“延年益壽”而非“返老還童”,否則無法保留歷史文化建築的原真性。現在很多古建築保護工程當中,補補貼貼之後要刷一遍漆,有文革標語的一定要鏟掉。這一刷、一鏟,抹去的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留存,反映的是急於求成的心態。“一朝一夕是無法恢復百年、千年傳承的,急於求成做出的只能是表面文章。”

熱詞:

  • 阮儀三
  • 古城墻
  • 亂象
  • 古建築保護
  • 老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