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光愛學校的校長石清華:108個孩子的“爸爸”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11: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志願者手記

  總想為他們多做一點

  半年前的一天,約好見面的心理諮詢師朋友突然來電話,説臨時要參加一個孤兒學校的活動,聽説是一個公益活動,我好奇地詢問能不能加入,朋友遲疑了片刻説,“我給你問問吧”。她的反應讓我有點納悶,按我當時的理解,對願意參加公益活動的人應該毫不猶豫地接受吧。不一會兒接到朋友電話,沒有我期待的滿口答應,反而一上來就問我兩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參加這個活動?你去了想做些什麼?”我被她很嚴肅的提問弄蒙了,也確實沒認真想過這樣的問題,語無倫次地回答了幾句,“好吧,你過來吧,不過要多看,少説。”電話那邊説。

  就這樣我第一次來到了當時還在通州的光愛學校。我到學校的時候,活動已經開始了,志願者和孩子們正在做一個有趣的遊戲,孩子們把眼睛蒙上,志願者們用語言和動作引導他們繞著學校走一圈,其間會穿過凹凸不平的土路、草地,還有臺階和倒下的梯子等障礙物,然後再換成大人蒙眼孩子引導。

  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遊戲,是青少年心理教練張憶特別為光愛學校孩子們設計的心靈成長課程,這個遊戲其實是讓人們在互相幫助中體會信任的感覺,在遊戲後的交流中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放心地把自己交給我們,而我們的雙眼被蒙上時,立刻舉步維艱,即使有孩子的帶領,也絲毫不敢放鬆,每過一個小坑小坎都心驚肉跳。

  我那天的搭檔是卓瑪,一個很漂亮的藏族小姑娘,我看她不愛説話,就逗她,問她幾歲了,突然看到朋友對我使眼色,原來和這些特殊孩子初次接觸時,是不能打探他們的身世背景的,只是自然地相處陪伴就好了,這也就是朋友説的“多看,少説”的含義。如果一相情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對待孩子,很可能對他們造成更大的傷害。那天卓瑪確實心情不太好,趴在我懷裏睡了一覺,臨走的時候又爬到我身上,讓我抱抱她。

  再去光愛學校,他們已經從通州搬到了順義大江洼村,幾年來光愛學校雖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但仍然擺脫不了顛沛流離的命運。又一次見到了卓瑪,小姑娘認出了我,立刻撒嬌説“抱抱”,一下躥到我身上,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坐在我腿上,面對著我撲在我懷裏,讓我摟著她,她閉著眼很享受很滿足的樣子。有兩次捧著我的臉閒聊天,突然就親了我一下,我的心頓時就融化了。跟校長打聽卓瑪的身世,孩子很小時爸媽出車禍去世了,6年來卓瑪最缺的就是“抱抱”。

  我知道我現在看到的光愛學校,已經是條件最好的時候了。在這之前的8年,他們遭遇了太多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聽志願者説,光愛學校的老師和孩子們曾經過了好幾年冬天沒有暖氣的日子,淩晨1點,石校長把全體孩子叫起來跑步,跑暖和了回被窩睡覺,怕孩子們凍壞,4點再起來跑一次。去年冬天搬到順義,學校再次面臨取暖難題,於是志願者們集資3萬元為學校購置了鍋爐。

  現在光愛學校是一個擁有108個孩子的大家庭,過著簡樸的生活,卻時刻有溫暖和滿足。每次來到這裡都會被孩子們的快樂感染,看著他們的心靈與天分慢慢打開,我總在想,我還能為他們做點什麼?(記者羅穎)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北京晚報,時間為2012年2月7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石清華
  • 孩子
  • 爸爸
  • 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