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微基金"曬賬本 善款收支公示精確到每1分錢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06: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6月1日,“微基金”正式向羅甸縣興隆小學學生提供愛心午餐,當天的午餐是米飯、炒黃瓜、炒茄子、炒豆腐和每人一個雞蛋。

  開欄的話——

  我們迎來了“自公益”時代

  以微博客為代表的互動平臺,終於將汶川特大地震後潮涌般的民間慈善,推到了“人人可公益”的階段。就像新聞傳播進入“自媒體”時代一樣,我們迎來了“自公益”時代。

  區別於傳統的公益形式,“自公益”由個人自主發起,親身實踐,參與度更高。無論關注的對像是一群人還是一個人,無論他或他們是親友還是陌生人,“自公益”都以樸素的向上向善的力量,帶給網上網下如春天般的溫暖。

  本報自今日起開設“關注自公益”專欄,尋找公益互助的故事,展現普通人之間平凡的愛,探尋“自公益”與其他公益力量融合互動的模式,歡迎讀者朋友們提供線索,提出智慧,共同推動“自公益”成長。

  每一個希望向上向善的人,都請加入進來。

  正式運作一年後,“微基金”通過網絡曬出了過去一年的賬本。

  2011年4月2日,本報以《貴州百餘小學生第一次吃上午餐》為題,報道了民間公益人梁樹新等來自廣東的志願者,在貴州省黔西縣紅板小學成功為學生提供免費午餐的情況,這也成為第一個由民間公益力量成功實施“午餐援助計劃”的樣本。

  兩天以後,為了讓“午餐援助計劃”持久健康運行,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民間公益人梁樹新合作,宣佈貴州省青基會成立專項基金——“微基金”,幫助貴州山區孩子免費吃上熱騰騰的午餐。

  2012年4月6日中午,“微基金”通過官方微博“@快樂微基金”發佈了“【微基金】項目執行過程披露平臺”,在這個域名為“wjj.imore.net”的網站上,沒有專業的財務報表,“捐贈收入”和“捐贈支出”的金額數值,都精確到小數點以後兩位,每一筆超過0.01元的捐款,都能查到捐款時間、捐贈人、具體金額和捐贈渠道,每一筆超過0.01元的支出,都能查到支出時間、具體金額和用途摘要。

  這就意味著,“微基金”每一分錢的善款流入和支出,都有據可查。

  捐贈信息披露隨即引來眾多網友的圍觀,有網友感慨:這可能是史上“全裸曬”的第一部公益慈善賬本。

  善款收支公示精確到每1分錢

  點擊“【微基金】項目執行過程披露平臺”,主頁面正中間顯示著“微基金財務收支狀況(元)”的彩色柱狀圖。柱狀圖顯示,截至2012年4月8日,捐贈收入為2709571.74元,捐贈支出為886337.21元。

  柱狀圖下方的微博評論區可以隨時發佈評論,評論窗口的下方顯示著網友的留言。評論區左側的兩個餅狀圖分別顯示著“微基金總收入結構”和“2011年度行政費用結構分析”。

  “微基金總收入結構”圖顯示,“淘寶公益渠道”的捐贈佔61.28%,其次分別為“支付寶公益”、“農行匯款”、“聯合募集”和“一分鐘V捐”。

  “2011年度行政費用結構分析”圖顯示,“辦公室租金、管理、水電費”佔34.18%,職工薪資佔33.26,固定資産佔17.79%,交通差旅佔8.42%,其他行政支出佔6.35%。

  與這些圖相對應,整個頁面左側豎直排列著一項項數字:捐贈收入¥2709571.74元,其中一分鐘V捐:¥56415.00,支付寶公益:¥495130.51,淘寶公益:¥1666905.90,農行匯款:¥302334.33,聯合募集:¥188786.00。

  點擊其中的任何一種捐款渠道,都能查到具體的捐款時間、捐贈人、具體金額和捐贈渠道。

  以“支付寶公益”為例,中國青年報記者看見總共807頁捐款信息,包含了2011年4月12日18時14分到2012年3月31日期間的12096筆捐款。2011年4月13日淩晨5時4分,“朱”捐贈的0.01元顯示在第803頁第一排。絕大多數捐款在1元到100元之間。

  “公益組織有義務對每一點愛心負責,不是應該公示,是必須公示。”梁樹新説。

  捐贈支出的項目顯示,捐贈支出總額為886337.21元,其中項目撥款719558.60元(待撥款1161838元),行政辦公166778.61元。

  記者點擊“項目撥款”看到,兩頁撥款記錄記載了撥款時間、撥款金額和資金去向。

  “行政辦公”支出被細分成了151項,包括了人員、辦公室租賃、購買辦公用品、支付寶交易服務等各個方面。金額最大的單筆支出為2012年1月10日支出的1.2萬元,用途為3個項目人員工資,金額最小的單筆為支付寶交易服務費0.30元。

  “‘微基金’目前只有兩名全職工作人員。去年12月新招聘1人,因沒有通過試用期已經在春節前離職,現在的兩人每月工資4000元。”梁樹新説,扣除社保費,兩名全職工作人員每月拿到手3772元,這在廣州是中等偏下的收入水平。

  中國青年報記者同時發現,在“行政辦公”費用的首頁上顯示著一項“公益合作洽談餐費”,支出金額是554元,這是所有行政辦公支出中唯一的一筆就餐費用。

  梁樹新對此解釋説,這是邀請了十幾位專業人士和公益夥伴為“微基金”發展“把脈”,並商談如何展開闔作後的晚餐費用,平均每人花了39.57元,“一直糾結這要不要算在行政成本裏,畢竟是吃飯啊。”

  後來,“微基金”管理小組討論同意把這筆錢從行政成本裏開支,“因為這是單純為微基金髮展吃的飯,沒有其他議題。”梁樹新説,這也顯示出微基金這個1歲的“嬰兒”還需要繼續完善制度,到底什麼情況能吃飯,如果吃飯按照什麼標準安排,“但這筆已經花了的錢一定要公示,讓捐錢的人心裏明明白白。”

  信息披露同時顯示,過去一年裏,羅甸縣邊陽鎮興隆小學等18所小學的4000多名學生累計免費就餐121773人次,“微基金”還幫助救助了一個貴州患紅斑狼瘡的女孩和一位廣州白血病女童。約有30萬人直接參與捐款。

  全過程透明 技術不是問題

  “微基金”通過網絡“全裸曬”賬本的做法在被越來越多網友圍觀的同時,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讚許。

  來自上海的網友“@俞磊_地球”評論説:這個太令人信服了,這樣的捐款才有意義啊。來自廣州的網友“@Harke”評論説:捐款人就是需要看到這樣簡單明了的賬單,而不是專業的財務報表。感謝你們為中國慈善所做的一切。網友“@黃衣暖”甚至戲謔地説:郭美美發來賀電。

  原本做好了被“拍磚”準備的梁樹新形容自己“小興奮”。賬本公佈後的幾天裏,他幾乎沒有聽到質疑、責問的聲音,所有的聲音都是贊同、力挺、鼓勵。

  “讓公益行為全透明在技術上不是問題。”梁樹新説,一個名叫“愛盟公益”的團隊在創始人郭鵬的帶領下,決定與微基金合作開發這套系統。

  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夏天,有著多年銀行從業背景的郭鵬帶著十多人的團隊,開始研究如何能讓公益行為透明起來的綜合過程系統。為此,在過去半年多的時間裏,郭鵬每個月需要支付十幾萬元的研發、運營成本。

  在郭鵬腦子裏,這個系統要解決3個命題:錢怎麼來的、錢怎麼花的、花錢的效果怎麼樣。而信息公開不僅僅是一個靜態的告知那麼簡單,所以這個系統被設計成項目執行過程披露的平臺。

  按著這個思路,郭鵬確定了每一筆超過0.01元的捐款都能查到源頭,每一筆超過0.01元的支出都能查到流向的系統基礎。

  花錢的效果怎麼樣?這是最難破解的命題。梁樹新和郭鵬多次商量認為,效果不能是簡單地寫一段文字表述或者羅列一些冷冰冰的數字,“要向捐方和社會展示暖暖的執行過程。”

  在“【微基金】項目執行過程披露平臺”中,點擊執行“午餐計劃”的學校名單,都會顯示出這個學校的所在地、具體執行人、財務詳情、就餐情況和庫存信息。

  點擊“財務情況”,可清楚地看到每天採購的食材品種、價格、數量和採購憑據。

  點擊“就餐情況”,可以看到每所學校的就餐人數、人均花費、信息報送人員姓名和執行情況反饋。

  中國青年報記者點擊2012年4月6日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興隆小學就餐執行情況反饋看到,一個新彈出的窗口從上到下寫著:“當日就餐人數:385人,人均約2.48元。”緊接著列出當日消耗土豆50斤、白菜70斤、豆腐80斤、大米80斤、食用油3斤、鹽1.3斤、味精0.29斤、辣椒粉1斤、柴火50斤、豬肉30斤。

  當日費用合計約:956.54元,菜譜是:炒豆腐、炒土豆、炒白菜、白菜湯。

  窗口最下方的當日就餐照片更直觀,3個大盆裏裝著炒好的菜,第一盆是炒白菜,第二盆是炒豆腐,第三盆是炒土豆。

  “這樣的公開你能滿意嗎?”梁樹新笑笑説,“技術手段不難,關鍵看你願不願意公開透明。”

  現在,這些信息需要先從學校傳到廣州,由“微基金”的工作人員每天上傳到系統。而在未來,這樣的信息傳遞將由一部智慧手機完成。

  郭鵬的團隊已經開發出一款可以安裝在智慧手機上的軟體,執行午餐計劃的學校只需要用智慧手機記錄、拍照,就能通過手機上網,將當天的信息上傳到執行過程披露平臺,即時公開。

  根據測試,每個月按最詳細的標準完成信息上傳,這個軟體耗費手機上網的流量不會超過30M,這就意味按照現在的手機上網包月資費標準,每個學校每月的信息公開費用約為5元。

  “我們在微博上尋找捐贈智慧手機的人,馬上就得到了華為公司的支持,20部智慧手機就快要到學校了。”梁樹新説。

  蹚出公募基金和草根公益人合作的路子

  在2012年4月5日舉行的“微基金”一週年年會上,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楊震形容,貴州青基會和梁樹新等民間公益人的“聯姻”正處在蜜月期,而且“十分美滿”。

  事實上,一年前,當楊震和梁樹新坐在一起談合作時,誰的心裏也沒底。

  梁樹新心裏的算盤是:希望找一個有公募資質的基金會合作,擺脫自己“非法集資”的風險,但又害怕受到行政體制的束縛太多。楊震心裏的算盤是:希望基於微博等網絡平臺創新公益手段,儘快幫助貴州山區的孩子吃上熱騰騰的午餐,但和草根公益人合作又是一件沒有太多先例的事情。

  但為了貴州山區孩子儘快吃上午餐的共同目標,雙方決定“先合作,後磨合”。一段時間後,雙方的變化都顯而易見。

  梁樹新會耐心地聽來自貴州青基會的聲音,然後再説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一上來就打斷,直接説自己的想法;他和“微基金”廣州團隊的人一起,向貴州青基會的財務管理人員學習善款管理規範;他開始説“咱們一起努力怎麼怎麼樣”,而不再説“你們體制怎麼怎麼不符合我的要求”。

  楊震會穿著印有“微基金”“大螞蟻”logo的白色T恤,穿梭在志願服務廣交會的現場,微笑著向每一個過往的人推介“午餐計劃”,梁樹新笑他“一點也不像個正處級幹部”;楊震會實地看過“午餐計劃”執行學校以後,千叮嚀萬囑咐校長“一定要發微博讓網友監督,不要搞假”;他還會時常提醒貴州青基會的工作人員“把工作拿到網上曬曬,接受監督”。

  細微變化的背後,是一條公募基金和草根公益人合作的路子。

  從制度上看,公眾的愛心善款匯入公募基金,基金會負責善款的管理、支出,但不收取“過賬管理費”,草根公益人及其公益組織負責項目的具體運作、執行,基金會對善款進行監督,並引入第三方機構對賬目進行審計。

  具體運作、執行的過程中,基金會充分尊重草根公益人的意見,並給出足夠的空間,讓草根公益組織獨立發揮民間的智慧和力量,基金會把握住法律的邊界即可。

  “還有一點是平等,我和梁樹新、‘微基金’工作人員平等對話,基金會和草根公益組織平等協商。”楊震説,“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相互信任,大家都帶著共同的公益之心做事。”

  通過一年的探索,楊震還深深感受到應該虛心向草根公益人學習創新的精神、主動尋求監督的精神、努力為捐方提供優質體驗的精神。

  3月30日,在2012年團中央、全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系統表彰會上,“微基金”公益項目獲得全國“希望工程創新獎”。此前,“微基金”榮獲全國“微公益之星”大獎。貴州省委書記栗戰書專門諮詢了“微基金”的做法,並批示: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工作創新,請繼續探索,不斷總結、深化,見到更大成效。

  “未來,我們會‘脫’得越來越光,主動尋找公眾監督,尋求最廣泛的群眾基礎,總有一天會重建中國公益的新秩序。”梁樹新説。

熱詞:

  • 過程系統
  • 微基金
  • 公募基金
  • 公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