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江蘇長江村發金銀續:村民稱男丁可獲別墅一套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17: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高調給村民發黃金的村黨委書記李良寶行事低調

  專家建議富裕農村收益分配應儘快明細化、透明化

  與名滿天下的華西村相比,位於江陰夏港街道的長江村一向“低調”。但3月17日,長江村遵守承諾,向全村2858名村民發放100克黃金和100克白銀,這位“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富家千金”,突然以一擲千金的形象告訴世人,江陰並不只有華西村。

  1972年,以700元集體資金起家逐步締造資産雄厚的新長江集團,而後建別墅、發黃金,“功勳卓著”的村支書兼集團董事長李良寶卻很不愛拋頭露面,很早以前,他便定下“不接受採訪、不上報、不上電視”的三不原則。

  拿到黃金的長江村村民個個都喜氣洋洋,作為一位長江村村民,他們充滿自豪感。但他們卻並不知道也不關心,佔用了他們祖祖輩輩耕地的新長江集團,到底創造了多少財富,而這些財富又將如何分配。

  “我們不應當只關注這些發真金白銀的個別現象,還要關注,怎樣以一個比較好的方式,讓農民知道他們在集體資産中佔著一個怎樣的份額,多長時間能有一個合理的分配,把它變成一個可以預期的東西。”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杜志雄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提高財富分配時的透明度是很多富裕農村的當務之急。

  文、圖/本報特派江陰記者武威、李媛 (除署名外)

  富甲天下的江陰,一舉一動總能引來無數關注的目光。改革開放後,江陰依靠蘇南模式迅速崛起,縣內陡然涌現出22家上市企業,“天下第一村”華西村更是聞名遐邇,江陰也連續11年“折桂”全國百強縣……江陰取得一個又一個奪目的“光環”,在引起無數人艷羨的同時,也給世人留下“霸氣外露”的江陰印象。但事實上,江陰也有很多樂於“悶聲發大財”的村莊,位於江陰夏港街道的長江村就是其中之一。

  四十年致富路:

  700元起家今資産200億

  3月27日,江陰風和日麗,記者驅車趕往長江村,最近,這個村莊因為向每位村民發放100克黃金和100克白銀而名聲大噪,但奇怪的是,搭載記者的出租車司機雖是本地人,卻並不知道長江村村委的所在。車窗外,江陰的鄉村一點都看不到田連阡陌,有的更多是高大的廠房,成排的別墅和一座座矗立的寫字樓,置身其間,常常讓人對眼下的“農村”産生玄幻的錯覺。

  不一會兒,汽車便來到了長江村村口,村口矗立著一塊寬約40米、高約15米的石牌坊,牌坊所用的石料非常考究,石塊上精心雕刻著精美的花紋,中間的匾額上寫著“中國長江村”五個金閃閃的大字。牌坊下,便是長江村的主幹道,與村外用水泥鋪設的道路相比,這條主幹道用清一色的瀝青鋪成,道路兩邊的路燈上,懸挂著一個樓盤的廣告豎幅,樓盤正是新長江集團開發的。主幹道兩旁,連亙著一排排村民的別墅,別墅大多是兩層高,外觀上看並不如想象中豪華,但每家每戶的家門都是霸氣的圓弧頂銅門,據説,這些銅門價值超過5萬元,是去年由村委幫每戶人家安裝的。銅門內,是一個大院子,透過鏤空的墻體,院中停靠的汽車隱約可見。

  在這片別墅群的中間,是長江村花費3000多萬元建造的長江中央公園,公園佔地80多畝,建有歐式長廊、中式長廊、健身廣場等大批景觀,但公園卻鮮見遊人。

  很難想象,如今這個擁有200億資産的村落,在40年前,卻是江陰有名的貧困村。長江村村口小賣部的老闆范女士告訴記者,她是1958年出生在長江村的,當時村裏非常貧困,“村裏家家住的都是茅草屋,小時候,吃不飽飯、餓肚子是常有的事情。”然而,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在村黨委書記李良寶的帶領下,長江村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72年,當了10年生産隊會計的李良寶,走上了村副業辦公室主任的崗位。受大隊村民的委託和信任,懷揣著大隊裏湊出的700元經費,帶領6名農民以搞副業為名,在老夏港河畔籌建2座小磚窯燒磚起步創業。憑著執著和辛勤,李良寶先後辦起了長江五金廠,長江化工廠、螺帽廠、磚瓦廠、農機隊等企業。到1983年,全村工副兩業産值突破500萬元。1983年至1992年,李良寶對村辦工業抓整頓、鞏固、提高,既注重産品質量和企業管理,也注重企業幹部隊伍建設,使村辦工業年年躍上新臺階。1993年,全村産值突破億元大關,成為江陰地區第三家億元村。

  如今,長江村位列中國經濟十強村第三名、是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村級經濟實體江蘇新長江集團共分冶金、機電、綠色拆船、精細化工、房地産、港口物流、商貿流通、金融投資等8大板塊,凈資産超200億元,位列2011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95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3位,2011年工商兩業開票銷售突破500億元。而李良寶個人既是長江村黨委書記,也是新長江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

  長江村村民:

  分別墅一個男丁一套

  隨著新長江集團的蒸蒸日上,村民的生活也踏上了高臺階,引來鄰村人的羨慕。發黃金、分別墅、分股金、過年有年貨送、平常每人每月發放50元的消費券,長江村的福利讓很多村民都合不攏嘴。據范女士講,村裏之所以會發黃金,是因為此前李良寶書記在一次會議上與村民的約定,而今年又值村裏辦廠40週年,村裏於是選擇這時發放黃金。

  同時,范女士還介紹,凡是戶口在長江村的人,每個村民都有4萬元股金,村裏分股已經五年了,而村裏發黃金,這已經是第二次了,“每年年底,根據集團的效益設定利率,去年的利率是7.3%,一人能拿3000元。”

  但當時新長江集團分股的具體情況到底如何呢?范女士卻並不清楚:“聽説一些領導的股金有好幾百萬,但具體是多少我不好瞎説,總之我覺得,人家腦子用得多,拿得多也是應該的。”

  范女士身旁的另一位婦女對於手上的四萬元股金也不甚了然:“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紅色的小本子,每次到分紅的時候,村裏每個支隊的支隊長都會直接從村裏拿到現金,然後按村裏公佈的利息,挨家挨戶的把錢分配下去,再在小本子上畫上記號,所以我們並不知道領導們拿多少錢。”記者繼續詢問,這筆股金能否交易、能否變現、入股之後擁有怎樣的權利和義務,但這位婦女對此卻一臉茫然:“這些都是人家直接發給我的,我並沒有花錢入股啊。”

  事實上,從2006年至2010年,長江村和新長江集團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在這五年裏,江蘇新長江實業集團産值從128億元到485億元,開票銷售不到100億元到432億元,躋身江陰50家重點企業第二位,利稅6億元到24.45億元,上繳國地兩稅2億元到7.42億元,集團效益呈階梯式增長態勢。

  長江村讓外人眼紅的另一福利是家家住別墅。從1995年起,村裏先後投入4億余元,經10年建設,為村民建起了818幢戶均面積380平方米的花園式別墅。據范女士介紹,這818幢別墅當時是這樣分配:“2000年、2002年、2004年先後分配了3次。家裏每個男丁都可以分一套,而女孩子就跟著父親住,每套別墅要付給村裏10萬元。10萬元能住別墅,別的地方怎麼可能呢?”范女士笑著説,但是,范女士還告訴記者,村民分得的別墅不能買賣。

  神秘的村書記:

  愛四五點起床下工地

  記者在長江村採訪了四五個村民,每個村民一談起李良寶,都難以掩飾自己的敬佩之情。在村民的引導之下,記者來到了李良寶辦公的所在地——新長江集團大樓。如今,這座氣派的大樓既是新長江集團的總部所在,也是村委的所在地,李良寶就在七樓辦公。但還未進入辦公樓,記者卻被樓下保安攔住。他告訴記者,“新長江集團從來都不主動接受媒體採訪的,李良寶有個‘三不原則’,不接受採訪、不見報、不上電視。以前其他媒體來,也都沒有能獲許採訪到他。”

  最後,當地宣傳幹事送給了記者一份宣傳材料,材料上除了敘述長江村的發展歷程,還簡要地介紹了李良寶的為人,這份材料顯示,李良寶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李書記的艱苦奮鬥精神更是與日俱增。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他經常淩晨四五時就起床,下工廠、到工地,抓進度、抓質量,足跡踏遍全村每一個角落……村民們常這樣説:‘李書記關心村民的別墅比關心他自己的身體都替心著力。’‘李書記的頭腦,簡直是一台電腦,他的腦筋簡直是一個數據庫。’”

  據此前媒體報道,李良寶的子女目前也掌管著新長江集團旗下的多個子公司:李良寶大兒子李洪偉掌管著江陰市長江拆船廠等多個公司。二兒子李洪方是江陰市無縫鋼管廠和江陰市長江鋼管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三兒子李洪耀是長江村黨委副書記,又是江蘇新長江集團總經理。

  這種情況與華西村非常相似。在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卸去華西村書記職務後,他的5個子女都在華西村擔任著重要的職務,除了四兒子吳協恩是書記,還有三個兒女是副書記,一個是黨委委員,而且他們都掌控著重要的公司。

  而最近,又有一位江陰的村支書捲入輿論的漩渦。2011年12月28日,農行江陰市要塞支行前行長孫鋒舉家“出遊”泰國後“失蹤”。據無錫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事後通報,孫鋒在任農行江陰要塞支行行長期間,以個人名義先後騙取多名親友借款1億余元。這其中,華西村相鄰的龍砂村村委書記趙積娣借貸給孫鋒以及天華科技(當地一家企業)的資金就達9800萬元。據媒體報道,趙積娣的這些資金部分來源於向附近的企業家、村民、官員集資,江陰等蘇南村莊存在著廣泛的集資活動,富裕的村民普遍信任該地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由此獲得遠高於銀行利息的收益。

  專家觀點

  集體收益分配應透明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杜志雄接受記者採訪時卻表示,其實沒有必要把長江村給村民發黃金白銀的舉動上升到“模式”的高度。

  “農村資産是集體所有,在很多地方,不管是蘇南還是廣東,都會形成一塊集體性的收入,以村或者其他形式對這部分資産進行經營,新創造出一些收益,然後再以各種方式返還給村的成員。因此,我個人認為,這個舉動本身來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杜志雄向記者強調。

  杜志雄還表示,“我們不應當只關注什麼時間發了真金白銀這種個別現象,還要關注,怎麼樣以一個比較好的方式,讓農民知道他在集體資産中佔一個什麼樣的份額,多長時間能有一個什麼樣的分配,把它變成一個可以預期的東西。”

  與此同時,江蘇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包宗順認為,長江村今年給村民發金銀應該是其“按股分紅”的一種形式,只是分紅不是現金,而是以貨幣在經濟學意義上的“一般等價物”——黃金髮放而已。

  “我認為江陰的長江村、三房巷村、華西村,以及蘇州的蔣巷村、永聯村等,如今蘇南的一批著名經濟發達農村社區,基本同屬於一種發展類型。其主要特徵:一是抓住了社隊集體企業的黃金髮展期,二是有一個好的&&人,三是管理層帶有濃厚的家族色彩。”包宗順説。

  “首先,這類村辦集體企業(集團),更像是一個家族企業,這使他們避免了如一般鄉村集體企業那樣,因繞不開的産權和經營制度缺陷而由盛轉衰,並最終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期徹底轉制為股份制民營企業。他的家族並不控股,但肯定是最大的股東,而且事實上企業經營控制權大多數已順利傳承給了家族第二代,且沒有跡象表明這種傳承不能繼續下去。其次,這類村辦集體企業的産權是明晰的。如華西集團、紅豆集團等許多早已是上市公司,建立了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即便仍然是村辦集體企業,至少也早已成立了社區股份合作社,村集體資産(股權)已量化分配到社區每位成員頭上,每年年終提取必要的各項提留後,企業的可分配利潤在社區成員內部實行按股分紅。”

  包宗順總結説,“因此,我的觀點是,這類企業應視同一般企業,或寧願將他們視同家族企業,普通家族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他們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熱詞:

  • 長江村
  • 村民
  • 1983年
  • 民主法治示範村
  • 別墅群
  • 男丁
  •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