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外交部新聞團赴日參觀訪問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21: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政府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 劉華)作為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應日本外務省邀請,中國外交部新聞團一行10人日前赴日本東京、仙臺和京都三地參觀訪問,感受中日文化的不解之緣,聆聽日本大地震後的國內反思,努力增進中日之間的相互了解。

  文化:訴説中日不解之緣

  “走在東京街頭,你並不會感到陌生,街邊的漢字標牌像是在訴説中日文化的不解之緣。”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王竹這樣描述自己初到日本時的印象。

  據學者考證,漢字早在戰國時代就開始進入日本,現在日語中常用漢字約有2000個。中國遊客到了日本,即便不懂日語也能夠大致讀懂許多指示標牌。

  “許多日本人都喜歡中國文化,中國書法和繪畫在日本廣受歡迎。”中國駐日本使館公使韓志強説,今年1月份中國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在東京展出時,盛況空前。為了參觀,不少人寧願在寒風中排3個多小時的隊,高峰時甚至要排5個小時隊。

  文化交流絕不是單向的。位於宮城縣仙臺市的東北大學的校史上記載著魯迅1902-1909年間在日本求學的經歷,他就讀過的仙臺醫專後來被併入東北大學。該校史料館專門設立魯迅紀念館,記錄著魯迅棄醫從文的心路歷程,也記錄著他與藤野先生感人至深的師生情誼。

  東北大學至今仍與中國有著很強的紐帶關係,在該校留學的中國學生有805名,佔其所有留學生的一半左右,學校還與中國30余所高校保持經常性學術交流。另據日本外務省中國事務官員介紹,目前在日留學生約13萬,其中60%來自中國。

  震災:“余波”尚未散盡

  初春的午後,宮城縣名取市的商業區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然而,就在三四公里開外的海嘯災區,卻是死一般的寂靜。儘管時隔一年,震災的陰影仍遠未消散。

  有關再次發生大地震的憂慮也一直困擾著日本民眾。有研究説,未來4年內,東京附近發生芮氏7級地震的概率高達70%。在日本,幾乎每家每戶都備有口哨、壓縮餅乾、罐裝汽油、手動發電收音機等防災用品,不少人甚至每天攜帶可折疊安全帽上班。災難意識如影隨形。

  同樣揮之不去的還有核泄漏的陰影。根據《人民日報》記者廖先旺一路的監測,東京、仙臺和京都每小時空氣輻射劑量大多在0.04-0.08微希沃特之間,屬於正常範圍,但在乘坐新幹線列車經過福島時,測得的輻射劑量率為每小時0.20微希沃特,明顯高於其他地區。據當地媒體報道,在福島及其周邊地區,一些區域的年累計輻射量達到20-50毫希沃特,遠遠高於輻射物質泄漏前的1毫希沃特這一年均累計輻射量。

  日本首相府副報道官四方敬之説,在事故核電站周圍20公里的警戒區域及其周圍,共有8.7萬名居民被迫搬遷,只有在當地年輻射量低於20毫希沃特時,才會考慮讓居民回遷,而至於需要多長時間卻“不好説”。

  反思:日本需要什麼樣的未來

  地震帶給日本的不僅僅是災難,還有全社會的反思。其中既有諸如能源利用等技術層面的,也有政治層面的。

  在日本,核電站被比作“沒有廁所的公寓”,意為用完之後沒有辦法處理剩餘的垃圾。此次核泄漏事故進一步增加了日本國民的憂慮。近期民調顯示,80%的日本民眾不信任核電站安全措施。

  東北大學理論物理學名譽教授江帆武説,儘管他本人也反對建核電站,但讓日本在短期內徹底棄用核電站是不現實的。他期待隨著科技進步,日本能在三四十年後利用新能源替代核能發電。

  有些企業已經開始行動。代表團在參觀時了解到,松下電器公司目前正在研發一套家庭能源管理系統,計劃在2020年前將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削減65%,並最終通過創能(太陽能發電)、蓄能(鋰電池蓄電)和節能相結合,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想法很好。雖然目前看造價很高,但只有有了想法,未來才有實現的可能。”《光明日報》記者蔡侗辰在參觀時説。

  在政治方面,日本民眾已厭倦內閣頻繁更迭的局面,希望能有一個穩定的政府帶領日本早日走出震災和經濟危機帶來的低谷。有日本官員在與記者交談時表示,許多日本民眾羨慕中國政治的穩定性。隨團的日方翻譯平山梅芳説,日本現行的民主制度是西方國家帶來的。地震發生後,日本國內開始反思,希望找到更加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交流:任重而道遠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文化相通,經濟互補,兩國之間相互依賴的程度不言而喻。目前,中日年雙邊貿易額高達3000多億美元,人員往來達500萬人次左右。

  韓志強説,中日兩國誰也離不開誰,日本需要中國龐大的市場,中國可以學習日本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東京雖然人多車多,但交通通暢,空氣質量也明顯好于國內許多城市,日本的城市管理水平可見一斑。東京在上世紀70年代也曾是座污染嚴重的城市。“中國現在所經歷的問題,很多都是日本曾經歷過的,在這些領域我們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日方一名官員表示。

  然而,近年來中日兩國國民感情明顯滑坡,引起兩國政府和民間友好人士的擔憂。

  早稻田大學中日關係史教授劉傑認為,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輕人往往不會將現在的日本與二戰時的日本聯絡起來思考問題,他們在看待歷史時“沒有繼承曾侵略他國的歷史遺産”。因此在理解歷史方面與中國民眾存在較大差距。

  接受代表團採訪的日方官員普遍承認,隨著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國內對華憂慮情緒有所增加,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心理調適。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中日兩國民眾擴大交流、增進了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熱詞:

  • 外交部
  • 參觀訪問
  • 核電站
  • 光明日報
  • 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