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溫州改革有望集聚民間資本支持實業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02: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之前,溫州的金融困境引起公眾的充分關注。作為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溫州民間資金充裕,民間金融活躍,“地下錢莊”融資已經在事實上存在多年,但一直沒有獲得政策許可。與此同時,近年來溫州部分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企業主出走,地方經濟遭遇困境。

  引導民間融資規範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利於溫州經濟健康發展,也是全國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的一次重要探索。

  “兩個目標:一是民間金融陽光化;二是民間金融規範化”

  國務院通過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12項主要任務,之前呼聲很高的“利率市場化”等條例未在其中,細則尚未出臺。溫州面臨的質疑之一就是,本次改革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雖然有些條例沒有批准,但本次改革的含金量還是很高。”溫州市金融辦公室主任張震宇説。

  在張震宇看來,溫州設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這一事件背後,是國家期待溫州通過改革積累經驗,最終能為今後全國的金融改革提供借鑒和示範。“‘12條’指向兩個目標:一是民間金融陽光化,實體經濟與民間資金之間架起通道;二是民間金融規範化,擺脫目前一面氾濫、一面監管乏術的現狀。”

  這段對“12條”的解讀,背後是溫州金融目前困窘的現實。作為民營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一面是40多萬家中小企業,一面是29家銀行,銀行無法服務中小企業。因此産生的“兩多兩難”就是:民間資金多、投資難;中小企業多、融資難。在“12條”的框架內,如依法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改制為村鎮銀行、培育發展地方資本市場、研究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等內容,能讓溫州擁有地方直接融資平臺,解決民間資本投資難、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心理預期得到體現。

  浙江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史晉川認為,溫州將又一次成為改革試驗的先導地區,“如果溫州探索做得好,可以推廣到浙江、上海等其他沿海地區,這些探索都有可能上升為政策被實行。”

  “沒有法律保護的民間信用體系是脆弱的”

  溫州企業家對國務院這麼快通過設區感到很驚喜。

  “呼籲了這麼久,終於有了結果。這些年,溫州地下金融早已氾濫,政府如果一直任其發展,最終會導致不可預測的結果。”溫州商人趙瑞生説。他早年從做外貿皮鞋起家,手頭資金流動性很強,這些年就高利借給急需用錢的企業。“溫州民間借貸很正常,信譽也好,一般幾百萬連借條都不打。”但去年,他第一次遇到接連兩筆資金收不回來。“沒有法律保護的民間信用體系是脆弱的。一旦人人自危借不到錢,對沒有融資渠道的中小企業是滅頂之災。”能合法登記,借貸雙方合法權益都有了保障。

  “對處於困難境界的中小企業更是重大利好。”一直關注溫州金融發展的浙江工商大學教授伍爭榮認為,去年來溫州遭遇局部金融危機後,一直等待走出困境。之前溫州積累巨大財富,資本卻沒有很好投資方向,到處流動。這次改革,也創造了一次難得的機遇,讓民間資本得以集聚,支持實業發展,這對民營企業有現實意義。

  “體積小、更靈活的中小金融機構設立,為中小企業服務,這才門當戶對”

  “12條”出來,卻還是框架,沒有細則。現在公眾更關心的是,如何把“12條”落實。

  “浙江省全力支持溫州改革,省委省政府、省銀監會、證監會、人民銀行、工商等有關部門都已分別表示,有關涉及‘12條’的改革內容,省裏的權限會基本下放溫州。”張震宇介紹。

  這次改革,會不會對現有的金融機構産生衝擊?“門當戶對其實更利於雙方緊密合作,什麼樣的金融機構服務什麼樣的企業,這很正常。”伍爭榮認為,大銀行與中小企業本來就不對等,無論定位、人員配置等等,大銀行都無法服務這麼多中小企業。“體積小、更靈活的中小金融機構設立,為中小企業服務,這才門當戶對,才能更好更靈活為中小企業服務。”

  史晉川進一步認為,展望溫州金融改革的遠景,當“12條”確實取得突破,公眾關注的利率市場化問題,最終將水到渠成。

熱詞:

  • 溫州
  • 改革
  • 民間資本
  • 實業